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波动是市场先生给的馈赠

来源:雪球

2025-07-14 09:39:12

(原标题:波动是市场先生给的馈赠)

市场的起伏本是常态,而对波动的态度,恰恰是投机者与投资者的区分标志, 前者畏惧波动带来的账面盈亏,后者却视其为价值兑现的一个窗口。

只有股价波动,你才能从中拥有更多的买入或卖出机会。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波动本身恰恰是捕捉错配的窗口,所以波动是市场先生的馈赠。

在1993年年报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写道,学术界用 β 系数定义风险的做法,根本站不住脚。按照这种逻辑,股价跌幅超过大盘的股票风险更高,这显然违背常识。就像伯克希尔公司1973年买进《华盛顿邮报》公司时一样,试想,如果哪一天有人愿意以非常低的价格把整家公司卖给你,你会认为这样做的风险太高而加以拒绝吗?

巴菲特说道:“事实上,真正的投资人喜欢波动还来不及,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第八章便有所解释。他引用了市场先生的理论: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在你面前,只要你愿意,都可以从他那里买进或卖出你的投资。他老兄越沮丧,投资人拥有的机会就越多。这是由于只要市场波动的幅度越大,一些超低的价格就更有机会出现在一些好公司身上。很难想像,这种低价的优惠会被投资人视为对其有害。对于投资人来说,你完全可以无视于他的存在或是好好利用这种愚蠢的行为。”

股价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既可以对它视而不见,又可以好好利用它的这种上下波动,在你认为合适的时候买进或卖出股票。

2008年一季度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影响大幅度下跌,伯克希尔公司看到它旗下的全球第二大食品制造商卡夫食品公司、美国第二大家庭贷款提供商富国银行的股票价格也迅速大跌了,就毫不犹豫地出手增持这两家公司的股票。除此以外,它还增持了冷藏设备制造商英格索兰公司、健康保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伟彭公司的股份。当市场因恐慌抛售优质资产时,真正需要关注的不是股价跌幅有多深,而是企业的经营根基是否动摇。

2008年5月初,巴菲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这些股票的价格下跌50%,也不会让他感到丝毫担忧。因为他认为买股票和买东西是一样的道理,购买者总是希望能以较低的价格买进的。

巴菲特说,他和查理·芒格很早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人的投资生涯中,要做出上百件规模较小的投资决策,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尤其是在伯克希尔公司这种规模的机构中,要如此进行频繁的操作困难更大。

有什么“偷懒”的办法吗?当然有。主要是两点:一是不要过于关注股价波动,而要进行长期投资;二是实行集中投资,将精力聚焦于少数看懂的标的。

巴菲特说他非常不理解有些投资者,根本不关心自己所投资的股票究竟是干什么的、它的竞争对手在干什么,或者它们到底有多少外债,甚至不愿意知道该公司的全称叫什么。总之,他们在乎的只是该股票历史上的价格走势如何。

相反,伯克希尔不愿意去了解该公司过去的股价变动情况,反而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公司的相关信息。另外就是,伯克希尔公司在买入某股票后,根本不在乎该股票在一两年内是否有交易量。

巴菲特认为,股价波动对投资者来说没什么风险,所以投资者对此不必过于关心。

谈投资风险,不能紧盯 K 线图,将 交易符号 等同于 企业价值 ,得回到最根本的问题上 —— 你投出去的这笔钱,在打算持有的期限里,能不能通过企业创造的税后利润总和,再加上最后变现时的价值,连本带利地收回来?这里的 “本”,得算上当初那笔钱的购买力,不能只看数字;这里的 “利”,至少得比得上这段时间里稳稳当当能拿到的无风险收益。

这账确实算不那么精准,企业未来的利润本就带变数,持有周期也可能随认知深化而调整。但比起盯着 β 系数、波动率这些数字游戏,你投的钱,最后能不能实实在在地增值,能不能跑赢通胀、覆盖机会成本,才是根本。

雪球

2025-07-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