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7-30 12:16:52
(原标题:麦田能源外销模式:与关联方青山系内控不规范,存货跌价准备大增)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近期,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田能源)冲刺创业板IPO获受理,保荐人为国泰海通证券。
2023年,麦田能源首次启动IPO,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计划赴上交所主板上市;2024年12月,麦田能源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国泰君安为此次上市辅导机构,申报板块改为深交所创业板。
此次招股书披露,麦田能源在报告期内业绩逐年增长,但其主要产品单价、毛利率波动较大。在境外收入占比超九成的情况下,2024年,麦田能源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达9.75亿,占当期流动资产比例为22.32%,同时,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大幅高于同行;此外,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低于行业均值,发明专利数仅为26项,与同行存在一定差距;此外,麦田能源与青山系关联方存在一定资金往来和关联交易。
1
依赖境外市场,单价变动较大
天眼查显示,麦田能源成立于2019年,主要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根据S&PGlobal统计数据,在户用储能领域,按发货容量计算,公司2024年度全球市场占有率约6%。其中,欧洲市场占有率约13%,英国市场占有率约37%;波兰市场占有率约25%;德国市场占有率约13%。此外,公司在南非占有率约11%。
同时,根据S&PGlobal统计数据,按发货容量计算,公司2023年户用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2%,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0%,市场排名前列。
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麦田能源实现营收分别为24.86亿、29亿、33.92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亿、1.49亿、2.67亿。
报告期各期,麦田能源的储能系统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68.19%、72.89%、65.08%;并网逆变器营收占比分别为27.08%、21.85%、28.64%;智能负载及其他营收占比分别为4.73%、5.26%、6.27%。
报告期内,储能逆变器平均销售单台价格分别为8428.96元、8201.19元、6699.64元,有所下降,各期降幅分别为2.70%、18.31%。
麦田能源表示,2023年单价略有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波动所致;2024年产品平均价格下降较大主要系随着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增加,加之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推动产品消化等因素影响,发行人通过主动降低销售价格,以建立或巩固客户合作关系,拓展销售收入,提升市场份额。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按瓦时折算的销售单价分别为1.53元/Wh、1.42元/Wh、1.43元/Wh,呈现先降后升趋势。
麦田能源指出,2023年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销售单价同比下降7.08%,主要系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电池单价下降,同时单价较低的电池模组产品销售上升所致。2024年电池及电池模组销售单价同比略微上涨0.86%,虽然上游电芯价格持续下降,但由于公司单价较低的电池模组产品销售减少使得产品结构变化,单价同比提升。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并网逆变器销售单台价格在报告期内分别为2982.33元、3098.20元、1660.89元,2024年出现较大下滑态势。公司表示,2024年,并网逆变器平均价格下降46.39%,主要系发行人开拓亚非拉市场新兴市场开拓,单机价格较低的单相低功率户用并网逆变器销售占比大幅提升。
报告期各期,公司储能系统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1.41%、31.36%、34.46%;其中,储能逆变器毛利率分别为49.92%、52.73%、39.45%,储能电池及电池模组毛利率分别为25.13%、26.00%、32.31%;并网逆变器毛利率分别为18.64%、20.91%、17.82%;智能负载及其他毛利率分别为2.83%、11.85%、22.3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整体分别为26.60%、28.05%、28.93%。
此外,报告期各期,麦田能源的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24%、93.85%、97.54%,境外销售占比较高,主要外销国家包括德国、英国、波兰、南非、印度和巴西等。
报告期各期,欧洲市场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68.61%、56.98%、68.92%;亚洲市场占比分别为1.59%、3.44%、13.77%;南美洲占比分别为7.42%、6.06%、10.05%;非洲占比分别为17.36%、26.63%、2.94%。
麦田能源在风险提示中坦言,境外市场的稳定性对公司业务发展较为关键。近年来,国际环境及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贸易争端迭起,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环境、法律法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如未来公司主要销售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政策等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境外销售业务带来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这种高度依赖境外市场的业务模式,虽然可能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但也伴随着较大的汇率波动等一系列显著风险。一是,麦田能源的销售收入以境外货币结算,但其成本主要以人民币结算。当人民币兑主要外销国家的货币升值时,麦田能源在将外币收入换算成人民币时,实际收到的人民币金额会减少,从而直接侵蚀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反之,人民币贬值则有利于公司收入增长。
二是,国际贸易关系复杂多变,风险不容小觑。例如,若主要外销国家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实施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或将直接影响麦田能源产品的出口,进而降低其竞争力,甚至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三是,国际市场竞争通常更为激烈,麦田能源需要与当地企业及其他国际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这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营销费用,并面临价格战的压力。四是,境外客户的信用状况参差不齐,高额境外销售可能意味着较高的应收账款和潜在的坏账风险,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或客户财务状况恶化时。
2
应收账款持续飙升近10亿,存货跌价准备大增
另一方面,报告期各期末,麦田能源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7.47亿、5.30亿、9.75亿,占当期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0.28%、15.13%、22.32%。
麦田能源表示,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2023年末大幅增加,主要系2024年欧洲市场整体需求回暖,同时公司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当年销售额同比增加所致。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分别为4.35亿、3.07亿、4.88亿,占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55.32%、54.97%、47.05%。其中,第一大客户占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5.67%、28.88%、22.72%。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4.39亿、11.04亿、12.35亿,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9.10%、31.54%、28.29%。
麦田能源在风险提示中提出,未来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若公司无法对存货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因产品价格发生重大不利变动、市场需求大幅波动、产品验收无法通过或其他难以预计的原因导致公司存货积压及价值减损,则将面临存货跌价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1255.27万、6636.86万、1.11亿,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分别为0.86%、5.67%、8.27%。同一时间,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综合计提比例均值分别为1.18%、2.41%、4.20%。
对此,麦田能源表示,公司温州工厂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投产,存货整体库龄较短、状态良好,故202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较低。2022年公司大量采购战略原材料并提前进行产品备货,但2023年下半年起因下游市场处于库存去化阶段,公司销售规模有所下降,公司原材料、库存商品未能按照预期完成消耗,公司存货库龄有所延长。基于谨慎性原则,2023年末、2024年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上升,与固德威较为接近,高于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
3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与关联方内控不规范
麦田能源本次拟募资16.62亿,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100万台套智慧储能产品产业园建设项目(10.31亿)”、“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66亿)”、“营销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6459.69万)”及“补充流动资金(3亿)”。
就补充流动资金而言,2023年,公司曾进行现金分红3168.86万。
研发方面,报告期各期,麦田能源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1亿、1.87亿、2.43亿,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8%、6.44%、7.16%;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86%、5.86%、8.76%。
此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麦田能源拥有已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艾罗能源、首航新能授权发明专利数分别为1786项、113项、98项、58项、101项。
另一方面,报告期各期,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10亿、2.56亿、3.22亿。报告期各期,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43%、8.84%、9.50%,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78%、6.01%、7.86%。
麦田能源表示,2024年销售费用率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销售费用率较高,主要原因为公司大力建设营销团队,积极拓展海外户储市场,销售费用规模整体快速上升。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麦田能源存在向关联方永青科技、青山控股借款的内部控制不规范情形。报告期前,公司存在与青山控股、福建青拓镍业有限公司开展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交易,永青科技为公司代垫向供应商支付的履约保证金的内部控制不规范情形。
2022年,公司来自青山控股的拆入资金为9.144亿元。
公司表示,与永青科技和青山控股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主要为拆借款,主要原因为公司发展前期资金实力有限,而生产采购、产品研发、日常运营等资金需求较大,存在一定资金缺口,因此发行人向永青科技和青山控股借款用于资金周转。
针对关联方资金拆借,公司已按年利率6%,根据每年实际使用时间计算利息,该等拆借款项公司已于2023年5月付清所有拆借本金和利息;针对关联方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交易,2022年度公司已完整取得相关收益款项,不存在逾期票据及欠息情况,未造成任何经济纠纷和损失;针对关联方代垫保证金,公司已按照协议约定的借款利率和保证金电汇款汇出日与收回日之间的天数计算保证金利息,相关款项已于2023年3月支付完毕。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永青科技直接持有麦田能源24.96%股份,而青山控股持有永青科技51%的股权。目前,永青科技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江苏麦田为第一股东,持股29.49%。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供应商包括瑞浦兰钧、星恒电源、诸利安等。其中,瑞浦兰钧(全称: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永青科技控股子公司,实控人为项光达。天眼查显示,永青科技持有其股份47.8472%。
各期,公司向瑞浦兰钧及其子公司重大经常性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6.55亿、2.10亿、2.83亿,占当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35.91%、10.05%、11.70%。
此外,管理层方面,现任永青科技总裁姜森担任麦田能源董事一职;青山实业董事局主席项光达间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
宋清辉指出,麦田能源与关联方永青科技、青山控股存在较多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包括借款、票据交易等。这种情况在资本市场中并不少见,但可能带来如下三个方面的风险。首先,大额关联借款可能增加麦田能源的负债,使其财务杠杆率上升,从而影响其向外部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和成本。与此同时,如果关联方资金链紧张,还可能导致麦田能源面临资金周转压力,进而影响其日常经营和偿债能力。
其次,关联交易的定价可能不公允,存在偏离市场价格的风险。例如,麦田能源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关联方采购原材料,或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关联方销售产品,从而实现利益输送,此举无疑将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最后,关联交易通常也是审计师重点关注的领域,其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风险会增加审计难度。若审计师发现重大不规范行为,可能将会影响审计意见,进而影响上市进程或市场信心。(港湾财经出品)
创业最前线
2025-07-3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7-3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7-3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7-3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7-31
证星财报简析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