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9-22 17:47:00
(原标题:吴清: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吴清表示,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有利地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快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会上,吴清提到,“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同时,“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吴清表示,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吴清表示,过去五年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五年信心满满,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一个又一个的五年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创新,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的发展。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269家企业境外上市,中国资本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吴清表示,“引长钱、促长投”的改革效果加快显现。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资本市场含“科”量上升,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吴清表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资本市场含“科”量上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
吴清表示,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落实主责主业,坚持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把该管的管好,同时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塑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促进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吴清表示,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支持上市公司深耕主业、做精专业,强化董事、高管、控股股东等“关键少数”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股权文化,夯实市场“稳”和“活”的微观基础。
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作用,吸引更多源头活水
吴清表示,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源头活水,努力让更多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共享成长。
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
吴清表示,近年来,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都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制度包容性和市场运行效率。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完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共同打好“组合拳”应对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吴清表示,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落实“四早”要求,加强全方位监测预警,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逆周期调节,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同时强化与有关方面的协调联动,支持汇金公司、社保、保险、证券基金和上市公司等发挥内在稳定作用,共同打好“组合拳”,筑牢防波堤防浪堤,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
吴清表示,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坚持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严防“爆雷”,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关闭金交所、“伪金交所”成效明显,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上百家“伪金交所”已全部清理。
既“追首恶”又“惩帮凶”,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幅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震慑力,聚焦财务造假等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违法违规问题,既“追首恶”,又“惩帮凶”,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惩防体系,坚决破除造假“生态圈”。
过去五年外部输入性风险挑战风高浪急,资本市场作为各类风险交汇地和敏感带首当其冲
吴清表示,过去五年资本市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外部输入性风险挑战风高浪急,国内部分领域风险“水落石出”,资本市场作为各类风险交汇地和敏感带首当其冲。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吴清表示,证监会扎实开展两轮退市制度改革,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严格出清“害群之马”“空壳僵尸”,“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吴清表示,“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五年来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
吴清表示,我国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是资本市场的天然基因,开放是资本市场的鲜明标识。五年来,证监会落实“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系统谋划、统筹联动,推出了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改革开放举措。
五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
吴清表示,这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超过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
吴清表示,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中有升,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达到31.6%。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逐步走深走实
吴清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逐步走深走实。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证监会接续推出“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举措,在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畅通募投管退循环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优化完善。6月,在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改革举措,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技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
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吴清表示,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成功设立并高质量推进北交所建设,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稳步发展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股权市场。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设立广期所,更好促进绿色发展。
五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
吴清表示,“十四五”以来,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用好用足法律所赋予的手段,依法从严把“板子”打准打平,这五年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过了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
吴清表示,“十四五”期间,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
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吴清表示,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先后完善了股份减持、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推动出台了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欺诈发行责令回购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申报即担责、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等硬性监管要求,事前事中事后有序衔接的投保体系持续健全。近年来,特别代表人诉讼首单康美药业案赔偿投资者约24.6亿元,紫晶存储案、泽达易盛案分别赔付投资者10.9亿元和2.8亿元,一批标志性案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地,提升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质效。
校对:王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