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04-19 22:39:08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刷屏,冠亚季军什么来头?“顶流”宇树科技回应摔倒→)
今天,你的朋友圈被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刷屏了吗?
4月19日,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据悉,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多地的20家机器人队伍参赛,包括天工队、清华通班队、小巨人队、小顽童队、行者二号队、EAI队等战队,机器人型号包括宇树G1、天工Ultra、松延动力旗下N2、小巨人等。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以北京南海子公园一期南门为起点,通明湖信息城为终点,全程21.0975公里。比赛地形环境包含平地、坡道,最大坡度≤9°(以实地坡度为准),比赛线路整体平顺,共包括6个左转道、8个右转道,无折返,终点前设置1.5公里直道,转弯角度≥90°。
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需具备人形外观和可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等动作的机械结构,不包括轮式结构;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人类选手赛道与机器人赛道共用;为确保更多机器人能够顺利完赛,参赛团队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更换电池,也可通过更换机器人以接力形式参加全程比赛。赛道沿线还设置了多个补给站,提供电池更换、机器人维护及数智医疗等后勤保障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比赛之前,北京刚刚下雨,从赛事直播中可以看到,部分区域路面仍存在湿滑的情况,这也给参赛的人形机器人们增加了一定的挑战。
从赛事结果来看,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科技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率先完赛获得桂冠,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获得亚军,来自上海的行者二号机器人赛队获得季军。
夺冠的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今年实现时速从6千米/时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据悉,这款机器人具备大功率的一体化关节、低惯量腿部结构设计,在奔跑速度上极具爆发力,同时还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并采用关节导热技术以及风冷散热技术,使关节达到热平衡,让机器人可以长时间持续奔跑。
天工Ultra背后有着多家知名机器人公司的身影。2023年底,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与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10家行业领军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联合组建了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优必选CTO、执行董事熊友军担任创新中心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今年3月,优必选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推出了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行者,定价29.9万起。
赛后,熊友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整个全球来说已属于第一梯队,而且我们的迭代速度,应用的场景,数据量,还有我们的人才,大家努力的程度,在全球都是属于顶尖的,我对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相比“高个子”天工Ultra,穿着儿童鞋夺得亚军的人形机器人N2虽然个子不高,但跑起来速度很快,因为外形可爱、不需要“家长”陪跑而受到大量网友的喜爱。
据悉,人形机器人N2身高1.2米,体重30公斤,以“拟人与奔跑”为核心理念,专注于模仿人类自然步态的柔韧性与协调性,通过生物力学启发式设计,赋予N2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的奔跑姿态。赛队结合关节弹性驱动与动态重心调节技术,在复杂地形中实现高效能量回收与自适应步态切换,使机器人既能灵动跳跃,又能稳健冲刺。
该人形机器人来自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松延动力有旋风小子队和小顽童队2支队伍参赛,参赛的人形机器人均为N2。最终,小顽童队、旋风小子队成为第二个、第三个抵达终点的队伍,两支队伍在终点相遇,上演了一出兄弟情。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旋风小子队虽然是第三名冲过终点线,但因为换了机器人被扣时,最终没能拿到比赛的季军。
今年3月,松延动力对外官宣完成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A轮及A+轮融资。截至目前,松延动力已完成五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七熹投资、零以创投、英诺天使基金、华控电科、水木华清创投基金等。
松延动力研发团队占比85%以上,核心创始人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知名科研院校,创始人、董事长及CTO姜哲源出生于1998年,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交叉信息院博士。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松延动力还发布了人形机器人N2和E1的价格政策,其中N2在今年5月1日之前的价格为3.99万元,现货交付,交付时间为2到3周。
来自上海的卓益得机器人自主研发的行者二号双足机器人赋能“行者二号”、“EAI”两个战队参与此次半马。其中,“行者二号”赛队获得季军名次,“EAI”战队未更换电池成功完赛,续航能力全场第一。
行者二号身高约1.7米,整机重量28公斤,是业内率先推出的基于肌腱仿生(绳)驱动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也是卓益得公司第二代人形机器人产品。行者二号的轻量化设计优势明显,一方面,轻量化有助于提升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另一方面,轻量化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卓益得机器人公司始于上海理工大学,其创始人李清都是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机器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记者从卓益得方面了解到,行者二号队背后的技术团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团队,包括机械工程、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生物力学和能源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分工主要围绕结构、控制、感知和能源四个方面展开。机械工程团队主要负责机器人结构设计和驱动方案优化,人工智能团队则专注于步态优化和自适应控制,材料科学团队帮助打造更轻量化的结构,而能源管理专家则专注于电池和续航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顶流”,宇树科技旗下的宇树机器人G1也出现在了此次赛事的现场,不过宇树科技官方并未直接参赛,而是由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的宇树机器人参赛。
根据网传现场视频,宇树机器人在赛道上摔倒,现场观众“加油”呼声迭起,随后该机器人自主起身后,向观众挥手致意并继续比赛。不过,宇树机器人摔倒后,相关词条很快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成为此次赛事的焦点事件。
对于此事,宇树科技很快发布声明称,宇树最近完全没有参与任何比赛。宇树科技表示:“我们的G1人形机器人,从去年发货开始,已经出售给全球非常多的客户,使用了很久。所以这次马拉松比赛,也有好几个独立的团队使用我们的机器人。比如我们的客户用他们自己的算法参与了比赛,所以在现场能看到不少我们的机器人。有好几个独立团队在使用,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请大家不要误解。”
时代财经
2025-04-19
中国基金报
2025-04-19
红星资本局
2025-04-19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时代财经
2025-04-19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4-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