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投资策略专题:居民参与股市的生态变化:ETF》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6月以来,非宽基ETF规模快速扩张
6月以来,非宽基型ETF的规模快速扩张,6-8月净流入达到2279亿元。本轮牛市行情的重要拐点发生在6月,我们统计自6月以来的ETF数据发现:(1)居民青睐的三类ETF:主题型ETF、行业型ETF、策略型ETF得到了显著的净流入,且逐月加速,3个月总计净流入2279亿元。
(2)宽基型ETF连续3个月净赎回,净流出规模较大,达到1978亿元。
(3)宽基型ETF的特殊,导致直接看ETF净流入规模并不大,让部分投资者误以为居民资金并没有通过ETF渠道显著流入市场,但居民资金青睐的非宽基型ETF的大幅净流入从侧面印证居民资金已经在“跑步入场”。
这次居民资金入市的不同:ETF vs主动管理vs自主开户
(1)本轮“牛市行情”主动管理新发规模上行乏力。历史上来看,居民资金入市的重要观测指标是主动管理基金的新发规模。过去3次居民资金大级别的入市,均具备的2大显著条件与特征:(1)银行理财、国债、货基、地产在过去6个月的收益率趋势总体下行。(2)居民需要观察到A股持续的明显赚钱效应,至少在居民资金大举入市前的4个月,上证综指和全A大幅上涨。对于中级别入市,以上条件则至少满足1条。但本轮A股这样的规律却显著的失效了:在2大居民资金大级别入市的条件均具备的当下,主动管理新发规模却上行乏力。我们认为其核心原因就是居民资金入市的方式由主动基金变成了ETF。背后有4大原因:ETF产品丰富度高、弹性高;渠道便利性高;费用低;决策成本低。
(2)部分投资者引用开户数数据来印证本轮居民资金尚未开启大举入市,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忽略了居民资金入市方式的变化。部分投资者通过新开户数据测算:当前居民资金入市的幅度仅为2024年10月的38.7%(265万/685万)。我们认为居民资金入市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ETF具备上述4大优势,居民资金除了直接开户入市外,ETF或已成为居民资金入市的重要选择。
投资建议:(1)ETF权重股或强于微盘股;(2)选行业或将比选股更重要
(1)ETF的流入强化“龙头”风格,尤其是ETF权重股重要性提升。ETF天然偏向权重股和龙头股,微盘股则缺乏ETF产品承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或存在虹吸效应。因此,在本轮居民资金入市的方式发生改变后,市场风格可能更向“龙头化”趋势演变,而成长风格的β从微盘、小盘成长扩散到中大盘成长,微盘股则行情更多呈现“主题性、短期性、波动性”。
(2)行业之间的涨幅差异扩大,未来“选行业”可能比“选股”更重要。以往的“指数牛”中,主动基金会主动寻找估值洼地去填补,行业间涨幅差异有限,但本轮“指数牛”行业之间的涨幅差异显著扩大。这背后的原因也非常易于理解:①居民的投资方式改变成为ETF;②主题和行业ETF更为集中。如果ETF仍然持续作为增量资金的重要入口,行业间的分化或将会远大于历史经验值,本轮指数牛赚钱效应或更为集中化,未来“选行业”可能比“选股”更重要。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变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定价模型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