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2 17:00:11
(原标题:退市不免责,又一退市公司领3.75亿罚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
退市不免责,又一家退市公司遭重罚!
9月12日,已于2024年7月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黯然退市的亿利洁能公告称,收到内蒙古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
《告知书》显示,亿利洁能、其控股股东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包括实控人在内的29名相关责任人员,总计被处以3.75亿元的巨额罚款。
亿利洁能退市后再收监管罚单,充分体现了“退市不免责”的监管原则。证监会一再强调,退市绝不等于责任豁免。即便公司退出资本市场,其法律主体资格并未消失,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员仍须对其在上市期间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应有的行政、民事乃至刑事法律责任,投资者合法权益也不会因公司退市而失去保障。
事实上,类似亿利洁能这样在退市后仍被追究责任的案例并不少见,诸如华铁股份、泰禾集团、巴安水务、世茂股份等多家企业,均已在退市后继续接受相应处罚。对这些公司来说,行政处罚往往只是开端,后续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形成行政、民事、刑事“三罚联动”的全链条追责体系。这种多重惩戒联动的机制,正逐渐成为处置严重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新常态。
从行政责任层面看,据统计,自2024年初至2025年8月31日期间,证监会共对67家退市公司展开违法调查,已对其中46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总计12.46亿元。处罚对象不仅涵盖企业本身,也包括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财务总监等所有“关键少数”,实现对责任主体的全面追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目前仍有约20家已退市公司处于调查处理程序中。
对于涉嫌犯罪的,证监会按规定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移送涉嫌信息披露犯罪退市公司超过30家。在民事赔偿方面,相关机制也在不断健全。以亿利洁能为例,其投资者索赔案已在进展之中。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正积极通过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和特别代表人诉讼等多种方式,助力投资者维权。例如,在深市主板退市公司大安堂资金占用一案中,投服中心代表投资者提起代位诉讼,最终以调解方式实现全额追偿,占用方共支付本金及利息5.72亿元。该案成为全国首例借助司法途径实现“零成本”代位诉讼、成功收回大额占用资金的典型案例,获得了市场的广泛正面反响。
智通财经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财闻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观点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