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观察SZGC
2025-09-12 09:41:50
(原标题:渐进式路线筑基,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携手哈啰切入Robotaxi主航道)
9月11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地平线机器人与哈啰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Robotaxi运营需求,打造端到端的L4级自动驾驶核心系统,加速Robotaxi的城市部署与商业化落地。$地平线机器人-W(HK|09660)$
地平线与哈啰企业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哈啰Robotaxi业务依托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等投资方的强大赋能,不仅具备强劲的资金动力,还拥有庞大用户基础、成熟的运营经验和丰富的服务生态,可高效支持规模化商业应用。在此次活动上,哈啰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Hello Robot1)全球首发亮相,并公布计划在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量产,覆盖超10个城市、国际首城规模落地、达到万辆规模,2027年部署超5万辆正向定义面向全球的Robotaxi车型。
此次合作中,地平线提供的是覆盖L4级别自动驾驶的整套核心能力系统。这一系统由征程6P芯片、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域控制器平台等关键组件构成,具备高算力冗余、高集成效率和平台化适配能力,能在多个城市、车型、运营方之间实现快速部署与规模化扩展。与传统项目制集成不同,地平线正在将自身的技术优势提炼为系统能力,并构建出一种可以持续授权、支持商业复制的“智能驾驶技术基座”。正是这种平台化能力,使地平线不仅能服务某一个运营方,更具备了嵌入整个出行产业链的长期价值。
地平线选择了以L2为起点的“渐进式路线”——从L2辅助驾驶起步,通过真实场景数据迭代验证,持续完善安全与监管策略,依托海量场景数据和功能闭环逐步覆盖城区和长尾场景,以快速迭代与扩展能力赢得市场。相比之下,跨越式路线往往直接面向L4,虽然在实验环境中能够快速展示高阶能力,但受限于成本高企、ODD边界模糊、体验不稳定等问题,始终难以规模化落地。渐进式路线则不同,它以量产为基础,边落地边迭代,既能积累真实道路数据、降低试错成本,又能在监管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保持与政策环境的高度契合。这意味着,渐进式路径不仅是更稳妥的技术路线,也是在 Robotaxi 和 L4 商业化落地中更具确定性的规模化选择。
地平线的软硬协同能力、接口开放能力与生态适配能力,构成了构建平台基座的护城河。技术基座并非产品堆叠,而是一套可以跨周期稳定输出的系统能力,而这正是渐进式路线所带来的最大回报。地平线征程家族芯片已实现千万级别出货,覆盖低中高阶辅助驾驶车型百余款;配套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采用一段式架构,算法部署灵活,性能稳定;算力平台征程6P支持560TOPS高算力,并可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千TOPS级扩展,满足多传感器融合与大模型部署的需求。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机器人实现营收15.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这一增长主要由征程6系列芯片量产和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落地驱动。
根据瑞银预测,到2030年代中后期,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到1830亿美元,全国将有约4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地平线此次同哈啰合作的意义在于,将基于渐进式路线长期积累出的L4级能力推进真实场景验证,并逐步向可复制、可扩展的商业化平台转化。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会上表示:“未来五至十年全行业最终会走向全场景无人驾驶。”在运营节奏明确与技术路径清晰的双重支撑下,Robotaxi从概念红利进入现实落地期,地平线也凭借稳定、可交付、可扩展的技术基座角色,卡位于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节点。因此地平线在角色升级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估值逻辑发生结构性转变。过往,地平线的估值锚点主要落在产品出货量、技术领先性和OEM客户拓展上,模型以销售收入、利润率、增速为核心展开。而如今,随着其平台属性的确立,这一逻辑正向基础设施型技术底座跃迁。
从软硬件方案提供商,到技术基础设施平台构建者;从智驾量产平台,到Robotaxi城市部署技术底座。地平线的角色正在发生实质跃迁,而这场跃迁带来的,不只是产业话语权的改变,更是增长空间与估值模型的重构。
证券市场周刊
2025-09-12
格隆汇
2025-09-12
动脉网
2025-09-12
观察者网
2025-09-12
观察者网
2025-09-12
观察者网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