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以藏格矿业和盐湖股份为例谈资源股

来源:雪球

2025-07-22 10:02:16

(原标题:以藏格矿业和盐湖股份为例谈资源股)

$藏格矿业(SZ000408)$ $盐湖股份(SZ000792)$

在朋友中多次分享几个资源股已经有一两个月了,今天以藏格矿业和盐湖股份为例继续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资源股。

一、资源股大级别行情往往来自两三种情况

一种是来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宏大叙事,带动某一资源品种价格指数持续飙升。

这种也就是市场所说的行业β逻辑。

一种是在价格指数较为稳定情况下,某一资源矿企独立且突出于行业的产量增长(持续的,高速的),也一定会走出独立于行业的大级别行情。

这种也就是市场所说的公司本身的α逻辑。但我更喜欢用内生性增长来定义这种投资机会。

(过去两年,中国宏桥,灵宝黄金等资源股四五倍大行情就是属于这一种)

还有一种,某一资源矿企独立且突出于行业的产量增长(持续的,高速的),刚好碰上趋势性的资源品种价格指数上升,出现双击的情况。

今天分享的藏格矿业和盐湖股份无论属于第二种还是第三种,都值得期待!未来两年会有不断的惊喜出现在看懂它们的人面前!

除了这两三种大级别行情之外,更多的资源股就是在呈现比较规律的周期波动。

二、资源储备是资源股价值增长的基础条件

度量资源多寡

只有足够大的储量,才能建设足够大的年产能,并且有多次扩产的空间。不断扩产,是一个资源矿企实现增长的最基本动作。

察尔汗盐湖和巨龙铜矿是藏格矿业和盐湖股份拥有的其中两个大储量资源。拥有多个中国之最、世界之最。从下面的数据和排名可以理解其优势所在:

藏格矿业持股30.78%的巨龙铜业矿区(紫金矿业持有50.1%股权)累计查明铜金属资源量达 2588 万吨,金属储量1535万吨,是中国目前备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是国内最大的世界级斑岩型铜矿。

近在眼前的二期达产后,巨龙铜业将成为国内采选规模最大、全球本世纪投产的采选规模最大的单体铜矿山(每年采选矿石量约1亿吨规模)

三期达产后成为全球采选规模最大的铜矿山,年产铜约60万吨(每年采选矿石量约2亿吨规模)

除铜矿外,伴生资源钼金属量达 167.2万吨,银金属量达 15,145 吨。

作为国内第一大盐湖、世界第二大盐湖的察尔汗盐湖(共5856平方公里)采矿权由盐湖股份和藏格矿业以青藏铁路为界分割持有,其中盐湖股份持有铁路以西的约3700平方公里,藏格矿业持有铁路以东的约724.35平方公里。

察尔汗盐湖东西长160多千米,南北宽20—40千米,盐层厚约为2—20米,总面积5856平方千米。相当于56个茶卡盐湖那么大,更是杭州西湖的1200多倍!(目前已成为一个国家4A景区,去到现场,会被无边无际的大震憾到,你会不由产生疑问:天哪,这里的资源多到挖不完?)

察尔汗盐湖的钠盐类储量达550亿吨!够全人类吃几千年!

2024 年我国氯化钾总产量为 620.5 万吨,其中603万吨都来自于察尔汗盐湖(盐湖股份496万吨,藏格矿业107万吨)。单独一个矿区产量全国占比高达97%,一种战略性的大宗商品,这种占比也是非常罕见的。

除了氯化钾,察尔汗盐湖目前价值潜力最大的是锂资源,氯化锂储量1204万吨,目前年产能5万吨碳酸锂(盐湖子公司蓝科锂业产能4万吨,藏格矿业1万吨)。按照目前年产能,可以开采年限240年(这可以看出扩产的空间还是非常大)。

虽然镁锂比高,但是最终开采成本仍然具有优势。(盐湖提锂成本经过锂周期底部的检验,只要开采出来就有利润)

比较资源品种

每一资源品种的资源股的周期都差异很大,主要还是从供需角度去分析,周期强弱和周期大小。

比如是短期供需错配状态还是长期紧平衡?

锂是短期供需错配,铜是长期紧平衡,钾是相对稳定的周期波动。。。。。。

比如远兴能源的纯碱产能释放周期刚好赶上玻璃下行周期,资源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释放。

三、资源转化能力与效率是兑现价值的关键

没有意识到这个关键,参与资源股很容易会掉进“资源储量”的陷阱。

如果只看到资源优势,没分析能否实现资源转化,没有考量转化的效率如何,就会掉进“有储量没产量”的投资陷阱。

不是所有资源储量都能顺利开采出来,矿山开采涉及的问题很复杂。有些即使经过多年反复折腾,最终能开出些许矿。但是还会遭遇产能艰难爬坡、成本超预算、甚至停产的噩梦,这些都会从根本上影响矿企价值的释放。

比如2020年开始炒的西藏珠峰和西藏城投的锂矿,特别是西藏珠峰的储量当时市场上号称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如今五年过去了,几乎还没有一吨开出来。

相比之下,藏格矿业的巨龙铜矿开发效率之高是史无前例的:

2020年6月,紫金矿业、购巨龙铜业50.1%股权,主导开发。

2021年底一期正式投产,2022年巨龙铜矿铜产量为11.51万吨,2023年矿产铜15.4万吨,2024 年矿产铜 16.6 万吨,2025年计划矿产铜 18.9万吨。

(这种增产节奏和持续性还是非常罕见的!后面还有,远没结束!)

2024年,巨龙铜业全面推进二期改扩建工程,二期计划于2025年底(近在眼前了)建成投产(30-35万吨);

与此同时,在二期扩建过程中的,项目加快推进三期工程规划,紫金陈景河董事长在最新的公开发言中宣布,巨龙二期投产后将立即开始筹备三期建设;

顺利的话建设期预计应该为2年左右即2027-2028年完成投产,完成后将达到60万吨年产量(达到一期二期之和的两倍)。

这也是为什么藏格矿业将不断创新高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说之一是因为还有西藏盐湖的增量也是效率非常高的转化能力,下一次更新更多内容!)

公司管理层是资源转化能力与效率决定性因素。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具有突出优势资源的矿企,不变的是资源,而管理层会发生变换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也造就了因为公司管理层制约价值释放的矿企迎来绝好的投资机会。

恰恰在盐湖锂和钾市场历经一轮大周期之际,察尔汗盐湖的两大企业都迎来“巨变”。盐湖股份实际控制人变为央企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藏格矿业实际控制人变成紫金矿业。

巨龙铜矿是藏格矿业原实控人肖老板慧眼识珠收入囊肿,然而正为了开采这座巨量储量的世界级铜矿,这位青海首F耗尽了资金,也仍远未达到投产状态,导致陷入持续的亏损困境中。17-19年巨龙铜业分别亏损了1.07亿、1.78亿和3.7亿元,当时经营活动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

最后,肖老板不得不忍痛割爱,于2020年转让控股权给紫金矿业,在紫金矿业的主导下,巨龙铜矿的开采步入了快车道,资源价值实现了腾飞。目前是单吨利润最高的铜矿之一,全球本世纪投产的采选规模最大的单体铜矿山。

作为国内第一大盐湖优势资源的盐湖股份,在资源转化与价值释放方面也是充满浮沉起伏的故事。(下次再谈)

四、用木桶理论来理解制约资源股价值(价值释放)的多种因素

一座矿山能否成功投产、达产,甚至生产能否持续(停产),有很多因素会产生直接影响:

采矿证能否顺利拿到?生产过程中能否顺利续期?

资源矿山所在地有无政策、社会稳定或法律风险?

是否有矿山社区权益问题或环保问题导致停产?

是否有矿山安全生产问题导致停产?

。。。。。。

这些问题随时会出现在一座尚未开采或者在产的矿山。但资源股有一个特点,有G资背景的国内矿山,几乎可以减少90%以上风险发生的概率,特别是有紫金矿业合资或入主的矿企,世界稀缺的开矿专家。(确定性几乎可以拉满。)

藏格矿业和盐湖股份都是具有这种特点的资源矿企。

正值雅江世纪大工程启动,这种超大规模的工程,对铜铝等电力金属资源拉动的边际效应还是很强的,具体的下次再谈。

@今日话题

雪球

2025-07-22

雪球

2025-07-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