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以“金融+科技”破题养老金融大文章: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在渝召开

来源:证券之星网站

2025-07-11 13:50:39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党中央赋予重庆的重要战略使命。近年来,重庆依托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涵盖普惠金融、安全风控、消费者权益保护,客户服务等全链条业务环节的AI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推动人工智能与金融深度融合取得实质性突破。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以“金融+科技”双向赋能为主线,“金融聚能 智汇山城——AI领创企业重庆行暨西部金融中心之夜”系列活动在渝举行。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性前沿方向,“具身智能”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核心力量;今年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日下午,作为活动平行论坛之一,以“具身时代·向智而生”为主题的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同步举办。

数位顶级院士专家、10余家高校代表,超20家国内具身智能“行业尖兵”齐聚山城……大会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通过政策解读、学术研讨、成果发布等模块设置,系统探讨了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等前沿 AI 形态)的生态构建及其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尤其是赋能养老金融服务、共同构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的探索与实践,为破解养老金融大文章、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动力;现场也展示了轮式机器人、仿生人形机器人等生动的智能科技表演,为金融科技注入“活灵活现”的智能元素。

据了解,大会由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共同指导,由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重庆大模型联盟联合协办。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宏球致辞。他表示,具身智能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两江新区作为重庆市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正凭借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截至2024年,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30亿元,集聚了机器人企业23家,初步形成了工业机器人集聚、服务于特种机器人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日益完善的发展格局;希望充分发挥本次大会的平台作用、纽带作用和桥梁作用,进一步助推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产业未来描绘更清晰的蓝图。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宏球致辞 摄影:大会组委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超致辞。他指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责无旁贷。重庆金融监管局深入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先后推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22条”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13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举措,助力全市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科技赋能金融创新也成效显著,重庆金融监管局推动辖区金融机构不断夯实金融创新的科技底座,前瞻性探索金融数字化发展路径,大幅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信贷可得性。“金融+科技”已经取得丰富的应用成果,并将迎来更加广阔的融合发展空间。

他表示,科技是金融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金融服务的重要目标,重庆将继续推进金融与科技两大要素深度融合,深入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金融+科技”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路径,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超致辞 摄影:大会组委会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致辞。他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市场。随着技术和产品成熟度的快速提高,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进入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致辞 摄影:大会组委会

科技既是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支撑。重庆作为西部科创中心,同步推进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双中心”建设,通过赋予金融更高的科技含量,鲜明树立起西部金融中心“金融+科技”的城市辨识度。在市场实践上,重庆已形成了庞大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辖内消费金融机构累计申请科技专利达2700余项,获得科技奖项160余个;由马上消费自主研发、全国首款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试点落地重庆第一社会福利院,在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陪伴需求的同时,创新金融教育方式方法。

“社会责任无止境,破解养老金融大文章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我们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金融、科技融合发展,以AI科技为突破口,从情感陪护、创新金融科普教育等角度,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通过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传递金融温度。未来,我们希望与各方携手,构建协同生态,共同探索中国特色养老金融发展之路,让科技创新真正造福银发人群。”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表示。

▲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大会组委会

思想激荡:大咖专家共探破解养老金融大文章创新路径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6%,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积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的发展。

▲ 学界大咖、院士专家、科技领军人物齐聚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 图片来源:大会组委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主题演讲中指出,养老金融作为新兴领域,与区块链、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的交叉融合,成为金融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正加速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的“断崖式”变化对传统养老体系提出严峻挑战。

李扬从基本养老保险改革、企业年金、老年人金融保护等7个方面提出破解养老金融服务的“七大支柱”,他建议,可以运用AI反诈技术(如具身智能语音识别)构建防骗屏障;金融支持综合型“为老”服务需保持社会公益的平衡,方能保持可持续性。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发表主题演讲 摄影:大会组委会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用自主可信计算打造人工智能安全产业新生态》主题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要从算法,资源算力与数据,法治与社会管理三方面解决安全可信问题;要构建主动免疫安全可信的金融体系,开创可信计算3.0时代,抢占核心技术制高点,通过等保2.0新标准三级以上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安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发表主题演讲 摄影:大会组委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主任樊瑜波在《关于健康与康复的思考》专题报告中,从健康定义及康复辅助需求谈起,介绍了康复辅助器具及其在助老养老中的作用、智能康复辅具发展趋势。并聚焦基于生物力学的康复治疗技术与系统,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了康复技术创新的科学内核,为康养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指出,新技术的突破与融汇,尤其是智能、生机融合等领域,是未来支撑健康与养老技术与装备面临的无穷机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主任樊瑜波发表演讲 图片来源:大会组委会

硕果累累:多项“全国首个”科技创新成果在渝发布

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中,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集中发布,全方位展现了重庆在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方面的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引导产业标准制定。会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中、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李雷霆,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副书记许志鹏的共同见证下,马上消费党委书记曹景泉与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秘书长丁慧共同开启IEEE P3707 (《养老领域具身人工智能应用框架》)国际标准编纂。该标准涵盖了具身功能能力、安全与风险治理、人机交互标准等多个关键评估维度,旨在为具身智能在养老领域的部署建立统一的技术基础。

▲ 马上消费党委书记曹景泉(左二)与 IEEE 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秘书长丁慧(右二)出席国际标准启动仪式  摄影:大会组委会

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构建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新生态。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相木、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何元华、重庆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周利民的共同见证下,马上消费总经理助理王春来与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田方利、松延动力联合创始人胡晨旭联合发布了《共建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的倡议》。未来各方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养老机器人在多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探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新模式。

▲ 马上消费总经理助理王春来(左二)、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田方利、松延动力联合创始人胡晨旭联合发布倡议  摄影:大会组委会

贯彻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全国首个《AI专利开放许可供需对接行动计划(100件)》 在会上发布,马上消费超百件AI发明专利,将对所有社会公众开放普通许可,帮助促成更多成果转化,打造AI专利开放许可生态。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电子工程室主任唐俊峰、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处处长谢从波的见证下,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重庆江北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高级顾问陈纪纲、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尚明生、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先进智能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勇,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副院长张小洪、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副院长黄东东、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杜安珂、遨博智能重庆分公司总经理董中剑等各界代表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全国首个《AI专利开放许可供需对接计划(100件)》启动   摄影:大会组委会

会上,全国首个 《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 —— 基于情感陪护养老的探究》(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马上消费党委书记曹景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韩军伟出席发布仪式。白皮书深入剖析了情感陪护在智慧养老中的关键作用、情感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典型应用案例及未来趋势,为政产学研各界提供了重要价值参考。

▲ 马上消费党委书记曹景泉(左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右一)、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韩军伟(左一)出席发布仪式   摄影:大会组委会

汇聚生态:科技领军企业分享实践真知

通过金融科技与网络赋能,重庆连接了全国超百家金融机构、300余家高科技公司和超百家大数据公司,消费金融产业链为全国数亿客户提供了便捷金融服务,也为科技企业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市场,正吸引一批AI领创企业落地合作,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构建起新的桥梁路径。

面向“具身智能”这一全球科技界的新热点,在本次大会上,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COO李春枝、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百度智能云智慧工业行业解决方案副总经理张宁宁、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磊、松延动力联合创始人胡晨旭等多位科技领军人物,结合各自机构的具体实践,分享了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创新洞见。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COO李春枝表示,人形机器人将是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据高盛预测,全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在2035年达到万亿级市场。随着具身智能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开源生态的完善,人形机器人将重塑未来社会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COO李春枝发表主题演讲 摄影:大会组委会

大会上,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作题为《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赋能养老创新变革》的演讲。他指出,马上消费启动了养老机器人研发计划,其中包括通过仿生大脑解决养老健康生活问题、利用行动感知预判构建失能失智帮扶、结合情绪感知与机器臂实现养老全面介入三个阶段。

此外,蒋宁还提到基于全方位的行动和心理感知,具身智能可构建老年人安全管理方案,通过对老年人行动骨骼动态建模预判跌倒等危险情况,并表示未来希望在三五年内取得科技突破。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数字金融机构,马上消费深入研发人工智能、心理学和机器人技术,自主研发出全国首款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现已实现覆盖情感陪护、健康监测、数字素养提升、娱乐休闲服务、生活指南社区等五大功能突破。目前,“裴裴”已入驻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成为解决老龄化社会情感陪伴难题的创新样本,也展示了数字金融机构在未来新的机遇和空间。

▲ 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演讲 摄影:大会组委会

在机器人表演环节,由宇树科技机器人G1和马上消费养老陪护机器人“裴裴”共同带来的机械舞—“APT”,引得现场观众频频喝彩。机器人融合了先进的传感技术、智能算法与精密的机械结构,不仅能完成复杂的动作,还能与人类进行互动,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与“灵活性”。随着动作库扩展和交互深化,这一技术将从舞台走向生活,成为养老、医疗、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底层支持力量。

▲ 宇树科技机器人G1和马上消费养老陪护机器人“裴裴”共同带来的机械舞—“APT” 摄影:大会组委会

引“客”入渝,共建“金融+科技”生态。专家观点精彩纷呈、议题设置前瞻务实、成果发布影响深远……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汇聚全国顶尖的人工智能科技力量,破解养老金融大文章,激发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质生产力,为重庆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劲的科技金融动能。

随着重庆持续深入实施“智融惠畅”工程,在中央战略指引下、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以马上消费为代表的重庆金融行业,走“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以科技赋能金融、以金融反哺科技的双向互动模式,探索出差异化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全面展现重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力量,为全国金融中心建设探索新经验、提供新范式。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