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7 08:52:06
(原标题:成熟制程太卷了,联电要求降价)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 源: 内容来自工商时报。
成熟制程晶圆代工报价谈判进入关键期,联电与世界先进针对2026年与客户代工价格协议交涉时,内外压力骤升。市场传出,联电开第一枪,已正式要求上游供应链自2026年起至少提出15%的降价方案,借此提前因应成本上升与报价松动的双重风险。法人解读,联电意在「先向上游争取空间、再与下游客户谈守价」,借此稳住平均销售单价(ASP)与现金流。
法人指出,这波15%的降本要求,将涵盖化学品、特用气体、载板材料、耗材与维保服务等供应环节。已有材料厂考虑透过「分阶段让利」方式,换取两至三年长约与最低采购量,显示压力已沿供应链扩散。
据指出,IC设计客户在成熟制程方面,普遍对2026年景气采保守预期,倾向保留报价弹性、避免长约束缚,导致代工厂议价被动、订单能见度下滑。联电此时主动向上游压价,亦显示对外部变局早作因应。
在全球竞争面上,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地区成熟制程产能持续开出,报价压力不减,吸引中低阶芯片订单转移,迫使台厂在价格、交期、良率与技术服务全面应战。台湾晶圆代工业者面临的竞争格局已与过往不同,报价策略与客户绑定力,将成为未来两年成败关键。
法人分析,联电将聚焦特殊制程强化差异化,同时以「小幅让利换长约」策略维持稼动率;世界先进则凭借车用、电源管理IC、MCU等应用稳定,加上高良率与在地服务优势,积极争取与台系设计公司共开发、共验证,提高黏着度。
供应链业者指出,这场2026年价格攻防战,将考验晶圆代工厂三大应对能力:一是如何在不侵蚀毛利的前提下守住价格底线;二是争取与客户签订涵盖二~三年、条款稳定的长期合约,换取订单可预测性与产能配置弹性;三是借提供设计支援、整合测试、协同开发等附加服务,深度关联核心客户,稳固竞争护城河。
展望后市,法人认为,成熟制程虽不若先进制程具话题性与技术领先优势,却仍是台湾晶圆代工业者营收与现金流的重要支撑。如何在竞争压力下兼顾价格稳定与客户关系维系,将成为联电、世界先进等业者在景气调整期的关键课题。
成熟制程代工降价压力
全球成熟制程战火再起。随着中国大陆与东南亚晶圆厂积极扩产,台湾两大成熟制程代工厂联电与世界先进在2026年报价谈判中不仅要面对客户议价压力,更得防守区域竞争者急起直追的挑战。法人分析,未来两年成熟节点(28纳米以上)产能将进入全球供给高峰期,价格竞争将转为常态化,台厂唯有藉由技术服务、制程可靠度及客户绑定力,才能守住市占与获利。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先前也指出,2024年大陆芯片制造商产能增长15%,达每月885万片约当12吋晶圆。预估2025年会到1,010万片约当12吋晶圆的规模,主要增加来源来自18座新建半导体晶圆厂投产,推动全球同年产能扩张6%。
研究机构Yole Group也直指,中国大陆将在2030年超越中国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聚落,整体产能规模将占全球高达30%。多家研调并判断,到2026年中国晶圆产能在成熟制程供给持续攀升,对台系成熟制程厂的「守价+长约」谈判构成长线压力。市场预期,2026年全球成熟制程产能年增率仍将维持强劲,供给压力势必升高。
供应链业者指出,成熟制程降价压力短期难解,但台厂仍具三大优势。一是制程稳定度与交期可控,中国大陆厂虽产能大,但仍受制于设备与材料进口限制;二是台厂在车用认证经验丰富,能提供长期供货与可靠度保障;三是台湾代工业者与IC设计、生产测试生态链紧密整合,可快速支援设计修正与小量试产需求,具备区域灵活优势。
展望2026年,法人认为成熟制程价格战将延续至少一年,但联电、世界先进若能成功透过「守价+长约」策略维持ASP与稼动率,加上特殊制程比重提升、AI逻辑与电源管理芯片渗透率增加,整体营运仍有撑。未来全球代工竞争将进入「量产规模」与「技术附加价值」并重的新阶段,台湾厂如何从传统制造走向技术服务与方案整合,将决定成熟制程下一轮的胜负。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207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证券之星网站
2025-10-27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7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7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7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7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