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热门行业】L2强标落地提速 智驾产业链将迎来强监管引导的有序发展?

来源:金吾财讯

2025-09-19 16:21:23

(原标题:【热门行业】L2强标落地提速 智驾产业链将迎来强监管引导的有序发展?)

金吾财讯 |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迭代与产品落地加速推进,产业生态持续成熟,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也随之同步完善,为行业发展筑牢制度基础。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辅助驾驶技术的渗透率已进入规模化提升阶段。此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中国L2级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已超过50%,在全球市场中最高。另外,一些新的辅助技术(如泊车)渗透率也在加快提升,泊车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也超过了20%。

另据乘联分会8月25日发布的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82.6%,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功能目前在乘用车整体市场装车率达到59.4%,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装车率达到69.9%。

但技术快速渗透的背后,智能汽车的安全短板与系统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引发用户普遍担忧。随着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渗透率逐步提高,其在改善驾乘体验的同时,也因系统自身能力局限、驾驶员对系统误用等原因,导致多起交通事故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归根结底,安全始终是智能汽车发展不可动摇的核心命题。

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论坛上,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教授王建强指出,目前智能汽车安全技术主要沿着两条路径推进:一是规则驱动,具备逻辑清晰、可解释性强的优势,但面临泛化能力弱、难以覆盖长尾场景等瓶颈;二是数据驱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泛化性,但存在“黑箱”属性、难以溯源、对极端场景识别能力不足等问题。两种路径各有优劣,均难以单独支撑智能驾驶向更高等级演进。

而伴随渗透率提升,监管体系也在同步完善。2025年2月28日,工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针对智能网联车OTA功能进行规范;2025年4月以来,在监管部门有力推动下,L2强标草案撰写加速。

9月17日,工信部正式公开征求《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L2强标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单车道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基础多车道组合驾驶辅助系统、领航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要求,描述了相应的检验与试验方法。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标准被中信证券称为 “史上最难”,主要内容涉及提升产品能力表现、强化安全保障要求、规范系统使用方式三个维度。

在使用安全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系统要具备手部脱离检测以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系统激活期间驾驶员出现手部脱离、视线脱离,系统应发出提示以及报警,并在驾驶员未及时响应系统报警的前提下可控地退出激活状态,并在警告无效后禁用至少30分钟。

在营销层面,对于安装有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除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外,车辆制造商还应通过公开可获取的方式(如车企官方网站、车载显示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等)向使用者提供系统使用说明。

此外,在生产企业层面,还提出车企应该通过多维度、实景化的测试验证方法,来确保每一项功能都安全可靠,为产品构建起安全基线。从文件中显示,场地试验总计46项,若系统能在夜间环境下处于激活状态,则需要继续进行16项夜间条件下的试验。试验包含限速试验、驾驶员触发\驾驶员确认\系统触发的换道试验、车辆目标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施工区域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障碍物探测与响应能力试验、ODC边界识别与响应能力试验、人机交互试验及风险减缓功能试验。 (后文附项目清单)

该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同时建议标准实施日期为2027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工信部负责对汽车产品实施准入管理。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品,工信部不允许进入公告目录,进行生产。

尽管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快,产品越来越多,但仍需明确,辅助驾驶本质是“辅助”。通过强制标准落地,既能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全链条提升安全性能,也将推动行业在强监管下实现有序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L2标准的确立将有效规范行业宣传,提升消费者认知,对于车企推进智能驾驶研发也将起到正面效果,从而对于智驾感知、执行、控制等三个维度的硬件层面形成产业促进。

中信证券表示,在强调“智驾安全性”的背景之下,提升智驾安全性的硬件赛道迎来加速发展。汽车检测机构,智驾相关业务增量明确。另外,头部智驾供应商和主机厂由于具备更强的技术能力和场景积淀,有望获得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