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4-30 08:43:59
(原标题:说说格力和小米)
格力和小米不在一个行业,本不具有较高的可比性。但是因为那个赌约,格力和小米也就经常纠缠在一起。以前说起格力都会说起美的,只不过,这个已经引不起话题,因为美的似乎已经胜出了格力。美的默默清空小米的股票,也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好在在投资者的眼中,任何公司都是可以比较的。因为投资者,最终要的是投资收益。
一、规模
从营收看,小米在赌约结束后一年超越格力(赌约赌的是营收),然后再也没有让格力超过。2024年营收美的4090.84亿元,小米3659.06亿元,格力最少为1900.38亿元。
从净利润看,则小米至今没有超越格力。2024年净利润美的387.57亿元,格力323.71亿元,小米236.58亿元。
二、ROE
从ROE看,格力最高,美的次之,小米最低。
把ROE拆开来看。
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看,销售净利率格力最高,总资产周转率小米最高。 二者相乘为总资产收益率,格力7.52%、美的7.14%、小米6.7%。仍然是格力最高,小米最低。
权益乘数格力最高、小米最低。美的和小米比较稳定,格力近年有所升高。
三、经营分析
1.运营效率
从净营业天数看,三家企业在各自产业链上都是“链主”的存在。 美的对于供应链的控制是最稳定最强的。
2.人均效能
人均效能来看,小米最高,因为小米的人数只有3.3万人,而格力有7.2万人、美的有19万人。小米不是传统制造业,其手机、家电等产品都外包(车除外),这是其人均效能高的原因。可以说,小米是建立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的供应链公司。
3.规模效应
规模最小的格力,其规模效应却是最强的。
4.资本支出
从资本支出/折旧看,格力和美的处于成熟期,资本支出/折旧接近或小于1,小米还在发展期,尽管资本支出/折旧在逐年下降,但是其比率依然高于1。加大资本支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机遇在于新的市场,挑战在于投资达不到现有ROIC水平或者投资失败。
5、FCF
由于所处的行业不同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造成了自由现金流的不同。 与格力美的比,小米自由现金流还没有趋于稳定,这与其所处行业以及所处发展阶段有关,比如造车的资本支出,就会侵蚀短期自由现金流(也许会创造未来更多的自由现金流也许不能)。而格力美的就显得稳定得多。美的营收是格力的2.15倍,净利润是格力的1.19倍,而自由现金流只格力的1.07倍。就创造自由现金的角度而言,格力与美的的差距没有观感中的那么大。
四、初步结论
1、格力ROE最高,总资产收益率最高,主要得益于销售净利率,也就是格力相对而言可以卖出高价或成本控制最好;进一步对比三者的毛利率(2024年)格力29.75%、美的26.77%、小米20.92%,也与此印证。这或许与格力的销售比较集中有关,格力空调占销售的73%;美的空调占销售的43.11%、小家电占36.04%;小米手机占销售52.1%、IOT生活消费占28.45%。 2、从ROE拆解看,小米比格力更需要保持高的资产周转率,也就是需要更大的营收规模来支撑。这比较依赖雷总的营销能力,当然雷总目前为止做得很好(至少中国第一)。 3、规模最大不应定规模效应最佳,从固定成本/营业收入指标看,销售规模最小的格力反而是规模效应最佳的; 4、由于所处的行业及发展阶段不同,格力和美的创造现金的能力要优于小米。 5、资本支出反应了企业的战略,小米的资本支出/折旧比较高,显示其扩长的战略,这既是基于也是挑战。
五、估值
不看估值的基本面分析就是耍流氓,反之亦然。所以看看估值。
本人不愿意为预期的成长支付过高溢价,所以用0增长模型估值。结论如下:
1.格力严重低估
目前格力股价的意义就是市场认为格力净利润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6.43%。 2024年年报格力净利润增长10.9%。
2.美的估值合理,就和其业绩表现一样,中规中矩(当然,这么大的规模和这个行业,这样的表现必须要给美的管理层脱帽致敬)
3.小米高估
目前小米股价的意义就是市场认为小米净利润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5.98%。也即三年再造两个小米。 2024年年报小米净利润增长35.4%
六、说说股东会#
我是格力股东,上周参观了格力的三家工厂,在格力的食堂吃了饭,当然也参加了股东会,也亲耳听到了现在在网上炒得火爆的“海归间谍论”。当时董明珠的语境实际上是在强调自主的重要性,同时给自己培养的大学生打气。
我不知道现场参会的股东,拍视频、切片#海归间谍论或者小米汽车烧死人是出于什么目的,总之,这些东西具有话题性吸引流量。但是作为投资者,我其实不关心这些,这也是一个投资者成熟与否的表现。当然,现在很多出来议论的也不是投资者,而且也只是看了一下切片从而发出议论的人。还有就是,就这个言论批评董明珠,无论是话题还是对象,都是再安全不过的选择,我想,这并不是勇者的行为。
我摘录一下现场董的其他讲话:
“同时格力电器在做到八百多亿的时候,我们有十几万人,现在我们做到近 2000 亿的时候,我们才 8 万人。那时候我们十几万人都是工人,现在 8 万人里面有接 近 2 万人是技术人员。同时那时候只有空调,现在有冰箱,有洗衣机,有数控机 床,有机器人,有特别像刚才今天你们已经看了的这些关键核心部件的压缩机, 电机、电容、电控,产业链全线铺开,我们人员没有增加。那这些数据已经足以 说明我们走在了前面。现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把我们定位是传统产业,我 看没有我们传统产业大数据也不存在。”
“今天大家都知道国际形势这么复杂,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要自信,不能自负。不要盲目的说,哎呀,不行了,国际市场这样我完了垮了,那也不行。也不是说,我们没所谓也是不行。而我们要精准地做到世界上没有的产品,产品你有了(别人没有),我相信这才是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案啊。”
“我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发展走国际化,是要给别人带来健康。我把总书记一句话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就围绕这句话干活儿,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
“所以这个从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的需要,我们做了很多的决策。不是因为我 们单一的是为了挣钱需要,是格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的这些技术布局。所以以后我们还会做更多的布局。我们除了家电消费品、工业板块也要快速起来, 这两个块支撑起来,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国家的使命。这个是企业活着的意义。”
“我们需要不仅是一个知识,还更需要的是一个精神。…。所以格力电器未来培养的人才,我们的观念还是比较清晰,有创新能力,有责任心,敢于拼搏。”
这个芯片工厂陈总会给大家讲,就说我们是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的。确实是,但是第 一座不需要去讲,是吧。关键不是你是第一座,第二座,关键是你的芯片精度更 高、质量的可靠性更高,那才是最好。
你读了上面的言论,你又会有何感想呢?
七、雷总和董小姐
两位都把企业赋予个人的烙印,只是一个很成功一个很不成功。
小米如果没有雷军,我不知道市值会有多少?大体应该是一个数量级的下降吧。
格力如果没有董明珠,我不知道市值会怎样?大体应该变化不会太大了吧。
其实,我个人认为雷总处在一个很不利的位置,亢龙有悔,但凡做错一点,不仅前述的周转率可能保不住,其和企业的形象都大跌,众星捧月亦可众口铄金。
反观,格力其实处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何况格力还在真的创造着那么多的现金流,何况格力在真的分红。而小米还需要把利润投入到资本开支中,继续创造出需要雷总站台的一个个产品……$格力电器(SZ000651)$ $小米集团-W(01810)$ $美的集团(SZ000333)$
雪球
2025-05-01
雪球
2025-05-01
雪球
2025-05-01
雪球
2025-05-01
雪球
2025-05-01
雪球
2025-05-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