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总量双周报:慢牛节奏良好,向好趋势未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宏观:国内金融数据持续微暖,海外美联储9月降息。国内7月金融数据持续好转,M1、M2均持续显著回升,但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再次下滑,为6.9%(前值7.1%)。生产相对稳定,但盈利能力企稳仍需时间。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继续保持3月以来6.3%以上的较高增速,社会生产活动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企业盈利能力企稳仍需时间。自3月以来,营收和成本累计增速持续下滑。营收能力与工业增加值形成反差,部分原因来自去年两者基数效应节奏有所差异。总体来看,宏观经济仍处于政策刺激下的企稳回升的初期阶段,下半年仍需相应政策护航。海外:预计年内美联储将至少有2次降息,幅度为50~75BP,9月降息幅度或为50bp。维持美股短期中性略谨慎积极的观点。
A股策略:慢牛节奏良好,向好趋势未改。市场充分认可慢牛趋势,即使指数达到3800点附近,市场并未存在明显恐高情绪,对市场中期信心显著增强。在中国资产重估和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两个核心逻辑支撑下,市场中期上涨空间逐步打开,而场外资金不断入市的步伐越来越明显,上周市场成交量创历史新高,增量资金入市热度依然持续上升。从本轮行情的资金性质可以看到,机构和大户主导的特征明显,近期大容量龙头明显走强,机构抱团主导的特点十分鲜明,与历史上历次机构主导行情的特点较为类似,都是大容量龙头表现强劲,市场呈现景气主线连续上涨的走势。本轮行情的中期空间较大,上涨时间较长,目前仍处于牛市初期,科技股虽然短期有较大涨幅,泡沫化程度并不高,中国经济也需要一定的科技泡沫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发展方向的思路非常明确,因此,以大金融控制指数节奏,以大科技引领实体经济发展,市场走势仍然十分良性。
固收:风险偏好提升带来债市波动,短期债市区间震荡。当前债市波动主要受风险偏好提升影响。对比2014-2015年,本轮居民端风险偏好提升仍不明显,定期存款占比仍高略显活化趋势,但保险资金入市诉求更强。风险偏好提升或加大利率回调幅度。后续来看,资金面和基本面整体对债市仍有支撑。当前社融增速或正在过峰,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排除出现中美数据共振下行、资金面继续维持宽松或二次降息。央行呵护金融系统稳定背景下,银行净息差持续破历史低位,后续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降仍有必要且幅度或较高,或将带动理财规模增长,利好债市。信用难扩,居民和企业融资持续低迷;经济数据上,投资与出口回落或是大概率事件。整体来看,没有进一步降准降息情况下,十年国债震荡中枢或落在1.65-1.75%。品种上,存单、短端利率债存在较好的配置价值。
银行:上市银行中报业绩边际改善,看好板块配置价值。近两周大盘围绕科技板块持续上涨,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抬升,银行股受市场风格影响明显、股价承压。截至8月29日,银行板块PB估值为0.71x,处于2015年以来39.2%的分位数水平。个股方面,部分中报业绩好于预期的城农商行以及利润增速领跑的国有行涨幅靠前。1H25上市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主要得益于非息收入增速环比改善以及规模增长好于预期。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零售不良延续上行态势,对公不良整体改善。拨备覆盖率边际企稳。建议关注:(1)历史风险持续出清、低估值、主动基金显著欠配的股份行;(2)稳增长政策成效逐步显现之下,具备区位优势和业绩释放空间的优质区域行。
非银:中期利润大增叠加权益市场回暖,证券板块估值修复可期。2025H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7%;净利润同比增长40.37%。随着三季度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显著提升和权益市场的持续回暖,预计证券行业三季度业绩仍将向好,推动行业估值的进一步修复。伴随着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日益重视,证券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科技企业全方位的成长,更多创新业态有望加速形成,行业ROE提升空间打开。其中,头部券商的资本优势和平台优势在业务和AI高度对接的时代有望更为充分的体现。同时,行业内并购整合步伐不停,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增强,资源持续向头部券商集中,未来创新业务试点亦有望率先花落头部平台,故建议持续关注头部券商和行业ETF的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低于预期;经济数据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