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5 18:00:09
(原标题:商品消费增速放缓,扩大服务消费新举措呼之欲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
从消费类型来看,商品零售额增长3.6%,餐饮收入增长2.1%。8月份商品零售同比增速有所放缓,餐饮收入的同比增速相对6月、7月略有改善,但是也处于低位增长。
细分到具体商品消费品类,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带动了升级类商品需求扩大,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8.6%、14.3%、14.2%、7.3%。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暑期服务消费热度较高。1-8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据9月15日国新办最新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9月17日举行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扩大服务消费新举措呼之欲出,或将对下个阶段的服务消费起到明显拉动作用。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带动升级类商品需求扩大,部分行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除了上述提到的以旧换新拉动增长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品类,运动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类等也是当下的颇受消费市场欢迎的品类。
8月份,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3%,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7%,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价格上涨0.4%,营养食品制造、保健食品制造价格分别上涨0.9%和0.3%。
在运动商品消费方面,中国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一双运动鞋走天下,对专业运动品类的消费需求旺盛。美团闪购数据显示:6月以来,跑步鞋、运动T恤、篮球鞋等运动鞋服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0%,游泳用品、骑行用品、登山鞋、徒步鞋、溯溪鞋、运动外套等商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倍。
另外,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发展,智能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对价格带动作用增强。8月份,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6%。
在涉及AI、XR等新技术产品应用方面,也有不少新消费亮点。在刚结束的2025年服贸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体验了PICO可穿戴设备。PICO视频负责人熊俊杰告诉记者,除了大家熟悉的C端的应用,目前PICO还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医疗、3D设计以及娱乐等场景,近几年LBE大空间(基于位置的娱乐、沉浸式元宇宙实景娱乐项目,在国内也被称为“XR大空间”)发展很快,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仅国内市场就有超过200~300个内容项目落地,包括PICO 落地的深圳科技馆、海南省博物馆在内,开业场地也已经近1000个。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9月15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谈到,居民暑期出行、文旅消费升温,高品质社会服务需求扩大,带动服务价格回升。
据介绍,8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居民服务消费潜力在不断释放,旅游休闲、演出赛事、信息通讯等服务较为活跃。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以“苏超”为例,对江苏当地的服务消费带来了拉动作用。扬州旅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扬城一味董事长陈万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他看来,“苏超”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赛事,更多的是一个文旅类大型活动,给当地文旅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只有有赛事的时候,扬州的民宿人气就爆了,对高端酒店也有一定的拉动。
今年暑期,虽然旅游消费市场活跃,但餐饮消费市场景气度一般,6月、7月和8月全国餐饮收入的增速分别是0.9%、1.1%和2.1%,低于今年前五个月的增速水平,评价社区店受欢迎,中高端精致餐饮市场受到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餐饮品牌,谈到餐饮消费市场暑期变化的感受和应对。陈万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公司的餐饮门店营收超过4亿元,今年餐饮消费的客单价在下降,但公司餐饮门店的客流量有所增加。在他看来,精致餐饮也能提供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比如,他们公司旗下的黑珍珠二钻餐厅,正餐的人均客单价也就150元左右,包间人均300元左右。
江苏小厨娘餐饮集团总裁魏季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苏超”对于他们在江苏省内城市餐饮门店的拉动作用。
“今年的餐饮市场,不同城市的门店差异比较大,我们的门店在南京比较多,因为‘苏超’等原因,暑期南京的旅游热度很高,门店生意还不错,截至目前,旅游消费带动的餐饮消费热度都还在。”魏季峰说。
对于今年暑期餐饮市场增速明显放缓的变化,魏季峰也谈到,公司上榜黑珍珠的精致餐饮品牌龙吟,此前轻商务消费占比约在40%左右,最近几个月轻商务消费占比约在30%左右,门店消费以家庭消费为主,所以市场波动对他们品牌的影响不大。
据魏季峰介绍,公司也在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去做一些调整,包括调整套餐的价格等,多人聚餐的套餐少了,两个人和四个人的套餐有所增加,比如,中午的品质商务套餐的销量增加了。目前公司也在分不同的品牌,探索各种各样的适合消费者习惯变化的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和讯财经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