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28 10:19:49
(原标题:新股前瞻|并购索尔思,切入光模块,东山精密能否借AI东风破局港股?)
在全球AI浪潮奔涌、算力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今天,数据洪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作为支撑这股洪流的“高速神经”,光通信产业站上了历史性风口——从光模块到光芯片,每一个关键器件都成为大国科技博弈与资本竞逐的焦点。
继剑桥科技以“港股AI算力通信及光模块第一股”身份火爆上市、获338.7倍超额认购之后,海光芯正、源杰科技等产业链核心企业也纷纷加速奔赴港交所。在这场群雄逐鹿的资本盛宴中,又一位重量级玩家悄然登场:深耕精密制造、深度布局光通信与先进封装领域的东山精密,正式开启赴港IPO征程。
据港交所11月18日披露,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山精密”)递表港交所主板,瑞银集团、海通国际、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东山精密能否借势AI东风,在港股市场书写属于中国高端制造的新篇章?
营收向上,盈利波动
招股书显示,东山精密成立于1998年,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具备全球化视野与布局的创新驱动型公司,主要从事PCB、精密组件、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块及光模块产品的全球设计、生产和销售。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2024年按收入计,东山精密是全球第一大边缘AI设备PCB供货商、全球第二大软板供货商和全球前三大PCB供货商。东山精密也是是全球唯一同时具备PCB、光芯片和光模块能力的供货商,其合计约占AI服务器物料成本的9%至14%,在多数AI服务器中其成本占比仅次于GPU。
分产品来看,公司目前拥有电子电路(PCB)、精密组件、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以及其他四大经营分部。其中,电子电路业务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支柱,持续贡献近七成营收。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板块收入分别为218.19亿元(人民币,下同)、232.61亿元和248.0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达69.2%、69.1%和67.4%;截至2025年上半年,电子电路业务实现收入110.6亿元,占总营收的65.2%,依然稳居主导地位。
在PCB细分结构中,软板业务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实现收入215.89亿元,同比增长约7.5%,占PCB整体收入比重超过85%;硬板及软硬结合板则保持相对稳定,收入分别为28.43亿元和3.68亿元。
与此同时,触控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业务持续发力,2024年实现收入63.69亿元,同比增长33.5%,营收占比提升至17.3%。其中,LCD及OLED模组收入达41.58亿元,同比增长28.5%,正迅速崛起为公司第二大增长引擎。
然而,精密组件业务的表现则略显疲软。其营收占比由2022年的14.4%下滑至2024年的12.3%。智通财经APP注意到,近年来该业务平均售价显著承压,已从2022年的45.3元/平方米/件降至2024年的31.8元/平方米/件。尽管受益于汽车零部件订单增加、产能扩张以及产品组合多元化,销售量有所提升,但价格下行压力大幅侵蚀了销量增长带来的正面效应,导致整体营收增长乏力,部分年度甚至出现同比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电路分部其实也面临类似的价格压力,但由于其销量增速更快、规模效应更强,叠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有效缓冲了单价下滑的影响,从而维持了稳健增长态势。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近年来公司通过战略性并购持续拓展业务边界、优化产业布局:2016年收购MFLX,成功切入高端柔性线路板(FPC)领域;2018年并购超毅实业,完善硬板与高多层板能力;2022年全资收购苏州晶端,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电子市场。进入2025年,并购步伐进一步加快——5月宣布以1亿欧元收购法国汽车零部件企业GMD集团,强化欧洲本地化服务能力;6月又拟斥资59.35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全球光模块领先厂商索尔思光电,强势切入AI算力基础设施核心赛道,有望打造继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之后的第三增长曲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的营收规模持续扩张。从收入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东山精密的收入分别为315.80亿元、336.51亿元、367.70亿元,呈现稳步上行态势。
但公司盈利能力却持续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3.68亿元、19.65亿元、10.85亿元,毛利率更是从2022年的16.1%一路走低至2024年的11.5%。
行业前景向好,市场地位领先
从行业来看,PCB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构件,正受益于AI、5G、汽车电子和边缘计算等趋势驱动,向高密度、高速、高可靠性方向升级。2024年,全球PCB行业市场规模为75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增长为968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2%。
按不同应用领域划分,2024年,全球PCB行业市场规模中,数据中心PCB市场规模为125 亿美元,通信PCB市场规模为93亿美元。数据中心受益于AI的发展,增长迅速,到2029年市 场规模将增长为210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通信PCB的市场规模将于2029年达到117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7%。
2024年,消费电子PCB、汽车PCB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59亿美元、92亿美元,受益于边缘AI设备快速发展,消费电子行业以及汽车电子行业在智能化趋势下不断推陈出新,2029年,消费电子、汽车电 子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40亿美元、11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1%、4.5%。
从市场竞争来看,全球PCB 行业竞争激烈。以PCB产品的销售收入计,2024年本公司在全球PCB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占率仅为4.8%。
然而,在领先地位背后,公司亦面临显著风险。首先,其业务高度依赖海外市场——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收入占比高达83.2%,其中仅美国市场就贡献了51.5%的营收;进入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虽小幅回落至77.7%,美国市场仍占46.6%,整体外销依赖度依然处于高位。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明确提示,国际贸易摩擦、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等政策变动,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均可能对供应链稳定性、成本结构及整体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其次,客户集中度问题同样突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66.8%、73.5%、71.0%和66.0%;其中,最大单一客户的收入占比更分别高达51.6%、55.8%、51.3%和44.8%。这表明公司对少数核心客户的依赖程度较深,一旦主要客户需求波动、订单转移或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直接冲击。
综合来看,东山精密此番赴港IPO,既是对其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的肯定,也是应对行业变局、寻求新增长动力的关键一步。在AI与算力基础设施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公司凭借其在PCB、光模块等核心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已占据有利竞争位置。然而,如何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中平衡市场风险、降低客户依赖,并在盈利能力承压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增长,仍是其必须直面并破解的核心课题。若能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持续强化技术壁垒、拓展多元化市场,东山精密有望在全球化竞争中进一步巩固其高端制造领军者的地位,为中国智造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智通财经
2025-11-28
智通财经
2025-11-28
智通财经
2025-11-28
智通财经
2025-11-28
智通财经
2025-11-28
智通财经
2025-11-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