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中信银行三季报:规模逼近10万亿,净利润增长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1 19:30:25

(原标题:中信银行三季报:规模逼近10万亿,净利润增长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10月30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整体来看,在报告期内该行资产规模逼近10万亿量级,净利润实现同比3%的正增长,但营收端受行业环境影响呈现下滑,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科技金融与财富管理成为主要增长抓手。

规模逼近10万亿量级,净利润增长3%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达989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83%,距离10万亿规模缺口约一千亿元,为国内股份制银行中少数接近该量级的机构。报告期内,该行负债总额为90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9%,资产增速略高于负债增速0.04 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3.02%;但同期营业收入 1566亿元,同比下降3.46%,盈利增长与营收下滑形成反差。

受行业性利率下行、资产端定价压力加大影响,该行利息净收入1077亿元,同比下降2.06%;截至三季度末,净息差为1.6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与银行业整体息差收窄趋势一致。从环比维度看,三季度净息差较二季度提升0.02个百分点,呈现“同比降、环比升”的边际变化。

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非利息净收入489亿元,同比下降6.40%,但核心中间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 5.75%,达256.88亿元,成为营收结构中的“正向变量”。细分来看,手续费收入增长主要依赖财富管理业务拉动:报告期内财富管理业务中收同比增长13.59%,显著高于整体手续费收入增速。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6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4亿元;但不良贷款率维持 1.16%,与上年末持平。从数据关联看,不良余额增长主要源于贷款规模自然扩张,并非整体资产质量的恶化。

风险抵补能力方面,该行拨备覆盖率204.16%,较上年末下降5.27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 2.36%,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尽管两项指标均有小幅下滑,但204.16%的拨备覆盖率仍高于200%的行业安全线,意味着每1元不良贷款对应2.04元拨备资金,足以覆盖潜在信用风险。

科技金融与财富管理成主要增长抓手

在业务数据上,2025年前三季度,科技金融与财富管理成该行的主要增长抓手。

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5930.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2.02亿元,贷款规模持续扩容;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开户数10272户,较上年末增加632户,客群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科技型企业客群中建立了一定基础。

据介绍,该行围绕科技金融推进三方面举措:一是联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产业龙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是迭代“积分卡”审批模型,推出大湾区定制化产品及“中试研保贷”“科创选择权贷款”;三是建设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加快 AIC 业务布局,完善“股贷债保”联动机制。

财富管理是该行零售业务核心方向,报告期内重点推进“投研驱动+资产配置”体系建设,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期末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5.26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12%,AUM 年增量创近三年新高;私行业务依托集约化经营,客户数保持较快增长。更关键的是,财富管理业务中收同比增长13.59%,拉动手续费收入增长,成为中间业务增长的核心点。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