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16:58:01
证券之星 陆雯燕
11月5日,中天科技(600522.SH)公告称完成第五期股份回购,共耗资2.52亿元。虽然回购彰显公司对自身价值的信心,但依然难掩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
今年前三季度,中天科技营收同比增长10.6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增1.19%,扣非后净利润增速更是低至0.61%,盈利增长近乎停滞,业绩尚未恢复至2022年同期水平。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处于174亿元高位,存货同比激增51.45%至历史同期新高,显著加剧了营运资金与坏账风险。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天科技盈利能力持续弱化,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三季度末的18.84%降至如今的14.61%。作为高潜力板块的海洋业务,虽凭借今年上半年37.19%的营收增速及巨额中标订单展现活力,但营收占比持续走低,盈利拉动作用效果不佳。该业务毛利率已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水平显著低于同行。在此背景下,今年6月才正式接班的新帅薛驰亟需破解增收难增利与毛利率承压的困局。
利润增速不及营收
三季报显示,中天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79.74亿元,同比增长10.65%;对应归母净利润23.38亿元,同比增长1.19%;扣非后净利润为21.43亿元,同比增长0.61%。尽管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但受此前连续两期三季报业绩下滑的影响,中天科技当前业绩仍未恢复至2022年同期水平。
证券之星注意到,扣除政府补助、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等非主营项目后,中天科技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没有太大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天科技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1.96亿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8亿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6368.86万元。
资料显示,中天科技主营业务聚焦能源互联、信息通信,涵盖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等领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截至今年10月24日,中天科技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约318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31亿元,电网建设约162亿元,新能源约25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大增25.76%至34.97亿元。
与订单、合同负债反映的增长潜力形成对比的是,中天科技的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隐患。拉长时间看,2021年,中天科技应收账款首度突破百亿,2022年小幅下降后便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天科技应收账款达到174.42亿元,虽然同比下滑3.64%,但依旧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区间,是同期营收的约46%。

应收账款高企的现象与中天科技所在的行业特性密切相关。中天科技所处的通信设备和能源基建领域项目工程周期长、交易金额大,客户常采用分期付款或信用结算,故而导致应收账款高企。对中天科技而言,要将营收增长切实转化为盈利,必须跨越应收账款这座“资金大山”。
与此同时,公司存货攀升至历史同期新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存货规模为92.66亿元,同比大增51.45%。同期存货周转率为4.26次,存货周转天数则拉长至63.41天,去年同期上述指标分别为5.02次、53.81天。
值得警惕的是,应收账款和存货高企所带来的坏账风险不容忽视。2021年,中天科技部分高端通信业务相关合同执行异常,公司100%计提高端通信业务相关资产减值准备36.19亿元。
毛利率三连降
证券之星注意到,中天科技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乏力一方面源自成本端压力,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24%至324.25亿元,期间费用总额小幅抬升至28.92亿元。
更重要的影响是产品盈利能力的持续弱化。今年前三季度,中天科技综合毛利率为14.61%,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2022年前三季度、2023年前三季度、2024年前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8.84%、17.08%、15.82%。目前,毛利率呈现三连降走势。

据了解,中天科技自1999年进入海缆领域,海洋系列聚焦海上风电光电传输、海上油气开发,提供高压超高压交流/直流海底光电复合缆及海工附件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海上风电加快建设,多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带动海洋板块实现营收28.96亿元,同比增长37.19%;同期电网业务实现收入99.75亿元,同比增长11.97%。
今年下半年以来,海洋系列屡次中标大型项目。7月及10月公告显示,中天科技确认中标或预中标多个海洋系列项目,金额合计超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海洋业务在营收增长和订单储备上表现亮眼,且毛利率水平在各业务中靠前,但从长期盈利贡献来看,其对公司整体盈利结构的改善效果不佳,面临营收占比下滑的挑战。
2023年“补贴潮”退坡后,补贴政策退出,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平价化发展,海洋系列业务也随即出现阶段性下滑。今年未有明确数据披露,但根据2024年年报,海洋系列营收同比下滑2.59%至36.4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仅7.58%。该业务营收占比逐年下滑,2021年的营收为94.19亿元,营收占比20.4%。
证券之星了解到,国内海缆领域呈现“三家独大”的局面,中天科技、东方电缆(603606.SH)、亨通光电(600487.SH)合计占据国内七成以上市场份额,中天科技在海缆领域面临二者的直接竞争。
据悉,海缆在整个风电场投资的占比较高,典型工程投资占比大约在10-15%左右,也因此成为行业降本的重要环节,价格竞争可能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空间。2024年末,东方电缆海缆系统毛利率39.57%,亨通光电海洋能源与通信毛利率为33.53%,而中天科技海洋系列毛利率仅24.45%。自2020年以来,该业务毛利率已连续四年走低。(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