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吉林碳谷(836077)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3 20:37:16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吉林碳谷(83607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稳定的采购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盈利模式、研发模式。2023年4月27日,公司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公司产品覆盖了从碳纤维原丝小丝束到大丝束的全系列产品,全系列产品都能稳定大规模生产,部分产品实现了高品质的稳定规模生产。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风电、体育休闲用品、低空经济、建筑材料、汽车、军工、航天航空、高端装备、新能源及储氢等领域。

    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国有管理标杆企业,所属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中的碳纤维行业,也是省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具有竞争力的碳纤维原丝供应商。

    公司生产工艺推进先进的湿法二步法、干喷湿法双路线,其技术、技能、管理和规模化在国内碳纤维原丝领域竞争中处于领先水平和重要份额。公司秉承着大丝束领域推进“高品质”、“通用化”、小丝束领域推进“高性能”、“专业化”的原则,实现在碳纤维原丝领域全牌号及全规格的发展方向。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专利、技术受国家高度认可,2022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拥有碳纤维原丝核心技术,随着公司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不断探索不同应用领域,针对客户对碳纤维不同特性的需求,强化了定制化研发与生产;同时公司采用多品种、多规格批量的生产方式,以市场为导向,预生产和订单式相结合的以销定产模式,充分考虑新增客户和成熟客户的不同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较上年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后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整体碳纤维行业逐步回暖,特别是风电和低空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公司产能逐步释放,面对当前经营环境,公司更加坚定信心,坚持扎根实业、坚守主业,坚持以降本、提质为主线,强双基抓管理,管细节控过程,建体系成系统,使公司整体规模、研制、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都再次提升,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新项目、新技术开发、降成本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一、项目建设

    公司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投产超80%,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凸显公司规模化优势;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该项目立足于突破T800、T1000级高性能关键指标,24年下半年逐步试车,25年上半年已经分批次同下游客户进行产品质量验证,争取早日广泛推向市场;年产6000吨碳纤维助剂项目,该项目为碳纤维原丝油剂的研发及生产,实现碳纤维原丝油剂国产化,大幅度降低公司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提高公司产品在碳纤维产业上的重要地位,该产品已在碳纤维原丝上进行逐步试用、验证。

    二、研发创新

    公司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填补空白、优化调整工艺参数、提高设备保障能力,获得国家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公司系列大丝束产品开发并成功市场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创研发的35K原丝,成功在国内风电叶片上广泛应用,并成功在丹麦维斯塔斯风电叶片上应用,是中国碳纤维原丝湿法纺丝技术的成功范例。

    三、人才培养

    建立《碳谷公司分区式培养方案》通过“五问五动”培养方法,逐渐实现基层技能化、中层专业化、高层职业化;建立《碳谷公司阶梯式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初、中、高培养人才梯队。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储备与培养模式,可以为企业培养出一支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从系统性精细化管理思维出发,安全标准化推进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为落脚点。以安全巡察问题为切入点,以四层次制度梳理为工作方向,以工作专班为落实梳理手段,从搭建框架、细化内容、分步实施、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体系。公司先后入选国资委国企改革企业、“科改行动”企业。

    公司秉承着“大小丝束齐发展”,在碳纤维原丝领域实现全牌号及全规格的发展方向,在保证军工领域需求的前提下,主要目标放在了工业用和民用方面,市场应用开拓成效持续显现,国内应用领域逐步拓宽,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行业情况

    碳纤维是一种集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于一身、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并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基础性新材料。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比重的性能特点使碳纤维以及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出色的增强、减重效果,耐腐蚀、耐高温、低膨胀系数、导电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电性能特点使其可以在诸如高压、高温、高湿、高寒、高腐蚀性等恶劣工况环境中代替金属材料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效果,碳纤维因此成为国防工业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是各类军、民用装备重要的材料选择,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氢能光伏、建筑工程、轨道交通、低空飞行器、体育休闲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成为发展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日益重要的战略物资。

    我国自进入新世纪重新启动碳纤维国产化进程以来,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碳纤维企业在高端装备应用的牵引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涉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突破,在解决碳纤维产业化发展问题的同时,保障了高端装备发展的急需,随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国产碳纤维逐步形成了涵盖高强、高强中模、高模、高强高模四个系列的碳纤维产品产业化能力,初步形成了系列化的碳纤维工业产品体系,而随着低成本和高效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碳纤维品种的丰富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碳纤维生产成本及应用门槛不断下降,推动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碳纤维应用从早期的航空、体育休闲领域逐步扩大到航天、风力发电、压力容器、碳\碳复材、低空飞行器、船舶、汽车、建筑工程、轨道交通、输电电缆等一般工业领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国产碳纤维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个别产品到全系列化发展、从不能用到基本能用再到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国产碳纤维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历史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等长期统筹规划的出台,明确了碳纤维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发展方针,为碳纤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驱动力。特别是“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作为轻质、高强的碳纤维材料具有出色的轻量化、减排、环保功能,是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重要的材料选项之一,在绿色能源发展如风电领域的叶片制造、太阳能领域硅片生产的热场材料、氢能领域的储运装备等应用领域有着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根据《2024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2024年我国碳纤维的运行产能同比增长8.5%,在全球占比达到48.6%,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量比2023年增长了35.70%,在经历上一年的下跌之后恢复强劲增长,我国的碳纤维市场2024年需求量比2023年也增长了21.70%,国产碳纤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80.1%的历史新高,这充分体现了国产碳纤维的巨大进步和我国制造大国的能力。

    风电叶片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2025年1月27日公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并网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79.82GW,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其中陆上风电75.79GW,海上风电4.04GW,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推动碳纤维需求的快速增长。

    光伏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78GW,同比增长28%,碳/碳复材作为光伏领域热场耗材,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特点。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