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精智达公司点评: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高速成长,研发持续投入巩固优势

来源:华安证券

2025-08-31 11:42:00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精智达公司点评: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业务高速成长,研发持续投入巩固优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精智达(688627)
主要观点:
精智达发布2025年半年报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3.61亿元增长22.68%;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38万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103.76万元下降11.78%。利润下降主要系本期薪酬费用等同比增加所致。
公司半导体业务获得重大突破,半导体业务营收大幅增长
在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公司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实现业务收入31,321.7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76.52%。因全球存储及AI领域订单需求旺盛,为国产替代创造了加速推进的契机。公司通过技术突破,成本优化与生态协同,在DRAM老化测试修复设备、MEMS探针卡等产品实现出货量稳步提升,巩固国产设备供应商领先地位。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市占率持续攀升,上半年首次取得超3亿元的重大订单(涵盖FT测试机等核心产品),标志测试机系统获得市场验证;KGSDCP测试机、高速FT测试机等核心测试设备的客户验证工作同步推进,深化对前沿场景的覆盖;关键技术层面,自主研发的9GbpsASIC芯片通过客户认证(可适配高速FT/CP测试机);受益于产品国产化进程深化,业务毛利率持续优化。
公司研发持续投入,聚焦高端存储测试设备,同时向算力芯片测试领域拓展
在核心测试设备自主研发方面,CP测试机与高速FT测试机研发按计划进行,主要进展包括:针对封装后DRAM芯片颗粒的测试及修复FT测试机研发顺利完成,已于2025年2月取得客户正式订单,目前已进入量产交付阶段;高速FT测试机、适用于先进封装的KGSDCP测试机量产样机厂内验证按计划稳步推进;加大用于先进封装的MEMS探针卡研发投入,相关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取得订单。应用于高速FT测试机和KGSDCP测试机的9Gbps高速前端接口ASIC芯片已经完成验证测试,该芯片功能丰富,除转发高速信号外,可产生ps级误差的高精度时序,其PE具备多种驱动能力;后续将进一步集成多种功能,通过集成化提升高速信号性能,降低测试机设计要求,并显著改善信号一致性。公司此举旨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自研芯片为核心构建竞争优势,推动国产高速测试机在高端市场的突破与应用并布局先进产品。
在存储器件测试领域,公司延伸投入NAND FLASH测试设备、高规格Memory Handler设备及探针卡关键技术,构建“设备系统—核心耗材”协同研发矩阵。其中部件端深度布局探针卡核心技术,一方面聚焦多层板平整度难题,攻坚关键部件技术;另一方面针对2.4Gbps高频信号测试等前沿需求,前瞻布局高速探针卡开发。2025年上半年内项目研发推进高效,目标形成对测试设备硬件与核心部件基础技术的覆盖。
在算力芯片测试领域,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SoC测试机,样机规格在硬件架构、测试通道性能及多域协同能力目标实现关键突破。通过高密度通道集成技术和多协议协同测试架构,有效解决了高端算力芯片在多模块并行测试、高速信号完整性和多域参数同步等方面的测试挑战,能够满足AI训练芯片、数据中心处理器等高端半导体器件的测试需求,为算力芯片从研发验证到规模化量产提供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
新型显示业务是公司原基石业务,公司持续开展新型显示研发
在新型显示器件检测技术自主研发方面,公司将G8.6代线检测、微显示检测及前道制程相关设备作为重点研发方向,同步推进技术突破与产品落地。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用视觉检测平台和通用深度学习检测平台均进入客户验证阶段,其中通用视觉检测平台可在单一工作站内实现综合性检查补偿一体机的高标准检测需求,显著提升检测效率与质量管控水平,通用深度学习检测平台核心模块功能完备、检测速度与精度均达领先行业标准,双平台可适配LCD、AMOLED等各类显示产品以及Mini LED、Micro LED、Micro OLED等新一代显示器件检测,标志着AI与检测技术融合的自主可控能力跃升。公司加快推进前道制程所需检测设备的产品开发与验证,满足客户国产化需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26亿元、16.36亿元和20.95亿元,对比前值2025-2027年营收预期的12.02亿元、15.80亿元和19.79亿元有所提升;公司归母净利润2025-2027年分别为1.80亿元、2.72亿元和3.95亿元,对比前值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的1.77亿元、2.35亿元和3.16亿元有所提升。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55X/36X/2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存储厂扩产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面板厂扩产不及预期。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