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在东京秋叶原,我更深入理解了泡泡玛特

来源:雪球

2025-05-07 10:03:12

(原标题:在东京秋叶原,我更深入理解了泡泡玛特)

过去一年,泡泡玛特的股价涨了十倍,从200亿港币直接涨到了2000亿。这使得泡泡玛特成为整个中国股票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大牛股。
这一切发生的速度太快,涨幅太猛,很多投资人都错过了,大呼看不懂。泡泡玛特暴涨的背后,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事实: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IP公司,泡泡玛特所推出的IP产品,像Labubu和Molly这样的玩偶,不仅在中国国内受欢迎,而且还火遍了全球。
泡泡玛特快速增长的海外收入,给这个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是不擅长打造精神消费、文化消费产品的,为什么泡泡玛特能够火遍全球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四月底奔赴日本考察,专门和日本IP行业的专家进行了深度讨论。
为什么了解中国IP行业的发展趋势,要奔赴日本进行考察学习呢?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在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IP文化产业依然具备领先地位。比如说全球最赚钱的IP宝可梦,就是由日本公司所创造的。
我每次到日本,一定会留足时间在东京的秋叶原——这里是日本IP产业的圣地。这次我在秋叶原待了整整一天,在和日本IP产业的专家深度探讨之后,得出了关于IP行业的三个重要结论,让我对泡泡玛特这个公司为什么能够火遍全球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一个结论,是优秀的IP产品可以抵御经济下行周期。
日本的IP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的动漫行业。日本的动漫行业是在9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起来的。很多朋友都知道,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经历了「失去的30年」,期间经济是非常差的。
但是在经济越差的时候,大家待在家里的时间就会越长,消费IP产品,例如看动漫电影的时间也会更加充裕。
因此在日本经济发展最差的时候,反而是动漫行业发展最蓬勃的时期。
时至今日,日本有一半国民会消费动漫的内容——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日本的动漫作品,不仅仅是为所谓的宅男所打造的,已经是全民级别的精神消费。
可以说,日本动漫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从宅男走向大众的过程。
时至今日,日本的动漫作品不仅日本人自己喜欢,还走向了全球。动漫也成为了日本少数依然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的行业。
除了汽车这个巨大的市场之外,日本各行业中,在全球市场规模第二大的行业就是动漫。
海外市场一年能给日本动漫行业带来5万亿日元的收入,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过去30年。
受到日本动漫行业的带动,中国的动漫电影是过去十年才产生的一个新市场,一切才刚刚开始。在2025年春节大火的哪吒,是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有全民影响力的动漫电影。
无论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发展如何,IP这样的精神消费很有机会能够抵御周期波动。
关于IP行业的第二个重要结论是,拥有优质IP的企业有机会躺赢。
IP行业的竞争逻辑,你不需要赢很多次,只需要赢一次足够大的,就可以靠着手上的优质IP一直赚钱。
日本的动漫产业有一家优秀公司,这个公司的名字你不一定听过,但它家的作品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
这个公司叫东映动画,它旗下最著名的IP是七龙珠和海贼王。这两个IP加起来,就占了这家公司超过70%的收入。
而且这两个IP都不是最近几年新创作的,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在这两个大火的IP之后,东映动画一直没有办法创造出更上一层楼、让大家更为熟悉的新IP。
它就一直吃老本,就靠这两个IP每年的全球授权费,就每年一直赚钱直到如今。
为什么一个好的IP可以让企业一直躺赢呢?是因为IP很大程度上是由受众经过二次创造和更多发挥之后,让IP的生命力不断与时俱进。并不需要靠这个IP的原作者和版权方,持续耕耘来赋予崭新的生命力。
对于海贼王和七龙珠这样的IP,原作者的东映动画只是给它们的传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更有甚者,有很多著名IP根本不需要故事本身。
例如说Hello Kitty在最早的时候仅仅有一个形象,是没有动画片和电影作为支撑的,但它依然可以火遍全球。
日本的IP专家给我们分享说,Hello Kitty的版权方三丽鸥这家公司,一度很想给Hello Kitty去创作很多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的创作纷纷都失败了,因为消费者不喜欢。
消费者不想看到hello Kitty苦恼和悲伤,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美好的情感放在Hello Kitty身上,和它取得共鸣。
消费者并不需要原作者去赋予Hello Kitty更多的情感表达,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IP当中,去构建出自己向往的那个精神世界。
同样的道理,今天泡泡玛特最受欢迎的IP就是Labubu。Labubu是不能开口说话的,一旦的它开口说话了,就会失去想象空间,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魔力。
Labubu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玩偶,它并没有更多的互动性——但这样反而使得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最喜欢Labubu的样子。
一个拥有经典IP的企业是幸运的,它并不需要过度辛劳,消费者自然会赋予它更多的解读,而拥有IP的企业就可以躺在这个宝藏上不断赚钱。
当然话说回来,要创造一个经典IP就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刚刚的分析只是意味着,一旦一个爆款IP已经产生了,进一步把它发扬光大的动作很有可能是由消费者主动进行。
那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的IP,最终能沉淀下来成为经典的,就那么几个呢?
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里畅所欲言,你认为一个IP能够广泛传播,甚至跨越时间的洗礼成为经典,它背后需要有什么样的成功要素呢?很多人都说这背后都是玄学,究竟你的观点是怎么样呢?
关于IP行业的第三个核心结论,就是大部分国家并不具备创造自己IP产品的能力。
IP的创作是整个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标志。
我们放眼整个亚洲,有能力产生属于自己文化产品的国家无非只有四个,第一当然是我们中国,其次就是日本和韩国,第四个是印度——印度宝莱坞的国际影响力也很大。
从这个角度看,泡泡玛特出海的时候,他首先能够攻下来的市场,一定是那些没有能力创作出自身文化产品的国家。
例如,泡泡玛特现在最受欢迎的就是在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市场对于IP产品的偏好和审美,更加容易受我们中国的影响。
但反过来,泡泡玛特要进入到日本市场,它就会更加困难。我在日本考察的时候,去过东京好几家泡泡玛特的门店,里面人流稀疏,日本消费者热情不高。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的IP产业已经极大繁荣,当地的消费者根本不需要去购买来自国外的IP产品。
同样的道理,在中国大火的哪吒2这部电影到了日本市场也是遇冷的——日本消费者对于中国的IP根本没有认同感。
但在日本市场只是一个个例,甚至可以说,在日本遇冷这件事情对于泡泡玛特征战全球,并不是关键的问题。
因为除了日本这样的少数国家以外,大部分国家根本没有能力创作属于自己的IP。大部分国家的消费者只能追随——大家都会去关注现在明星都喜欢什么IP,现在全球最火的IP是谁?
比如说,泡泡玛特在进入东南亚甚至是欧美的时候,就非常受益于一位国际巨星给他们的主动带货。
这个明星就是Blackpink的Lisa,据说泡泡玛特没有给Lisa一分钱的广告费,纯粹是因为Lisa自己喜欢Labubu这个产品,她买回去在ins上发了一条状态。没想到就大火了,Lisa也就乐于继续发布Labubu的相关内容。
这种无心插柳的行为,并不在泡泡玛特的规划之内,却使得Labubu的影响力迅速扩张。据说光是Lisa的前后发布的社交媒体,就给Labubu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一年超过10亿的销售额。
我们可以看出来,全球的文化消费它都有非常强的跟风效应。只是以前的这种跟风传播,受益者都是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动漫。而今天终于轮到了来自我们中国的IP产品。
听我分析了这么多,你对于泡泡玛特能够火遍全球又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里给我留言分享。
首发于公众号「投资人黄海」

$泡泡玛特(0999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