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5-06 09:46:53
(原标题:(周总结279)聊聊信息丨聊聊分众丨专注简单的那一段)
声明:
文中可能会涉及个股,只是思路分享不代表绝对正确,也不代表买卖推荐,请保持独立思考。
黑白不建群,不私下主动联系读者,不开付费星球等付费社区。如果有人以我的名义向你收费请马上拉黑。
假期消息还算偏正面,之前面对美方放出谈判的信息,我们的回应都是未实质接触,前天的回应变成了正在评估,态度方面稍有好转。
周五人民币升值接近1%。同时周五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注资465.39亿港元,这是5年来首次,这个操作,简单说就是因为美元换港币的需求增加,为了稳定汇率。
而美元换港币的需求增加,自然是因为要布局相关资产。
以上两个信息,都表明大资金对短期有所缓和是比较乐观的,因此周五港股表现也不错。
当然对于基于价值的我们,也没必要太过关注这些,无论下周涨2%还是跌2%,这都不是影响我们买卖的决策权重。
对于价值投资者,好的投资机会需要看企业长期的表现。核心是找到那些,1、估值够低,2、仍被需要且有护城河,3、分红稳定的企业。
估值越低:未来估值提升的空间和概率越大。
仍被需要且有护城河:是企业业绩增长的根本。任何低估的前提都是你确保企业的业绩未来能保持增长。
稳定分红:1、大幅排除了造假的可能,2、让等待的时间有意义可以收息攒股,3、给优秀企业除了靠股价上涨获利外,另一个获利的路径。
化繁为简,别想太多,别好高骛远的相信宏大的故事,你的持仓满足这三个核心,加上适当分散,取得一份合理的收益并不难。
截止本周黑白大部分持仓已经发布了年报和一季报,基本上都很满意
腾讯控股,按非国际会计准则算当前19PE左右,2025年预计分红410亿,并至少回购800亿。
中国平安,当前估值0.65PEV,股息5%
分众传媒,当前估值20PE,股息4.5%
格力电器:当前估值7.64PE,股息6.5%
贵州茅台:当前估值21.83PE,股息3.5%
五粮液:当前估值15PE,股息4.5%
永新股份:当前估值13.9PE,股息5.8%
中海油,当前估值5.5PE,股息8%
香港交易所,短期没太好的布局机会了。
这些持仓,估值大多较低,股息都还不错,业绩基本尚可。都算是必须行业的龙头企业,然后构建了一个组合,我认为胜率还是挺大的。
投资,这是一件伴随我们一生的事,一件事要伴随一生,你一定要学会享受过程
昨天巴菲特股东大会举行,95岁的巴菲特如期出席,他的观点我也发到了今天的二条,95岁的高龄还有如此清晰的思维,难免让人赞叹。
大部分价值投资大师都比较长寿,我认为有个核心,他们是真的热爱投资这件事,因此才能做到巴菲特所说的: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擅长+热爱+坚持=大概率做好一件事。
一件事不是功利的为了赚钱,而是过程你也喜欢,你才能充满耐心,才能认真对待。
如何做好一件事,芒格有过几个建议。
第一个是擅长:芒格说,你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自己擅长的领域中筛选机会。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做成一件事的前提,不是他有多么大的回报,而是你是否擅长。
对于投资,你的性格擅长哪种方法,哪种方法你已经深入研究并且已经掌握,这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每天都在看市场上的孤例,或别人的成果。
做符合我们特点的事情,你天生就有优势,自然就更容易成功。
人一定是要学会扬长避短的,选择的方向不是别人的最好,而是符合你的特点这很重要。
第二个因素——热爱:
热爱是让你持之以恒,哪怕遇见困境依然会坚持做一件事的原因,而持续的做一件事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无疑巴菲特和芒格都是非常热爱投资这件事的,哪怕他们早已财务自由,哪怕他们已到暮年,依然在认真的对待投资。
相反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喜欢投资这件事,更多的只是为了快速的获得金钱,这就是其中的差别。
威廉·奥斯勒爵士说过:“无论是做哪一行,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都是对它产生兴趣”。
第三个因素——保持耐心
芒格说:“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大量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然后用力去抓住它们。
对于人生,不管是投资还是建立事业,耐心都非常重要,因为大多事情都需要经过一大段寂寞的时光。
低发生率、高影响力的少数事件是决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其他大部分时间需要的更多是耐心和等待。
对于投资来说,成功是等待一个极好的时间,布局优秀的企业,,然后耐心等待他的价值被认可,而不是每天都想做一件惊人的大事。
普通人变的更好,第一步,不是做什么惊天的大事,是脱离原有的认知,比如不再抱怨,懂得尊重概率,要有下限思维等等
普通人变的更好,第二步,不是做什么惊天的大事,而是找到一个自己擅长,可积累的事情。
普通人变的更好,第三步,不是做什么惊天的大事,而是懂得慢慢积累优势。
普通人变的更好,第四步,不是做什么惊天的大事,而是学会坚持,停止内耗。
分众发布了年报和一季报:
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22.6亿元,同比上升3.01%;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上升6.8%
2025年第一季度,分众实现营业收入28.58亿元,同比上升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上升9.14%
分季度看的话,虽然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是2021年之后的新高,但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相对较差有所下滑,拉均看基本算平稳。
总体来说在当前的经济情况下,这份财报还是不错的。
户外广告整体表现也不错,根据中国广告协会《2024年全球及中国户外广告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户外广告市场规模达到约85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86%。
之前很多人担心电梯广告会被淘汰,这个概率极低。
大的核心上来说,有流量的地方必然有流量价值,小到黑白这样的公众号都有流量价值,何况遍布全国300多万个网点的分众,除非大家未来都不出门。
其次户外广告也有独特的优势:
1、户外广告尤其电梯广告是为数不多,成本不高且受众难以跳过的广告。
举个例子影视广告,片头片尾广告会员看不到,剧中广告也很容易跳过。
而小小的电梯内,几乎没有回避空间,大多数人多少都会看上两眼。
2、国产品牌崛起,品牌广告的需求量还会增加:
电梯更多是品牌广告,而互联网企业更多是转化广告。
品牌广告和转化广告的不同是什么?
简单来说,品牌广告注重于品牌知名度宣传,比如电视上看到一条广告十几秒,出来就说了一句: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比如足球队胸前的广告只印了某某企业名称。这些就是品牌广告,让大家记住这个品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而刷抖音刷到某广告,下面就挂着小黄车。点进去就是购买页面,这个就是转化广告。
这几年有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国货崛起,服饰、化妆品等等,新品牌更需要一个品牌宣传期。
我们再来看一些相关数据:
现金流: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664,181.12 万元,较上年减少净流入 103,618.56 万元,同比下降 13.50%。
主要是因为当下经济压力较大,回款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网点变化:
电梯电视媒体,网络覆盖境内超230个主要城市、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印度、日本和阿联酋等国, 设备数量约 126万台(包括境外15.0万)
去年电梯电视媒网点增加还是比较多的,从105万增加到122万,一二三线城市乃至境外均有一定的增加,点位上均创了历史新高。
下图一二线城市电梯电视媒体数量统计:
而电梯海报略有下降,从195万下降到今年一季度180万。
两者结合整体点位基本平稳,2023年底合计301万,今年一季度306万,未来除了成功收购新潮,分众能增加的点位空间已经有限,国内业绩增长主要还是看经济好转后提价频率。
顾客结构:
市场整体依然不景气,日用消费品占比最高58.76%,同比增长14.63%,以往主要类目互联网,和地产家居依然是下降的。
消费品的增长我认为有一个逻辑是这两年中高端消费品中,国产品牌崛起很普遍,如化妆品服饰等,新品牌自然需要更多的广告投放。而且也更需要分众擅长的品牌广告。
分众的财报中也有表示,日用消费品和通讯等广告需求仍维持较高水平,其中日用消费品类下的衣着和化妆品的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头部品牌的投放总体而言仍相对稳定,存在持续曝光的需求。
地产短期很难再回巅峰了,而互联网企业随着AI的发展我认为未来还是有较大恢复空间的。
当然广告的核心还是经济发展,经济足够强劲广告投放需求才能持续增加。
分红方面:
今年分众全年分红3.3元,当前股价股息差不多4.5%,但是这几年分众的分红率是比较高的基本在90%以上,如果未来收购新潮,分红率可能会有所下降。
对于分众可能收购新潮,这个之前聊过为了保持文章完整性再简单聊聊。
之前分众发布了: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
简单的说一下这事,分众采取的是增发分众股票加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新潮传媒,收购比例为100%,对新潮的估值为83亿,收购完成后,新潮将成为分众的全资子公司。
支付方式:以发行股份为主,现金支付为辅,股份和现金对价比例尚未确定。股票增发价格为5.68元/股。聊聊这笔交易的看法
财务的角度上不算很划算
首先,新潮一直没怎么赚钱,如果等到他破产,值钱的也就是一些屏幕,而新潮总共拥有74万智能屏,相当于83亿买了74万快屏幕,就算拿新潮30多亿的净资产算也是给了不小的溢价。
同时股票增发价格比较低5.68元,这也是让很多人不满意的地方。
但是站在生意的角度上,这事我认为还行。
1、防止被别人接盘,加速了行业整合。
如果分众不出手拿下新潮,被别人接盘了相当于这个竞争对手还在,甚至可能被比较有财力的新股东拿下后加大投入进行新一轮的价格战,又会对分众产生持续影响。
之前我说,有一定的可能分众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拿下新潮,是知道已经有资本对新潮感兴趣。后面也确实传出了其他资本有意收购新潮的新闻。
分众溢价多花了钱,但防止了其他股东接盘新潮后新一轮的扩张竞争、价格战等带来的损失。东边多花西边省,还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全局考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增加了提价能力,
最大的竞争对手没了,提价难度小了。新潮已经给资本证明了,这行不好干,短期大概率不会有资本进入,一家独大的分众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3、新潮的股东有不少知名企业,账面上帮他们解套了,广告上未来多在分众投入一些,礼尚往来的事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整体来说这笔交易尚可。
对于收购,大致有三个逻辑
1、补足产业链,加强规模优势。
2、拓展新业务,一些企业在原本主业发展可能进入瓶颈的时候探索其他赛道,成功率往往不高。
3、同类并购,主要减少了企业的竞争对手。
分众这笔交易属于第三种,未来可能有几个受益方面,一个是少了竞争对手护城河更强可能带来一些估值提升,其次是少了竞争对手话语权更强,提价相对容易。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付出过高的溢价,这个我们耐心等待最终结果。
最后聊聊目前的投资看法
2022年4元多我重新买分众的时候,说了一个大致的简单逻辑,就是60亿净利润作为一个简单的锚,对应20PE的估值是1200亿。
当时的分众500多亿,哪怕把1200亿打个8折按1000亿算,也有足够的获利空间。
实际的结果来看,分众的业绩恢复要比当时的预期慢一些,但是因为买入时留足了安全边际按1000亿算的,也已经达到目标当前分众市值1040亿。
对于分众我的看法是,短期应该降低预期。
估值方面:除非经济好转大家对广告行业的预期大幅提升,否则20多PE已经算是分众较高的估值了
而业绩增长呢?当前点位没有大量增加,经济也没有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业绩爆发的概率很低。
因此当前无论是持有分众,还是想买分众,首先是降低预期。
估值提升和业绩提升的空间都不大。
如果消费不大幅恢复,他的业绩和估值提升空间都不大。
如果消费大幅恢复,更低估10多PE的消费股显然潜在收益更高。
分众的好机会出现在2022年大家极度悲观,悲观到认为坐电梯每个人都在玩手机,悲观到就认为亏损的新潮能打倒分众的那个阶段。
那个阶段不需要你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只需要你足够理性,就能选到分众获得不错的收益。
去年写分众财报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投资要赚好赚的那部分钱。简单再重复一下。
好赚的那部分是哪部分,就是大逻辑特别清晰,你不用深挖未来,绞尽脑汁的去找逻辑,往往是你只要套用常识,就能看到潜在收益,得出有利可图的结论。
相反当需要精算的时候,如果这事成了利润还能提高多少,如果那事成了就会打开想象空间,这时候反而成功率大降。
比如分众4元的时候,你只要想通简单的逻辑,不用推算,不用预估,分众的生意模式没啥变化,没有新的媒介出来替代电梯传媒,我们出行依然要做电梯而不是跳伞,经济大概率能好,这笔投资就能成立。
看似很简单,但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成功的。500~1000亿市值,只要简单的逻辑能成,这钱就能赚到。
分众现在到了1000亿市值,想赚1000到2000亿市值的钱,同样的收益空间,死磕财报,绞尽脑汁,无限畅想,成功的概率却很低。
又比如前几年我写互联网和腾讯的时候说,看似很长的篇幅和数据其实得出的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互联网未来十年大概率还被需要,这些企业当下比较低估,业绩已经开始恢复,逻辑很清晰,至少值得作为一部分配置。
包括指数也一样,去年黑白反复聊的沪深300,恒生指数,当时我说过很简单的逻辑,
又比如当下大多低估的消费企业,如果你不是悲观到认为经济会永远倒退下去,那么他就是不错的机会。
一笔好的投资机会。
1、首先确保企业仍有竞争优势,仍然被需要。
2、这笔投资成功的逻辑非常简单, 当一笔投资要考虑很多变量的时候,不确定性就大幅增加。
只是人们往往认为复杂的更可靠,大幅上涨之后观点一致更安全。
3、赚好赚的那部分钱,做到的核心就是你能独立思考,逆流而行。
大部分人悲观的时候,表现为大部分人已经不相信常识,所以往往只需你保持基本的理性,相信基本的常识,等他们情绪恢复你就很容易获利。
并且,大部分人不相信常识的时候往往极度的低估,给了足够的安全边际。
学会独立思考,坚持只赚好赚的这部分钱,一定不会让我们犯大错。
不吃鱼尾,到了需要从不同角度各种论证这笔交易仍然可行的阶段,成功率就没那么高了,往往为了给自己壮胆,会过度乐观预估未来。
当一笔交易已经赚完了最好赚的那部分,不执着于赚最后一点钱。
这个时候市场上如果还有其他低估的企业,我认为完全可以找找其他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这个时候市场上没有其他低估的企业,证明刚经历了一轮较大的行情,要懂得见好就收,暂时保留现金也很正常。
投资久了你会发现,一笔投资如果需要你反复精算,各种条件满足才能获利,最后往往都不会成功。
相反那些逻辑明晰,获利空间足够,简单的逻辑和足够的获利空间让你简单口算都能明确获益投资,最终成功的概率往往很高。
好在当下的市场还有一些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来便宜的机会,买入后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些珍贵的持仓。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
雪球
2025-05-07
雪球
2025-05-07
雪球
2025-05-07
雪球
2025-05-07
雪球
2025-05-07
雪球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