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1-13 11:50:46
(原标题:2025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中国装机量全球占比超60%,广东江苏四川三省规模居前)
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会议期间发布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显示,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占比超60%。
动力电池大会全体会议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发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该指数自2022年起已连续发布4年,全面反映产业动态变化和年度进展,为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在行业内树立“风向标”,解析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5)》包含全球指数、中国指数、企业指数三个维度。从全球指数来看,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具有明显优势,中国领先优势明显,产业规模大幅度领先,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大,优势企业多,带动装机量增长,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占比超60%。在创新能力、产业链完备性等关键维度上,中国同样持续领跑全球市场。
从中国指数来看,广东、江苏、四川、福建、湖北等省位列前五,与去年保持一致。其中,广东动力电池产业依托珠三角区位、政策与创新协同,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而四川动力电池产业依托资源禀赋、政策驱动和创新生态,形成多维度竞争优势,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高端转型,并聚焦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从企业指数来看,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LG新能源在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综合排名前三。
在动力电池大会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环节,产业龙头“掌门人”与行业专家深化行业交流,并围绕动力电池产业技术核心、生态构建与未来布局区域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和预测。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新三样”出口总额超9000亿元,其中锂电池贡献近4000亿元,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艰巨任务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动力产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入“全域增量时代”。目前宁德时代正将电池应用从乘用车延伸至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领域,并积极布局风光储一体化。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材料定乾坤,动力电池产业的新质发展首先在于源端材料的突破。他预测,“十五五”期间,动力电池+储能+AI能够重塑能源、移动能源新未来。朱共山还表示,宜宾从链式发展到生态共建,从“一白一黑”到“一蓝一黑”,从动力电池到“4+4+4”现代化产业体系,其“现象级IP”已成为眺望未来的一扇窗口。
赛力斯(601127.SH)创始人张兴海表示,智能增程电动汽车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实践,将盘活传统汽车动力存量资产,发挥新能源增量技术的优势。
动力电池大会期间,新型能源结构推动对储能的需求,以及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进程,也是行业关注的重要领域。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提出,应加强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混合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应用;完善政策与市场机制,进一步提升储能电站应用水平,建立合理的新型储能投资回报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多元价值;强化新型储能系统全链条安全防护,持续提升储能的本质安全水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吴志新认为,目前全固态电池距离量产和商业化仍有一定距离,可能需要到2032至2033年产品才能进入商业化阶段,而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周期大致为5—7年。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提出,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示范装车在2027年预计可以实现,但大规模具备商业化的条件,整个产业链要达到规模的效应,制造要找到更低成本的制造工艺,确实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估计最早也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大规模商业化。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承浩表示,行业关注下一代电池,并不应该完全聚焦在全固态电池上,目前长安在液态电池改良,全固态电池、硫化物和聚氧复合等多条技术路线上都在探索。
经济观察报
2025-11-13
经济观察报
2025-11-13
经济观察报
2025-11-13
经济观察报
2025-11-13
经济观察报
2025-11-13
经济观察报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