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转转引二手市场分道 双寡头格局成型

来源:子弹财经

2025-09-24 06:14:56

(原标题:转转引二手市场分道 双寡头格局成型)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语叔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2025年9月22日,转转集团CEO黄炜通过一封致用户的公开信,宣布了一个深刻影响公司未来的决定:转转将逐步关停自创立之初便存在的C2C“自由市场”业务,转而将凝心聚力,全面转向以平台深度介入为特征的C2B2C“官方验”业务模式。

这是一次业务上的“断舍离”,更标志着在中国二手电商赛道上,转转与闲鱼在近十年并行竞逐后,正式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转转毅然选择了一条更“重”更“深”的道路。它放弃了海量的长尾商品和纯粹的信息撮合模式,决心通过构建质检、回收、门店和服务体系,将自身从一个互联网信息平台,彻底转变为一家“新消费企业”。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对消费者诉求变化的深刻洞察。人们对二手商品的需求,正从充满不确定性的“淘货”惊喜,转向追求品质与保障的“购物”安心。

而在天平的另一端,是坚定向右转的闲鱼。它持续深耕“轻”而“广”的C2C社区生态,依托阿里巴巴庞大的流量和成熟的电商基础设施,已然成为一个拥有超5亿用户、月活1.6亿的“年轻人兴趣交易社区”。

对于这一战略抉择,转转集团CEO黄炜在公开信中表达了坚定的决心:

“选择只做「官方验二手」、选择用户长期需要我们的方向、选择自己最认可和擅长的方向,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扎下去,全力以赴的顶开阻碍、旋转着前进。我们纵有万般不舍,也当一往无前。”在中国二手循环经济这个即将突破3万亿规模的巨大赛道上,这场战略分野显得尤为深刻。

转转选择的这条“难而正确”的路,最终会给产业带来怎样的变革?

1、深耕“重”模式的转转,正在重塑信任交易

转转的“向左转”,是一场激进的自我迭代。

因为之前做二手交易的平台,绝大部分都是互联网思维,这种思维核心是“连接”与“规模”。追求的是尽可能多的用户和商品,通过网络效应构建壁垒。平台提供工具和规则,让用户自行完成交易,对交易结果不负直接责任。其商业模式多依赖于广告、流量变现或小比例的交易佣金。

但这种“自由市场”平台思维有其弊端。

黄炜在公开信中坦言:“「自由市场」是转转的开端,承载了初创团队的心血和第一批用户的信任;但同时,它也为网络诈骗、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我们很难找到妥当的方法改善交易双方的纠纷。”这番话道出了C2C模式难以根除的内生性困境。

因此,关停“自由市场”的决策,源于转转从“互联网平台”到“新消费企业”的身份认知转变。

所谓新消费企业思维,核心是“服务”与“履约”,追求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品质有保障、体验可预期的“产品与服务”。其商业模式直接来源于商品销售的差价或服务费,与用户满意度强相关。

黄炜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当下的转转正从互联网思路转变为新消费企业思路,核心是思考“我们能不能服务好消费者”。所以坦诚地关闭业务,全力做好一件事,便成了必然选择。

实际上,转转全力押注的C2B2C模式,也被称为“有服务的C2C”。其核心是平台不再仅仅是信息中介,而是亲自下场,成为交易链条中关键的“B”(Business)环节,承担起回收、质检、定价、售后等一系列重度服务,从而在根本上重构了二手交易的信任基础。

这一战略抉择,本质上是在“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之间做出的选择,二者在底层逻辑上存在根本差异。C2C模式下的“信息平台”,其治理方式更像“社会治理”,平台设定规则、进行仲裁,但由于交易多在线下或脱离平台监管,总会存在难以触及的“法外之地”。

而C2B2C模式下的“交易平台”,其治理方式则是“流程控制”,通过将货品纳入平台自有的质检、仓储、物流体系,实现了从回收到售卖的全链路闭环管理。正如黄炜所说:“交易平台的好处是,货品需要经过平台的质检,货款的交易是被押在平台的中间账户的,整个交易的信息可以有闭环。”

这种模式带来了价值的跃迁。它不再仅仅满足用户“淘到”闲置品的初级需求,而是跃升至满足用户在交易中“安全可靠”的高级需求。对于高价值、信息不对称严重的商品(如手机数码、奢侈品),消费者对“安全感”的支付意愿,往往远高于对“淘货乐趣”的追求。

这,正是转转毅然“向左”的底气所在。

2、行业痛点的“解药”:C2B2C模式的价值所在

在“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闲置物品高效流转,已具备深远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意义。

中国二手市场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官方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存量已超20亿部。仅在2023年,我国二手智能手机的交易额就已接近3000亿元。

这一方面源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消费大国,沉淀了海量的存量商品;另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的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是新款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成为一种流行心态,理性消费、绿色环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然而,繁荣之下,行业长期被三大顽疾所困扰:信任赤字、标准缺失和履约困难。

信任赤字是二手交易的原罪。商品信息不对称使“柠檬市场”效应显著,买家怕买到假货,卖家怕被恶意退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46%网民在二手电商平台购物遇到商品信息不透明问题,这种不信任感是抑制二手交易渗透率提升的最大心理障碍。

标准缺失是顽疾。二手商品具有“一物一况”的非标属性,比如怎样定义“九成新”、手机电池健康度不同损耗的价差、奢侈品手表轻微划痕对价值的影响等问题,因缺乏统一、权威的鉴定标准、估价模型和成色评判体系,交易存在模糊地带与争议空间。

并且,与成熟的新品电商相比,二手交易的履约链条脆弱且复杂。卖家面临如何方便寄出大件物品的问题,买家担心收到的商品与描述不一致,更关键的是,一旦出现问题,售后服务几乎空白。这种履约体验的巨大落差,让习惯于新品电商“宠溺”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实际上,从逻辑上看,转转所选择的C2B2C重模式,正是对这三大顽疾的一剂针对性“解药”。

首先,在信任问题上,C2B2C模式将“人信人”的脆弱机制,转化为“人信平台”的稳固机制。

在传统的C2C交易中,信任建立在买卖双方的个人沟通与判断之上,极易因信息差和个体诚信问题而破裂。而C2B2C模式中,平台的品牌信誉、庞大的质检团队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信任锚点。消费者不再需要费力甄别对面的卖家是否可靠,他们只需要选择是否信任转转这个商业实体。

其次,在标准问题上,C2B2C平台因掌握了“货”,从而掌握了标准定义权。

二手商品天然的非标属性,是行业发展的最大掣肘。目前,国家层面尚未针对二手电子产品出台统一的检测和评级标准。而C2B2C平台通过自建质检中心,能够率先制定出一套可执行、可量化的企业标准,并将其贯彻到每一件“官方验”商品中。例如,转转自研的手机质检标准包含多达367道工序,并将检测结果以清晰的等级(如99新、95新)和详尽的报告呈现给消费者,实现了非标品的相对标准化。

最后,在履约问题上,C2B2C平台通过重度投入,将服务网络前置,解决了交易效率和可控性的难题。

传统C2C交易的履约过程分散而低效,充满了不确定性。而C2B2C平台通过建立上门回收团队、线下门店和集中式仓储,极大地提升了交易体验。卖家可以享受工程师上门质检、当面付款的便捷服务;买家则能获得类似新品电商的专业打包、快速发货和可靠售后。这种重资产、垂直化、服务化的坚定选择,正是转转“向左”的核心内涵。

3、转转的护城河:七年深耕构建的服务壁垒

正确的战略选择只是起点,持续地执行和落地才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转转的C2B2C重模式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自2019年战略聚焦以来,历经多年持续投入和深耕的成果。这些投入最终沉淀为一套庞大而精密的“服务基础设施”,构成了难以被轻易复制的护城河。

一方面,转转在全国战略性地布局了深圳、成都、青岛三大智能质检中心,这些中心并非简单的仓库,而是配备了自动化流水线、自研检测设备和高度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工厂”。

超过2500名专业的质检工程师是这套体系的核心,他们对每一件入库商品进行细致检测,其结果最终汇集成一份“一机一验”的质检报告。这份报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商品的瑕疵、性能、成色等信息透明化,成功打破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将虚无缥缈的“信任”,物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工业流程。

这种重资产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

另一方面,一张覆盖全国的履约网络,解决了C2B2C模式中货源获取和服务触达的难题。截至2025年9月,转转在全国拥有近3000名上门回收工程师,服务覆盖超过1300个区县城市,实现了“面对面”的信任交付。

同时,超过1000家集零售与回收为一体的线下门店,将专业的二手服务带到了消费者的身边。位于北京的“超级转转”循环仓店,更是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拥有3万余SKU的多品类大店,被誉为二手界的“山姆会员店”,它以明亮、整洁、规范的购物环境,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二手店“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另外,转转的护城河在“重”的物理投入,同时也有“软”的标准建设。它在实践一种商业模式,同时还在致力于定义一个行业的规则。

作为行业头部玩家,转转积极主持和参与了各项标准的制定,截至2024年底,已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达30项。此外,它在业内率先引入并推广了7天无理由退货、一年质保、数据深度清除等多项服务,这些服务在今天已逐渐成为品质二手电商的标配。正如黄炜所言,即便最不完善的标准化,也优于无标准化的状态。这种“愚公移山”式的坚持,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而且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4、做“难而正确”的事,重模式跑通商业闭环

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其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商业盈利。长期以来,外界对转转的重模式不乏质疑,认为其成本高昂、盈利困难。然而,事实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据黄炜透露,转转集团已于2022年实现首次年度盈利,并且目前已连续多年实现规模化盈利。这一成就意义重大,它证明了C2B2C重模式在用户价值层面的成功,也验证了其在商业价值上的可行性。

平台通过提供质检、质保等高附加值服务,获得了合理的利润空间,而这部分利润又可以支撑其在服务和基础设施上的持续重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商业循环。这打破了“二手电商不赚钱”或“只能靠轻模式赚流量钱”的行业迷思,为产业探索出一条通过做重、做深服务来实现健康发展的可行路径。

最终,无论路径是“左”还是“右”,是“重”还是“轻”,二手经济的终局,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信任的重建与价值的再造。

未来能够真正赢得市场的,一定是那个能持续为用户创造核心价值,能将“二手”从一种备选的、妥协的消费,提升为一种主流的、体面的、可信赖的生活方式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转转和闲鱼正以各自的方式,共同推动着中国循环经济的巨轮,驶向一个更加规范、普惠和充满想象力的未来。

*文中题图来自:界面新闻图库。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