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1 19:43:53
(原标题:美联储“摸黑”决策,就业疲软与通胀阴影继续笼罩美国经济)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撰稿 王应贵
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美联储利率决策机构)降息25个基点,但金融市场反应冷淡。本周,降息和人工智能投资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热门主题,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周四收盘微跌0.23%,标准普尔500指数跌68.24点,即0.99%,纳斯达克指数跌377.33点,即1.57%。
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投资颇有负面情绪。META和微软将继续加大人工智能投资,引起了市场强烈不满,两只股票分别跌11.33%、2.92%,英伟达跌2%。债券市场,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以4.104%报收,即涨1.13%,三十年国债收益率以4.660%报收,即涨1.32%;美元指数以99.348报收,涨0.33%。
金融市场投资者很清楚目前的困局,降息消息宣布后债券市场利率反而全线上扬:三个月短期利率收于3.849%,即涨0.94%;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3.675%、3.586%、3.699%、4.058%、4.58%、4.599%,涨幅分别为1.83%、2.63%、2.38%、1.88%、1.26%、1.14%。
当前美国政府持续停摆,许多重要数据(如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就业市场报告、美联储决策所偏爱的PEC等)不得不延迟公布,导致美联储在“黑暗中”摸索。美国联邦政府总负债已达到38.05万亿美元, 8月25日以来至今就增加了7800亿美元,而去年财政年度(每年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关税总收入为2200亿美元,关税政策对政府的财政负担而言可谓杯水车薪。美联储降息的目的就是风险管理策略,让家庭和企业有较大的喘息空间。
降息减轻不了政府发债成本,同时也缓解不了家庭和企业的债务压力。据报道,美国个人贷款的信用评级的依据是FICO(Fair Isaac Corporation)给出的得分,全美平均得分下降2分,为2009年以来下滑最大的一次;30年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升至6.33%。美国汽车贷款、个人信贷和信用卡违约率居高不下。
美国经济问题主要有三:就业市场疲软,通胀压力存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而货币政策也有三大任务:就业最大化,物价稳定,长期利率适度。
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任何有关就业市场解读的猜测成分更多一些,鲍威尔的回答难以令人信服。在整个记者见面会上,就业市场疲软成为高频词。鲍威尔认为,移民政策收紧导致劳动力供应下降,企业用工不足又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在供需均出现下降的情况下需求侧问题更为严重,就业市场持续疲软。鲍威尔把当前的就业市场状况概括为低减员低招新(slow firing slow hiring)。
企业对劳工部问卷反馈延迟导致数据失真,需要根据补上的数据进行修正。新增就业岗位主要出现在新设立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生存时间一般较短,就业市场数据自然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除了就业市场疲弱,美联储也在经受历史上从未遇到的严重挑战,其独立性成为外界高度关心的问题。美联储独立性是高质量决策的重要保障,同时维系着美元的国际信誉。自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来,历任美国总统对美联储主席均给以足够的尊重,此次换届可以让市场更清楚了解到美联储独立性在本届美国政府中是否可保。
特朗普在考虑的美联储主席人选不下于10个人,选拔主席的第一标准是忠诚还是能力?此前,特朗普把米兰塞入美联储理事会,其意图昭然若揭。如鲍威尔所言,美联储是基于经济数据和共识机制决策,谁能说服理事会投票官员谁就有影响力。但米兰在两次会议上均显得影单形只,两次主张的降息50个基点直接遭到其他与决策者的忽视。
与就业市场状况恶化相比,通货膨胀问题似乎退居其次,但也是个棘手问题。自2015年以来,美联储都豪言两年内通货膨胀会降至2%的政策目标,但这一目标从未达到,或者说“不可完成的使命”。包括鲍威尔在内的美联储官员自己都不相信,也不在乎是否可信。
通货膨胀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然而,美联储决策官员们认为,新关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是一次性的,不会构成长期通胀问题。鲍威尔“巧妙地”把移民政策与就业市场联系起来。他认为,目前进口商“扛下”了关税,以后会向消费者转嫁,今年和明年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由商品价格引起的通货膨胀情况并不多见。
据10月24日公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5月、6月、7月、8月、9月的总体通胀率分别为2.4%、2.7%、2.7%、2.9%、3.0%,趋势是向上的。9月,能源商品(汽油和燃油等)价格(年化)跌0.4%,服装跌0.1%,其它商品和服务均出现不同的涨幅。具体而言,9月,奶制品、供电、二手车、汽车保险价格下跌幅度较大,药品和就医价格略有下降,其它商品和服务均上涨。就环比而言,除能源外,食品、除食品和能源外的其他商品、服务均出现一定跌幅。
关税政策尚在谈判或落实之中,后续效应很难预测。投资者显然没有得到他们所期待的东西。在AI投资热带动下,美国股票估值偏高,低利率会继续刺激估值,一旦泡沫破灭,其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这正是美联储给降息预期降温的原因。从美国期权市场看,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已超过机构投资者,市场可能有点越来越非理性。降息与否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包括就业市场、通货膨胀、政府负债等。由于目前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并不能单靠美联储货币政策来解决,必须多管齐下。但眼下最急迫的事情是结束政府停摆,否则问题会变得更加糟糕。
近期看,美国金融股市场依然关心就业市场变化以及关税政策下的物价上涨压力,经济增长数据较为滞后,时效性不强。从黄金和加密货币市场看,投资者开始落袋为安,导致市场呈现较大波动;降息预期弱化后,股票市场的热点在悄然转移,AI投资热可能会降温,股票市场出现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大,目前或是获利回吐的机会;债券市场利率变化可能影响整个市场,如果十年期国债收益继续上扬至4.50%,市场将迎来真正的考验。
观点
2025-10-31
观点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潮汐商业评论
2025-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