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云顶新耀的mRNA惊喜来得这么快

来源:雪球

2025-07-01 09:51:53

(原标题:云顶新耀的mRNA惊喜来得这么快)

这行情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惊喜总在预期之外,却又在逻辑之中!上周云顶新耀一场mRNA研发日,直接让股价连续逆势大涨,逼近近四年高点。

说实话,虽然我一直坚信云顶的mRNA平台会是超预期的存在,但真没想到这份惊喜会来得如此快!

先来简单复习一下mRNA研发日释放的信号:首先就是云顶在mRNA和AI技术方面的布局全面,不仅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从抗原设计、mRNA序列优化,LNP递送技术到产业化生产的端对端全产业链平台,而且mRNA平台还经过了临床验证,还有自主研发且具备自我迭代能力的EVER-NEO-1 AI算法系统加持。

同时,云顶位于嘉善的自建工厂还具备生产多种规模mrna产品GMP生产的能力。这种端到端能力全球屈指可数。然后就是公司的三条mRNA管线。个性化癌症疫苗(PCV)EVM16已在中国启动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3月4日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现货型肿瘤相关抗原疫苗(TAA)EVM14已完成支持IND申报的研究,3月也获得了获美国FDA默示许可;

自体生成CAR-T项目已经完成了一项非人灵长类动物(猴)研究,预计下半年推进临床。

总之,就是在AI技术加持下mRNA技术平台,价值非常有想象空间。

而且,最近巨头们的动作已经说明了一切——自体生成CAR-T赛道正在爆发式升温。

3月阿斯利康10亿美元收购EsoBiotec,EsoBiotec的管线,才迈过概念验证阶段,首发管线ESO-T01刚刚进入人体临床;

6月30日,艾伯维更是豪掷21亿美元拿下仅处于1期临床的Capstan。

巨头的持续认可,极大凸显了自体生成CAR-T的价值。更重要的是,21亿美元刷新赛道并购成交额的同时,也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技术壁垒极高,二是市场空间极大!

为什么大药企这么看中自体生成CAR-T?根本原因在于自体生成CAR-T直击传统疗法的三大痛点:无需淋巴耗竭化疗避免患者免疫崩溃、可规模化生产的“现货型”特性大幅降低成本、剂量可控性提升安全性。而云顶的布局,恰恰卡在了这个技术爆发的关键节点——其基于靶向LNP(tLNP)的自体生成CAR-T项目,已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实现高效肿瘤清除,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实验中验证了T细胞高效转染和B细胞清除效果。预计下半年进入1期临床,这个进度与前面被大药企收购的公司,并没有慢多少。

可以说,云顶的自体生成CAR-T属于全球第一梯队。而且,云顶自体生成CAR-T项目猴子数据目前看是要好于Capstan的。
云顶也表示公司的自体生成CAR-T项目广泛受到全球TOP 20 MNC的关注,正和多家MNC进行深入沟通,希望能够达成可以反映该平台价值的全球合作deal。

考虑到市场的热度,还有云顶的技术、进度,自体生成CAR-T的BD,可能会超出预期。

更重要的是,云顶还在开发的其他mRNA肿瘤疫苗,EVM16、EVM14的想象空间也不可小觑,每一个都有对外BD的巨大潜力。

现在我可以说,云顶的mRNA价值,不是“可能”超预期,而是“必然”超预期。

之前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云顶的“短期”,耐赋康、伊曲莫德这些大药,对于mRNA的布局适当调低预期,但是现在必须要打开格局了。

艾伯维最新的21亿美元收购手笔,合港币165亿左右。云顶上涨之后最新市值也“不过”203亿港币,而云顶除了mRNA,还有正在加速放量的耐赋康、伊嘉,即使爆发的伊曲莫德,以及EVER001这些。

最后我想为云顶的战略前瞻和高效行动力点赞!

因为云顶再次证明了自己,战略布局恰如其分,并且可以落地,绝不是画饼。去年,不少人可能对云顶mRNA的认知还停留在讲故事的阶段。但今年以来,行业端自体生成CAR-T的爆发,足以证明公司的布局足够前瞻,卡住了位置。

公司端,云顶的研发给力、行动力高效,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能够做出来。兄弟们,系好安全带,真正的价值重估,或许才刚刚开始。$云顶新耀(0195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