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2 20:06:50
(原标题:访泰国EEC秘书长朱拉:泰国受益于中国先进技术,冀高质量投资)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9月10日-11日,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中国香港举行。本届论坛增设了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环节,方便香港企业和专业服务跟进东盟等地区项目的商机。
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项目指在东部沿海的差春骚、春武里和罗勇三府设立经济特区,通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及实行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吸引高附加值产业落户,发展高附加值的新产业,通过创新和技术运用促进泰国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中泰经贸合作日益深化,包括海尔、海信和美的等中国领军企业陆续加码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据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方面发布的数据,从2018年至2024年,中国连续保持成为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第一大投资伙伴。截至2024年,中国投资占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总投资额16%。
近日,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办公室秘书长朱拉·素玛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两三年,大部分来自中国的投资集中在汽车领域,尤其与电动车及其供应链相关,如电池领域,另外,还有许多中国企业在咨询半导体和数据中心的选址,“泰国从这些现代技术中受益,泰国的年轻一代也因此获得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
另外,中国香港是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第四大贸易与投资伙伴。谈及香港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上所起到的作用,朱拉称,“东部经济走廊”未来将着重发展医疗健康、数字科技和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而香港则汇聚了这些行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能够为具体项目高效赋能,助力完善相关产业链建设。
(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办公室秘书长朱拉·素玛诺,图片拍摄/袁思杰)
《21世纪》: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发展规划应如何继续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衔接?中国的投资、贸易与技术对泰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朱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我们的合作伙伴范围。过去我们有泰中双边合作,后来有东盟—中国合作,再到泰国东部经济走廊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带动了成员国间的商业活动和交流。参与的国家越多,就能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通过合作实践实现经验共享、共同成长,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独创性所在。
近日,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中国香港举办。我们在高峰论坛期间举办专题活动,借此向国际社会展示东部经济走廊的发展机遇,使东部经济走廊在中亚、中东等地区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这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技术和人才流入东部经济走廊。
《21世纪》:今年前五个月,EEC吸引了129个外国投资项目,占泰国外资总额的54%。在你看来,EEC为何对外资如此有吸引力?有哪些EEC的项目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朱拉:EEC是泰国最适合发展现代化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地区之一。中国企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向世界展示了它们的实力。中国对泰国的汽车产业,尤其是电动车产业有着浓厚兴趣。目前,已有多家电动车工厂在EEC落户。EEC为绿色投资提供土地,并培养专业人才,确保他们能与中国投资者高效合作。
EEC正推行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为确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充足且质量优良,EEC直接向投资者颁发多项许可,如施工许可、工厂设立许可,意味着投资者无需奔走多个机构即可完成许可证办理,大大节省了时间。同时,企业可以依托当地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开展业务,这是他们愿意投资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重要原因。
《21世纪》:中国是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来自中国的投资具有哪些特点?这些投资如何契合泰国推动智能化和绿色发展的目标?
朱拉:在过去两三年里,大部分来自中国的投资集中在汽车领域,尤其与电动车及其供应链相关,比如电池领域。除了汽车,数字科技和绿色制造也是中国投资者的重点领域。据我所知,已经有许多中国企业在咨询半导体和数据中心的选址。泰国从这些现代技术中受益,我们的年轻一代也因此获得更多学习和实践机会。
目前,中国香港是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第四大贸易与投资伙伴。香港作为跨国企业聚集地,该地区流向东部经济走廊的投资资金,实际上源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见香港是跨国投资的理想枢纽,也是更多的中国内地资本进入泰国的又一路径。
未来,“东部经济走廊”将着重发展医疗健康、数字科技和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而香港汇聚了这些行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能够为具体项目高效赋能,助力完善相关产业链建设。
《21世纪》: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已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在你看来,这将为东部经济走廊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朱拉:通过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中国与东盟国家将实现更顺畅的进出口往来。这一协议本身就已经对中国和东盟双边经贸往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后,涵盖的领域将更广,新增了关于现代技术的内容,这将显著拓展东盟与中国的市场合作空间。例如,数字经济是绝大部分国家亟需发展的产业,不少国家也在这个领域增加投资。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东盟国家能获得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资源与技术支持,中国也能从东盟丰富的原材料中受益。
《21世纪》:泰中罗勇工业园位于东部经济走廊核心区,也是中泰两国政府的合作示范园区和中国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你认为该园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否有计划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推广该园区的经验?
朱拉:现在许多产业依托供应链而运作。因此,当中企进入工业园时,通常会带来完整的供应链。中国企业有着较高的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它们带着完整的供应链前来投资,以此确保在提升产品质量时不会遇到瓶颈,这种模式自然吸引了更多企业。
泰中罗勇工业园提供了一个示范效应,当投资者看到企业得到支持并实现盈利时,他们对泰中罗勇工业园的发展模式也会更有信心,说明该工业园模式能确保其供应链稳定可靠。泰中罗勇工业园确实提供了一个可以复制的工业园区模式。
《21世纪》:目前中国品牌已占泰国电动车市场的75%,中国车企在泰国设立的电动车工厂也越来越多。随着泰国EV 3.0政策的推出,这将如何影响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发展?你如何看待泰国到2030年实现电动车产量占比30%的目标?
朱拉:全球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泰国乃至全球市场电动车需求逐年增长,年增幅超过25%-30%,投资者看中的不仅是泰国的市场,还有整个东盟市场的强劲增长态势,这就是为何许多工厂选择在这里落地。电动车正变得越来越普及,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车,甚至使用电动车成为一种时尚,这是一种全球趋势。随着需求增加,更多工厂和更好的技术将涌入市场,通过提供高质量产品参与竞争。
《21世纪》:中国车企在泰国已从单纯整车出口模式转向完整产业链布局。这些变化将对泰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产生什么影响?
朱拉:这将改变泰国整个供应链,我们的教育体系也必须随之调整。未来,所有与传统内燃机相关的服务都将向电动化转型,对工程师来说,他们需要从机械工程转向电子等更贴近电动汽车的领域。产业变革通常会重塑教育体系与生活方式。所以,泰国的教育体系和劳动力系统也必须主动适应这场变革。
《21世纪》:今年5月,你率团前往上海进行投资推广,能否谈谈你此行取得的成果?你对中国的营商环境和科技研发表现有何印象?
朱拉:中国一直是泰国第一大外国投资来源国,上海也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区域之一。今年5月我们前往上海时,拜访了一些潜在投资者,并且组织了一些会议,向未来投资者介绍EEC(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相关信息。我们在上海的推广活动收获颇丰,现场促成新能源、数据中心、半导体、生物科技等领域的9家领军企业签署投资意向书,意向金额高达640亿泰铢(约17.5亿美元)。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上海的许多产业已实现现代化升级。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尽力确保提供有足够吸引力的方案,帮助投资者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投资。
《21世纪》:9月8日,泰国-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活动在广州举办,你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达成什么目标?
朱拉:目前,我们已经和粤港澳大湾区达成了一些合作谅解备忘录。说到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总部位于广东的比亚迪,这样的大型投资者已经在泰国经营了一家工厂,并开始从泰国向其他国家出口汽车。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进一步交流,可以吸引更多来自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投资者,特别是技术类投资,因为大湾区以先进现代技术著称。
《21世纪》: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七家企业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签署合作计划?你有怎样的感受?
朱拉: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型企业前来投资,这些中型企业带来了高附加值、高质量的投资,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这些创新技术使泰国有机会接触并引进更多新技术。
(实习生卢文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智通财经
2025-09-12
智通财经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