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1.76万“小巨人”奔涌 ,AI与出海潮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3 18:59:06

(原标题:1.76万“小巨人”奔涌 ,AI与出海潮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周潇枭 见习记者张旭 重庆报道

广大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20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11月12日在重庆开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

近年来,国家通过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专精特新”,指的是专注细分市场具备特色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与大会同期举行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果展上,高新材料、人形机器人、航天科技、深海探测集中展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图景。

随着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到来,企业出海和人工智能加速落地,成为本届大会关键词。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现场,拍摄:张旭

“小巨人”大能量

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000万家。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我国中小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资产总计分别占全部企业的99.9%、84.3%和78%。

中小企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中小企业独立研发的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达75.3%。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其中中小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速分别为6.4%、7.4%、5.4%,均高于大型企业。

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用一组数据进行了论证。“目前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3.5%的数量,贡献了9.6%的营业收入和13.7%的利润。”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一级巡视员竺煜介绍,近年来,证监会先后出台了科创16条、科创板1+6等政策措施,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健全新三板市场,为优质中小企业创造了更灵活、更包容的金融支持。

目前,沪深交易所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公司。截至今年10月底,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约1800多家,占比占到35%。专精特新企业首发融资IPO约1.5万亿,占比30%。2024年以来,新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到80%。

中国证监会已分三批次公示了26家“专精特新”专板名单。名单公示以来,相关省市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加快落实建设方案,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专板已累计服务企业1.5万余家,为企业获得融资超过500亿元。

大会发布了第四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名单。全国建设“专精特新”专板的省市达到30个,“专精特新”专板在全国更大范围的铺开,将对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硬核成果

与大会同期举办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成果展,吸引了无数参会者们的目光。本次展览设置了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深海空天五大重点产业链展区,集中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据了解,新材料产业有366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先进化工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为先进制造提供了支撑。

集成电路展区展示的一块块晶圆和芯片,覆盖了汽车电子、工控绿能、消费电子等领域。重庆汉朗精工科技公司带来了一系列光电器件,产品包括智能眼镜用电控光学镜片、微投用硅基液晶光芯片LCoS等,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建材领域。

在深海空天装备展区,深之蓝公司生产的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可达7000米。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公司近年来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的水域回收工作。

展台另一侧,沈阳航天新光集团带来的两条仿生虎鲸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沈阳航天新光把航天技术融入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致力于水下智能仿生系统平台建设。通过不断迭代,已经成功研制出仿生金龙鱼、仿生虎鲸、仿生江豚、仿生鲸鲨等多种型号产品。

零壹空间航天科技公司打造的“火箭+”产品服务平台,应用于微小卫星组网、应急发射等商业航天领域。在人工智能体验区,七腾机器人公司将防爆四足机器人带到现场,机器人具备高精度图像采集分析感知能力,能够在楼梯台阶等路面上运动,可广泛应用于大应急领域。

深海空天装备区,拍摄:张旭

中科摇橹船高级副总裁毛奔告诉记者,公司自主研发的4D光场相机、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等智能视觉器件,在应用场景上覆盖了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产品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智能化程度再上台阶,展现出一片未来图景。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选择出海,人工智能在企业发展中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助理朱锐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历经从产品出口的1.0阶段到收购外国企业的2.0阶段,正在向3.0阶段转变。3.0时代企业出海需实现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战略跃迁,做到深度本地化、全链条合规、掌握技术话语权并与当地社区实现品牌价值共创。他呼吁企业抓住AI时代机遇,构建“技术-合规-伦理”三位一体的全球化能力。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本次大会上,工信部发布了238个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在创新产品服务方面,聚焦中小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升级。智能硬件产品共遴选61个应用,覆盖智能装备、具身智能和智能终端等领域。智能软件产品遴选118个应用,涵盖智能体、智能软件应用等方面,凸显AI赋能复杂认知任务和决策自动化潜力。此外,还包含智能化服务类应用,突出“算法即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

在11月12日举行的“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接活动上,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找模型”板块升级版正式发布。该平台构建“线上智能匹配+线下深度对接”双轨体系,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企业落地应用,实现“需求发布-能力匹配-资源对接”全流程闭环。

此次活动旨在助力中小企业拥抱人工智能浪潮,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对接环节,不少企业表示正在开拓海外市场。

展示的七腾四足防爆机器人和乐聚人形机器人,拍摄:张旭

作为国内应急安全领域头部企业的七腾机器人,目前已经获得了不少国际订单。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宋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已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巴斯夫等海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并且布局了卡塔尔、沙特、阿联酋、新加坡等国的业务,日本和北美市场也正在对接。“未来,希望把国内和海外市场的业务模式,从机器人租赁转变为机器人运维服务。可以更快速部署,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也可以搜集更多数据和场景,进行针对性提升,进一步迭代和升级。”

fun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