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11-08 21:21:22
(原标题:慷慨分红难留住老股东?拉卡拉赴港IPO,创始人兄弟减持套现超4亿)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邢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近日,A股“支付第一股”的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卡拉)赴港上市迎来关键节点。
10月31日,拉卡拉在港交所发布最新的整体协调人委任公告,除了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外,进一步委任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及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
此前在10月17日,拉卡拉向港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港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若此次港股上市成功,这家在支付赛道深耕已有20年的企业,将实现“A+H”股上市格局。
根据招股书所示,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牌照布局及扩张海外市场、增强技术能力以形成全球化的全流程产品体系、未来五年战略投资及收购,以及运营资金等。
然而,这场关乎战略升级的资本大动作背后,拉卡拉业绩承压、营收净利双降,大股东接连减持……重重挑战之下,拉卡拉赴港上市之旅备受市场关注。
1、A股上市6年后闯港股,业绩却承压
拉卡拉是国内首批获批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作为国内支付行业的先行者,其成长轨迹与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脉络深度交织。
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创始人为国内商业界知名人士孙陶然。
公开资料显示,孙陶然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现光华管理学院)。大学毕业后,孙陶然被分配到民政部下属四达集团工作,历任广告部副经理、四达广告公司总经理、四达集团副总裁等职务。
1996年,孙陶然联合创办了蓝色光标公关顾问公司,并在1998年联合创办了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他同时也是考拉基金、昆仑学堂等多个知名企业的创始人。
2005年,孙陶然创立拉卡拉,一年后公司开发出中国首个EBPP电子账单支付系统,开创“线上购物、刷卡支付”新模式,在北京、上海的快客便利店等场景铺设便民支付终端。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拉开了国内支付行业“持证经营”的序幕。
2011年,拉卡拉顺利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审核,成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
2019年是拉卡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年,当年4月拉卡拉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首家数字支付领域上市企业,被业内称为A股“支付第一股”。
从业绩来看,在上市初期,拉卡拉业绩稳定增长。
从2020年到2021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55.62亿元、66.18亿元,同比增长13.53%、18.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亿元、10.83亿元,同比增长18.50%、10.09%
但在2022年,拉卡拉业绩急转直下。当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3.94亿元,同比下滑18.50%;归母净利润亏损14.37亿元,同比下滑232.74%。
在经历2023年的短暂回暖后,2024年拉卡拉业绩再次下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62亿元、3.51亿元,同比下滑2.98%、23.19%。
进入2025年,拉卡拉依旧被业绩下滑的阴霾所笼罩。
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拉卡拉业绩延续下滑态势。受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影响,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47亿元,同比下降11.1%,实现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大降45.33%。
2、高分红难留老股东:联想减持、创始人兄弟“清仓”
对于当下的拉卡拉而言,赴港上市可拓宽融资渠道,无疑是缓解业绩压力的一剂良方。
今年6月16日,拉卡拉对外披露赴港上市筹划事宜。消息一出,拉卡拉股价迎来多日上涨,并在6月26日盘中一度冲高至35.77元/股。
但与资本市场的应声上扬不同,拉卡拉的两大老股东却接连减持。
日前,拉卡拉发布公告显示,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完成3%的减持比例,第三大股东孙浩然清仓离场。
拉卡拉9月30日公告显示,7月23日至9月26日,股东联想控股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该公司股份7,880,654股,减持比例为1.00%;减持均价为27.88元/股。7月24日至9月25日,联想控股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5,761,500股,减持比例为2.00%,减持均价为20.63元/股。
(图 / 拉卡拉公告)
本次权益变动后,联想控股持股比例由26.54%下降至23.54%。以减持均价计算,联想控股套现超5.45亿元。
除联想控股之外,在9月初,拉卡拉公告称第三大股东孙浩然减持计划也已实施完毕。
6月12日至7月2日,该公司股东孙浩然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7,880,800股,减持比例为1.00%,减持均价为28.7元/股;6月30日至8月29日,孙浩然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11,390,052股,减持比例为1.45%,减持均价为23.4元/股。
(图 / 拉卡拉公告)
拉卡拉在此前的公告中提到,孙浩然本次减持系因个人资金需求,其持有的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及后续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所得。
需要注意的是,孙浩然不仅是公司第三大股东,与拉卡拉创始人、董事长孙陶然还是兄弟关系,二人为一致行动人。此次减持后,孙浩然将不再持有拉卡拉的股份,彻底退出拉卡拉股东之列。
即便按照减持价格区间最低价计算,孙浩然仍套现4.27亿元。
事实上,自2019年上市以来,拉卡拉一直采用“高分红”姿态回馈股东。
Wind数据显示,拉卡拉2019年、2020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9月,分别分红8亿元、7.8亿元、4亿元、4.78亿元及1.58亿元。
(图 / wind)
从股利支付率(即现金分红与净利润比例)来看,拉卡拉的分红力度堪称慷慨。
2019年也即上市后第一年,拉卡拉就分红超8亿元,几乎相当于该公司当年全部的归母净利润,股利支付率高达99.22%。
2023年、2024年拉卡拉在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前提下,仍然启动大额分红方案,年股利支付率高达87.40%和136.00%。
诚然,稳定的高分红是企业财务健康的“加分项”,既能擦亮市场形象,也能为投资者带来实在回报。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过高的分红比例可能透支企业未来发展的“弹药”。
在业绩承压、亟需资金开拓新业务的当下,依旧采用高分红策略可能会影响未来业务发展。
即将赴港上市之际,拉卡拉两大股东却启动大手笔减持,这将会给拉卡拉带来哪些影响?高分红策略是否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匹配?「子弹财经」就此致函拉卡拉方面,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3、瞄定跨境支付,赴港上市背后的增长焦虑
拉卡拉招股书显示,数字支付服务及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是拉卡拉的两大主营业务。
数字支付服务是其核心服业务,该业务主要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商户提供交易结算服务。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数字支付服务营收分别为45.81亿元、51.80亿元、51.65亿元,占比分别为85.5%、87.4%、89.8%,近乎支撑起公司九成营收。
(图 / 拉卡拉港股招股书)
不过,数字支付服务的盈利能力却略显疲软。招股书显示,这一业务的毛利率偏低,2022年-2024年,数字支付服务毛利率为20.2%、26.3%、27.2%。
(图 / 拉卡拉港股招股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商业解决方案业务,2022年-2024年毛利率高达63.7%、64.8%、89.4%。
该项业务借助在数字支付服务领域积累的客户群及研发能力等,向客户提供数字商业解决方案:包括端到端业务数字解决方案、金融机构数字商业解决方案。
可惜的是,高毛利的数字商业解决方案,始终未能成长为拉卡拉的核心业务。
2022年-2024年,数字商业解决方案营收分别为2.85亿元、2.77亿元及2.4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持续走低,仅为5.3%、4.7%及4.2%,难以扛起业绩增长的大旗。
2025年上半年,拉卡拉这两大业务均延续2024年的下滑态势。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拉卡拉数字支付业务实现收入23.63亿元,同比下降10.3%,主要系受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影响。
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收入1.31亿元,同比下降9%,主要受公司主动收缩供应链金融业务下降影响。
在招股书中的风险提示中,拉卡拉道出了行业痛点,数字支付服务行业与数字商业解决方案行业具有快速且持续变动的特性。
尤其是数字支付行业的竞争预计将加剧,其经营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倘无法在竞争中胜出,可能会对业务、财务表现及经营业绩造成严重损害。
传统业务增长触顶,寻找新的增长引擎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拉卡拉将目光投向了跨境支付这片“蓝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已达约人民币7.5万亿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0.8%,公司为全球的中国企业搭建全球服务网络,将强劲支撑未来增长。
广阔的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想象空间。受益于此,拉卡拉跨境数字支付服务总支付额从2022年的208亿元增至2024年的4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3.8%,增速亮眼。
拉卡拉在6月的公告中明确,赴港上市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加速国际化战略,推动数字货币在跨境场景的应用”。
招股书进一步披露,公司未来将重点深耕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三大市场,针对当地监管要求、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定制化推出数字支付产品与服务,试图在海外市场开辟新战场。
不过,从当前经营情况来,拉卡拉的国际化战略仍有诸多困局待解。
从营收占比来看,跨境支付业务尚未形成气候。
招股书显示,拉卡拉主营的数字支付服务中,跨境数字支付服务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0.5%、0.9%、1.1%,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1.6%,虽然占比在逐渐提升,但相比境内支付服务,仍占比极少。
(图 / 拉卡拉港股招股书)
现金流层面,拉卡拉经营端的压力也较为直观。
拉卡拉的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拉卡拉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4亿元,同比减少79.17%;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11亿元、融资现金流净额-0.76亿元,虽然这两项现金流表现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但仍然无法抵消经营现金流的大幅下降。
(图 / 拉卡拉港股招股书)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海外扩张之路也将面临更多挑战。
拉卡拉在招股书中坦言,全球业务的复杂性及海外扩张,也将对其经营带来挑战。如潜在的进出口管制、制裁、贸易限制;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国际人才的招聘及挽留等等。
随着业务向更多海外市场延伸,这些风险或将进一步放大,成为制约国际化战略的“拦路虎”。
综合来看,对于拉卡拉而言,赴港上市既是基于缓解当前业绩与资金压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布局跨境支付、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尝试。
但短期业绩下滑的惯性、核心业务的增长瓶颈、股东减持带来的市场信心波动,以及海外扩张中的监管、竞争与人才挑战等等,都将成为其上市路上的重要考验。
未来,拉卡拉能否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突破业务发展的现有桎梏,实现“A+H”格局下的稳健发展?对此,「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来自:拉卡拉官方微信公众号。
子弹财经
2025-1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智通财经
2025-11-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