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宏观研究专题报告:盈利结构与2015年有不同之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工业企业盈利好坏参半。当前企业盈利整体降幅收窄,但我们认为不能用好或不好来简单一概而论,因为今年1-7月的企业盈利数据结构性分化特征比较明显。首先,整体上看,利润率支撑降幅收窄,量价均有拖累。其次,分所有制类型看,外资与私营企业形成“双重支撑”,但国有控股企业仍在调整。再者,从行业维度看,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在变好,采矿业在变差。
当前阶段与2015年在宏观背景上略有类似。今年5月以来,工业企业盈利仍偏弱,但股市呈现显著上涨,这种工业企业盈利弱而市场走强的阶段在2015年也有出现。从宏观背景上看,两轮均处于推进产能治理的调整阶段。2014年-2015年各地区在加强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而当前“反内卷”背景下,也强调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但两轮制造业各大类行业表现有着明显不同。对比两轮的制造业大类行业看,1)2014-2015年期间,原材料制造业利润表现最差,消费品制造业利润表现稳健。原材料制造业利润下滑较快,主要是2014年-2015年各地区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行业大多属于原材料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在2014年下半年的增速水平虽然较高,但是此后一直回落,相比之下,消费制造业的表现较为稳健。2)今年则恰恰相反,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速表现最差,今年4月以来,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甚至持续在负区间内徘徊。
盈利结构与2015年有不同之处。总体来看,当前推进产能治理背景与2015年略有相似,但相比之下,2014-2015年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基本保持稳健,而当下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持续负增,这是两轮制造业大类行业表现里的最大不同,这意味着本轮“反内卷”需要配套实施需求侧政策工具的必要性在提高。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