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盛威时代二递表:城乡出行“隐形冠军”的翻倍增长与盈利困局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9 13:40:12

(原标题:新股前瞻|盛威时代二递表:城乡出行“隐形冠军”的翻倍增长与盈利困局)

在巨头林立、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网约车市场,中小平台正寻求差异化破局之路。日前,盛威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威时代”)再度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这标志着该公司继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后,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深耕城乡出行赛道的“隐形冠军” 高增长下的盈利悖论

在中国庞大的出行市场中,滴滴、高德等巨头占据着舆论焦点,而一家专注于道路客运数字化服务的公司正悄然崛起。盛威时代,按2024年GTV计算在中国网约车服务市场仅排名第14的企业,却已成为1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省级道路客运数字化项目承接方,在行业细分领域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中国客运总量已达102亿人次,其中道路客运量占比48.0%,意味着每年有近49亿人次选择道路客运出行。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村道路总里程已从2019年的4200万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4600万公里,复合年增长率1.8%,显示出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

盛威时代明智地选择了差异化竞争策略。当大多数出行平台聚焦于城内网约车市场红海竞争时,盛威时代将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城内网约车服务和城际道路客运服务,而后者正是公司的核心优势所在。

盛威时代的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双轮驱动”。一方面,公司通过网约车服务参与城内出行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是更具战略意义的部分,是其城际道路客运数字化服务。

基于在联网售票服务领域的积累,盛威时代与多家客运企业合作提供定制客运服务,满足乘客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出行需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业务已覆盖超过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形成了广泛的网络效应。

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盛威时代呈现出快速增长但盈利能力波动的特点。

2022年至2024年度,公司收入从8.16亿元增长至15.94亿元,实现了近乎翻倍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已达9.03亿元,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然而,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收入增长形成了巨大反差。公司的毛利率始终在低位徘徊。2022年及2023年尚能维持在6.6%和7.1%的水平,但到了2024年,毛利率骤降至3.5%,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也仅为4.1%。这清晰地表明,公司每赚取100元收入,只能获得3-4元的毛利润,业务的“含金量”很低。

更严峻的是净利润表现。2022年至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高达4.99亿元、4.82亿元和4.26亿元。尽管亏损额有收窄趋势,但累计近14亿元的亏损规模仍然触目惊心。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为896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2.845亿元)大幅收窄,这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深刻揭示了盛威时代所处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它必须持续投入以抢占市场、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其所处的赛道竞争极度激烈,成本高企,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

更细分来看,平均净抽佣率是理解其亏损的最核心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指标从2.9% 暴跌至 -0.2%。2024年上半年甚至低至 -0.5%。这意味着,在支付了司机成本后,平台每完成一笔价值21.6元的订单,反而要亏损0.04元。直到2025年上半年,才勉强回升至0.4%,即每单盈利不到8分钱。

净抽佣率为负的直接原因就是高额的补贴。2024年,公司每单支付给乘客0.7元奖励,支付给司机0.4元奖励。这意味着,每完成一单,平台就先要额外付出1.1元的成本。这正是其“负抽佣”的来源。

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每单奖励总和从1.1元降至0.8元,这与净抽佣率转正(0.4%)完全吻合,证明了盈利能力的改善完全依赖于补贴力度的减弱。

如此来看,盛威时代的网约车业务目前本质上是一个 “用补贴购买规模和流量” 的模式。其增长是由资本驱动,而非由内生增长或强大的网络效应驱动。长远来看,公司面临一个两难选择:选择增长(维持高补贴):则净抽佣率为负,亏损持续扩大。选择盈利(降低补贴):可能面临订单量、GTV和用户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2025年上半年数据是个积极信号,说明公司在尝试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点,但其盈利基础非常脆弱。

流动性危机与上市救赎

更为严峻的是,流动负债净额从2022年的15.33亿元一路恶化至2025年中的25.34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流动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已经无法覆盖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此外,公司的净负债从2022年的14.63亿元攀升至2025年中的24.6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总负债超过了总资产,在技术上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2022年和2024年,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129亿元和-2420万元。说明盛威时代的核心业务本身无法产生现金流入,反而在持续消耗现金。这表明其主营业务(网约车+数字化服务)的商业模式无法自我造血。即便收入在增长,但高额的补贴、运营成本和项目投入,使得现金只出不进。

经营现金流为负,使得公司无法通过自身业务积累来缓解债务压力,只能依赖外部融资(如新一轮股权融资或借款)来维持运营,这进一步恶化了负债结构。

不过,盛威时代最大的故事和希望所在,就是打造“城际+城内”的一体化出行平台。其网约车业务的巨大流量和用户,可以为其高毛利、高壁垒的城际数字化业务导流。换言之,网约车业务的战略性亏损,可以被视为获客成本,只要其能成功将用户转化至整个出行生态的其他盈利环节,那么这个亏损就是有价值的。

上市募资可以为其提供宝贵的现金,用于继续拓展业务、技术研发,并支撑其度过亏损期,直至盈利拐点的到来。除了补充运营血液之外,上市还获得资金和市场信誉,为公司实现“生态协同”、最终跑通商业模式争取最关键的时间窗口。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