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没有“双机场”的大湾区,都在加速扩建跑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1 21:24:15

(原标题:没有“双机场”的大湾区,都在加速扩建跑道)

南方财经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

大湾区即将迎来全国第一座五跑道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同时,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有望年内投用,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开工,大湾区7座机场在一年多以内纷纷迎来“扩建潮”。

没有“双机场”的大湾区,选择把单体机场做到极致,以密度换容量、以协同换竞争力。

当新跑道、新航站楼陆续启用,大湾区的国际航线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密。不断增长的出入境客流和跨境物流,让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蓝图日渐清晰。

大湾区机场集体上新

大湾区机场迎来扩建潮,展开一场钢筋水泥与资金流、贸易流的竞速。

7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五跑道完成飞行程序实地验证试飞。3天后,随着一架编号为B-129X的校验飞机平稳降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飞行校验工作结束。

将时间线拉长至2024年,大湾区七个机场无一例外,全都迎来扩建消息。

2024年5月,惠州机场改扩建机坪正式启用,停机位从原来的8个增至14个;11月,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启用,未来每年客运量可提升至1.2亿人次、货运量提升至1000万吨;12月,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年旅客吞吐量可达260万人次。

珠海机场T2航站楼则预计在2025年落成启用,每年可以接待超过2700万人次旅客;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及机坪建造工程预计2030年完成,旅客接待能力将提升至每年1300万人次。

大湾区机场集体扩建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猜——目前大湾区尚没有一座城市同时拥有两座机场,因此扩建城市单体机场规模是增大客流和货流承载量的唯一途径。

2024年,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达7636.9万人次,增长20.89%,创下历史新高,但是依然被上海浦东机场以微弱优势反超。

今年1月,白云机场第四跑道投入使用;几个月后,第五跑道进入最后验证阶段;T3航站楼预计年内投用。这意味着白云机场总投资537.7亿元的三期扩建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白云机场即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五跑道单体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后,白云机场将实现5条跑道、2个航站区的规划格局,满足终端旅客吞吐能力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00万吨以上容量需求,或将有机会重回“全国第一”的位置。

一百多公里外的深圳宝安机场,也迎来扩容。已经完成竣工验收的三跑道能够满足包括各类大型客机在内的机型起降,计划年内投用;今年6月,宝安国际机场T2航站楼也已经进行报批前公示,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设计容量为3100万人次/年,目标在2030年建成。

按照《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到2035年,深圳目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完善直达全球重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到350万吨,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占比达到20%。

“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今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成都凭借“双机场”成为航空枢纽城市中的佼佼者,旅客吞吐量位列前茅。

虽然没有双机场城市,但是大湾区作为全球机场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各城市机场互相补位,凭借合力在城市机场群中脱颖而出。上半年,广州白云、深圳宝安、香港国际机场分别位列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榜单的第二、四、五名,旅客吞吐量总计超过1亿人次。

不仅如此,三座机场的客货流量均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上半年,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达9.2%,深圳宝安机场同比增长10.9%,香港国际机场同比增长16.5%;货运方面,香港国际机场以240万吨货邮吞吐量保持断层领先,深圳机场增速达14.1%。

蓬勃的流量为大湾区机场扩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背书,也为其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提供了助力。

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

大湾区机场集体扩容,除了提升地区的客货运承载能力以外,还将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国际航运能力,这正是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内涵之一。

随着机场扩建,近两年,国际化的趋势在广州、深圳、香港三座枢纽机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今年上半年,白云机场新开或加密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19条,每周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往返频次突破1600架次。深圳机场新开或加密1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量超过2万架次,同比增长26.1%;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达到305.4万人次,同比增长30.7%,均为深圳机场开航以来新高。

跨境电商等贸易形式则对国际航运有着旺盛需求。2024年广东跨境电商达到7454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1/3,辐射带动香港、深圳等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增长。

作为重要的国际货运枢纽,今年上半年,香港国际机场在国际贸易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依然实现逆势增长,货运量同比增长1.9%至240万吨,超出上海浦东近50万吨,其中欧洲、中东货运量增长明显。香港国际机场资料显示,近几个月,多家航空公司恢复或开通新航线,包括欧洲慕尼黑、布鲁塞尔,东南亚梳邦等。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则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迈进千亿元大关的空港口岸,跨境运输业务常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24年进出境货运量超过140万吨,增长20%。

不断织密的航空网也在进一步密切大湾区城市与其贸易伙伴的关系。

以深圳和其第一大外贸伙伴东盟为例,上半年,深圳机场东南亚航线客流量超150万人次,占到其国际及地区客流量的五成以上。随着深圳暹粒航线的正式开通,深圳机场的航线网络已可通达东南亚8个国家、16座城市、17个航点,每周出港超200班航班。

上半年,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量近50万吨,同比增长16.3%,超过总货邮吞吐量增速。其中,深圳机场东南亚地区进出港货量达到11万吨,同比增长21%。目前,深圳机场目前运营通达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的11条货运航线,每周的出港货运航班达到70班;7月,深圳机场在越南设立的东南亚首个货运前置仓正式启用,将进一步提高越南货物经深圳机场中转的运输效率。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