|

财经

估值不上不下,账户不温不火:怎么办?(07.10)

来源:雪球

2025-07-10 08:43:18

(原标题:估值不上不下,账户不温不火:怎么办?(07.10))

题记:61实战笔记 Vol.03

最近几个月,后台的留言开始又变得有些纠结。

有人问:“沪深300还能不能买?涨过一波了是不是有点危险?” 也有人说:“中证红利是不是估值相对低一点?还能加点么?”

更有不少朋友感叹:“61你一直说别怕没有机会,但到底啥时候才是机会?一直不低估啊!”

如果你此刻账户大致处于盈亏相抵、不温不火的状态,不要觉得只有你这样。

61想说:你所处的位置,正是市场中最常见,也往往是最漫长的阶段——估值正常期,且市场处于结构性轮动状态。

和低估期需要“敢买”、高估期需要“敢卖”不同,估值正常期的难点在于:你既没太大诱因去加仓,也没明显理由清仓止盈;账户半浮盈、半浮亏,每天看盘都像白看,操作又怕错过,按兵不动又觉得错失机会。

更麻烦的是,这段时期往往伴随着“银行在涨,成长在跌”或者“中字头轮完,TMT再起”这样的结构性题材轮动。市场情绪此起彼伏,板块切换频繁,你明明买的是指数,却也开始怀疑,是不是不如上周热炒的那只ETF?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专门聊一聊:当市场不再低估,估值回到常态,我们如何坚持既定策略?如果什么也不做,会不会错过机会?

一、正常估值期的“情绪困局”:买也不甘心,卖也不放心

正常估值,看起来是市场的理性回归,实际上对投资者而言却是情绪的灰色地带。你没有恐惧,也没有贪婪;市场没大跌,也不算大涨;你不是不想做点什么,而是做什么都感觉不对。

61注意到,有两种情绪在这个阶段特别典型:

第一,是“怕错过”的焦虑。

你可能已经经历一段低估期,也许在低估时定投过一些。但从那之后,指数估值慢慢爬回升,账户开始出现些许盈亏波动,不深也不浅,但眼看着其他题材指数轮番上涨,就开始担心:

“我再不补点仓,是不是就没机会了?”

“大盘冲击3500,是不是牛市要来的征兆,我该不该再加一点?”

这种怕错过的心理,很容易在题材轮动时显露。尤其当银行新高了,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自己手上的宽基基本原地踏步,心态便会不稳。

第二,是“等不到”的疲惫。

等了半年估值也没低下去多少,你不禁怀疑:低估是不是已经过去了?还会不会回来?如果主要指数温度徘徊在40上下,是不是干脆先动手再说?

但一想到还没到底估区间,贸然加仓又怕高位站岗。这种“想动又怕动”的心理,就构成了估值正常期的典型困局。

而所有这些困局,背后真正的问题其实是:你不清楚“正常估值”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二、正常估值期,为何容易被打乱节奏?

从行为金融角度讲,正常估值期之所以难熬,是因为它不会给你明确的正反馈。

在低估时,你能靠便宜买入获得“筹码安全感”;在高估时,你可以靠止盈获利得到“兑现成就感”。而在正常估值时,你获得的是“账户震荡+市场没起色+身边人炒题材赚钱”的三重刺激。

这时候,如果你没有一套清晰的策略框架,就很容易做出下列行为:

1、在题材最热时追进去,结果一买就回调;

2、本该持有的宽基,却因为心态波动,调仓追热点被埋;

3、坚持了计划,但暂时看不到太大效果,难免怀疑策略有效性;

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策略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注意力,被短期风格牵着走了,反而忘了初衷。

61看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最终结局往往是“加在中位、卖在反弹前,亏在犹豫间”。

要知道:正常估值其实并非无所作为,但也不能随意加码。这是在等待结构机会的间隙,也是一次关于节奏与耐心的训练场。

三、正常估值期,我们该怎么做?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61的做法很简单,但每一条背后都有长期验证过的逻辑支撑:

第一,尊重仓位纪律,不追涨不抢跑。

如果当前估值不属于低估区间,就不适合大幅加仓。即便放宽阈值,也应当关注安全边际,以定投保持市场敏感度,但不要大幅加仓。

在任何操作前,一定不要用“感觉”,而是设定清晰的边界条件。原来既定的策略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因市场情绪风云突起而调整的策略,往往不如心平气和时定的策略来得稳妥和可控。

第二,从买入逻辑,转向持有逻辑。

正常估值期最大的误区是:你明明已经买进了该买的,却还在纠结“要不要继续买”。其实你真正该做的,是切换逻辑,从“建仓判断”切换到“持有管理”。

这时候,你的工作不再是买点判断,而是观察以下几个问题:

1、持有指数有没有脱离正常价值中枢,有没有产生破坏性的价值偏离?

2、持有指数的估值,是否达到你的阶段性止盈目标?

3、随着市场波动,持有指数之间的仓位占比是否需要触发再平衡?

这就像骑车时已进入下坡段,不必再使劲蹬,而是该控制方向、掌握节奏。

第三,守住策略,降低感官暴露。

在风格漂移明显、行业板块频繁轮动的时候,最重要的事不是跑得快,而是别被带偏。

如果你明知道自己是以宽基为主,那就别轻易为了短期题材而切换仓位。否则,本来你是来“稳扎稳打”的,最后却被市场节奏打乱了策略节奏。

不如定一个“屏蔽期”,比如未来两个月不时时查看浮盈、不参与短线操作、不盲目切换标的,把自己从“信息焦虑”中暂时抽离出来。

很多人都误会了波动期的意义。 它不是一个“没收益的空窗期”,而是一段“锻炼策略耐心的训练营”。

真正考验投资者能力的,不是行情来的时候你赚了多少,而是行情没来时你是否还守得住原来的节奏。

当市场估值回到正常,当板块风格你方唱罢我登场,当账户浮盈浮亏反复横跳,那个还在安静执行计划、没被市场干扰的人,才是真正的“未来赢家候选人”。

耐得住正常估值期的寂寞,才配得上未来低估期的从容,和高估期的收割。

就在这段‘不上不下’的日子里,咱们把策略打磨好,把情绪沉下去。行情来了,有人惊慌上车,有人仓皇下车,我们只需要:坚守策略,不动如山。

四、“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五、“61”指数基金估值表(0377期)

===============

估值进入正常状态后,类似的问题比较多,61作一个整体的回顾哈…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转发支持。

扩展阅读:《指数基金文章目录列表》(新手必看)

$沪深300ETF(SH510300)$ $红利ETF(SH510880)$ $创业板ETF(SZ159915)$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持续走强!沪指重回3500点#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雪球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