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盖世汽车
2025-11-06 14:29:06
(原标题:从L2到L4,小鹏怎么做Robotaxi?)
小鹏真是“面面俱到”。
11月5日的小鹏科技日,不再仅仅是一场关于家用车智能化的常规更新,而是吹响了向下一代移动出行服务总攻的号角。
小鹏汽车宣布将在2026年正式推出三款Robotaxi车型,同时将启动Robotaxi试运营。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披露的技术路径:摒弃行业一度奉为圭臬的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以高达3000TOPS的澎湃算力,押注纯视觉方案,意图用更“轻”的模式,撬动全球复杂的出行市场。
挣脱“拐杖”,拥抱不确定性
当行业内卷于“激光雷达数量”和“高精地图鲜度”之时,小鹏Robotaxi选择了一条看似回归本质,实则更为激进的纯视觉道路。这并非技术上的妥协,而是一场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抉择,其背后蕴含着对成本、规模与泛化能力的深刻洞察。
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曾被视为高阶自动驾驶的两大“安全拐杖”。前者提供了精准的3D感知,后者则提供了厘米级的先验信息。然而,这两根“拐杖”也成为了规模化商业应用的“枷锁”。
激光雷达高昂的成本直接拉高了整车造价,不利于Robotaxi车队的大规模部署;而高精地图的绘制、更新与维护成本巨大,尤其在全球范围内,其覆盖广度与更新速度永远无法追上道路的实时变化,这极大地限制了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营区域。
小鹏的纯视觉方案,要求系统必须具备极强的实时感知、认知决策与预测能力。为此,小鹏拿出了“3000TOPS算力+4颗图灵AI芯片”的硬件组合,其意义在于为庞大的视觉感知模型提供近乎无限的“算力燃料”,使其能够瞬间处理海量的图像信息,完成从物体识别、场景理解到行为预测的一系列复杂计算,从而替代激光雷达的测距功能和高精地图的定位功能。
选择纯视觉,本质上是选择完全押注于数据驱动和人工智能。小鹏在过去数年通过旗下车型积累了海量的真实道路驾驶数据,这正是其敢于“扔掉拐杖”的底气。纯视觉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的先进性与数据的闭环能力。车辆在运行中遇到的每一个“Corner Case”(极端案例),都能通过数据回流,反哺和训练中央AI模型,使其变得越来越“聪明”,形成越用越强的“数据飞轮”效应。
这种路径一旦跑通,将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泛化能力。这为小鹏与高德“共同面向全球提供Robotaxi服务”的蓝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石。它不再需要为每一个新城市绘制昂贵且滞后的高精地图,实现了真正的“轻装上阵”与快速复制。
小鹏“智能”标签的一次升级
技术路径的选择决定了产品的形态,而商业模式的构建则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小鹏此次发布会的另一大亮点,在于明确了其Robotaxi的落地姿态:并非单打独斗,而是携手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选择高德地图作为生态合作伙伴,是一次优势互补的精准匹配。小鹏的核心能力在于“造车”和“自动驾驶技术”,而高德的优势在于“生态入口”和“出行服务”。高德地图作为地图导航和聚合打车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成熟的调度系统。这意味着,小鹏Robotaxi从诞生之初,就拥有了一个现成的、流量巨大的运营平台。
这种合作模式,让小鹏可以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车辆制造与自动驾驶算法的迭代,而将复杂的订单管理、车辆调度、用户服务和支付结算等运营重担,部分交由高德这样的专业平台处理。这极大地降低了小鹏自身搭建出行网络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能够使其Robotaxi服务在推出后迅速触达用户,实现“车”与“客”的高效连接,快速跑通商业模式。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微博视频截图
最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最引以为傲的标签便是“智能”。然而,当前各家车企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正迅速趋同,技术差距在不断缩小。小鹏要维持并扩大其技术领先优势,必须向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发起冲击。
Robotaxi项目,正是其L4技术的终极试验场。开放道路的复杂工况、海量的Corner Case,是任何模拟测试和封闭场地都无法替代的。通过Robotaxi的常态化运营,小鹏能够收集到规模最大、维度最丰富的真实世界数据,这些数据将反哺其全栈自研的算法模型。
这不仅能让其Robotaxi技术更快成熟,更能直接促进其量产车L2、L3级智能驾驶能力的迭代升级。可以说,Robotaxi是小鹏技术护城河的一次“压力测试”和“强化工程”,是其保持智能驾驶头部地位的必然选择。
快科技
2025-11-06
快科技
2025-11-06
快科技
2025-11-06
汽车之家
2025-11-06
快科技
2025-11-06
快科技
2025-11-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6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