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14:14:22
证券之星 夏峰琳
在2024年实现业绩翻倍增长的高光表现后,安利股份(300218.SZ)在2025年未能延续这一强劲势头,经营态势显露寒意。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其营业收入与归属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
证券之星注意到,报告期内,尽管公司与耐克、安踏等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升级,但仍未能扭转功能鞋材等传统优势板块的业绩下滑趋势。与此同时,汽车内饰、电子产品等新兴业务虽保持一定增长,但其增量尚不足以弥补传统主业收缩带来的缺口,导致公司营收与利润双双承压,经营性现金流也随之同比下降超三成。
在此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安利股份仍持续推进并实施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引发市场关注。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其越南工厂自启动建设至今已历时六年,至今仍未盈利。在目前下游客户业绩分化、外部订单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该工厂能否如期达成盈亏平衡,仍待时间检验。
优势业务遭遇“滑铁卢”,新兴增量难补缺口
公开资料显示,安利股份主营业务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主要产品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功能鞋材、沙发家居、汽车内饰、电子产品、体育装备、工程装饰等领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高品质聚氨酯复合材料的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安利股份实现营收16.79亿元,同比下降6.84%;归属净利润1.21亿元,同比下降19.22%;扣非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18.81%。与上半年相比,公司营收降幅进一步扩大,而利润端则由增转降。
这一下滑趋势在第三季度表现得尤为明显。 继第二季度出现营收利润双降后,公司在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4.24%至5.79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1.38%。这也意味着第三季度业绩的加速下滑,是拖累前三季度整体表现走弱的直接原因。
进一步细究,业绩承压的背后,是安利股份功能鞋材、沙发家居两大传统优势业务表现不佳。据披露,这两大品类在公司收入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报告期内,合计贡献了近70%的营收。
具体来看,功能鞋材品类因市场需求疲软及运动品牌去库存等因素,客户订单出现分化,有增有减,整体收入有所回落;而沙发家居品类则受外部环境冲击,订单量也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公司第三季度产销量同比与环比双双下滑,进而拖累整体营收。
当核心传统业务遭遇滑铁卢,安利股份试图用"结构优化"的故事安抚市场。公司称,受益于车企定点项目增多,汽车内饰品类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占比提升。不过,总营收下滑暴露出的残酷现实是汽车内饰等新兴业务的增量,未能对冲基本盘的下滑。
业绩承压之外,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也面临考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1亿元,同比下降32.93%。
员工持股"抢跑",考核标准引质疑
股份支付费用的计提,是导致公司利润端承压的另一重要因素。报告期内,因实施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安利股份在第三季度计提股份支付费用1523.10万元,超过当季归属净利润的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司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安利股份仍推出规模较大的员工持股计划,引发市场疑虑。根据7月17日公告,公司计划拟向不超过590名员工授予315.77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46%,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账户,授予价格定为9.50元/股,略高于公司回购均价9.495元/股。
尽管定价看似公允,但进一步观察发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者中,包括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13人,其中实际控制人姚和平、王义峰、杨滁光、陈茂祥、黄万里、胡东卫、刘兵、李道鹏等8人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具体来看,董监高拟认购份额合计884万份,占计划总份额的29.47%;而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拟认购份额达739万份。
此外,该持股计划的业绩考核标准也受到市场质疑。根据公告,考核指标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考核期为2025年度。基准值为公司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的平均值。若2025年度该指标增长率不低于25%,则权益归属比例为100%;若增长率介于0%至25%之间,归属比例为90%;若增长率为负,则归属比例为0%。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2年至2024年,安利股份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18万元、7406万元和1.92亿元,据此计算出的三年均值为8262.67万元。该基准值较2024年实际扣非净利润低近六成。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员工持股计划节奏的安排。尽管以前三季度业绩来看公司已实现阶段达标,但在三季报尚未正式披露、全年业绩仍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安利股份已于9月5日公告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非交易过户。这安排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该计划考核宽松与执行节奏合理性的质疑。
越南工厂进入全面运营,盈利前景不明
证券之星注意到,安利股份历时六年建设期、注册资本高达2.3亿元人民币的越南工厂备受市场关注。
为顺应全球聚氨酯复合材料产业及下游市场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更好地贴近市场与客户,提升响应速度与服务效率,拓展与国际品牌的合作,并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安利股份于2017年7月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越南投资设立控股合资公司的议案》,正式决定在越南设立控股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安利越南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建设。至2022年末,安利越南首批两条干法生产线完成调试并投产;随后在2025年8月,剩余两条干法复合型生产线也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工厂进入全面运营阶段。
报告期内,安利越南的产销量已稳步提升至每月约40万米,生产规模与订单承接能力较此前有所增强。然而,关于该工厂的实际经营状况,公司仅以“因订单增加,管理优化,亏损减少,经营向好”等模糊表述进行说明,既未披露具体亏损金额,也未提供明确的盈利时间表。
需要指出的是,安利股份越南工厂服务的核心品牌客户业绩呈现显著分化。例如,耐克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暴跌17%,连续三个季度双位数下滑,库存清理压力巨大,但阿迪达斯连续四个季度双位数增长,Q3营收9.47亿欧元,同比增长10%
当前产能虽已逐步释放,但在下游客户业绩分化的背景下,该项目能否实现盈亏平衡,仍有待后续订单的持续性与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作为支撑。(本文首发证券之星 作者|夏峰琳)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