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8 17:10:45
(原标题:美联储前官员:全球货币政策多样化,中国经济格局影响全球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吴霜
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隆重举办。会议上,纽约联储前信用风险管理主管、蒙茅斯大学经济学及货币与银行学特聘教授理查德·罗伯茨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大会,并基于其在美联储系统多年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对美国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看法,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新型趋势的观察,以及对中国经济格局的判断。
对于美联储当前政策方向,理查德·罗伯茨认为,美国经济已出现放缓迹象,即便通胀依然顽固存在。美联储维持利率稳定,明确目标是压制通胀并将其恢复至2%的目标水平。然而,市场参与者近期愈发担忧经济放缓风险,美联储面临的降息压力不断增加,最快可能在9月底的下次会议上采取行动。从现在到那时,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即将公布的数据,尤其是美联储密切关注的8月底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
在他看来,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将维持利率不变,除非8月底的PCE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明显减弱。这种谨慎的做法反映了美联储在物价稳定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的承诺。
对于国际市场的新兴趋势,他表示,当今全球经济无疑呈现出不同增长模式和政策反应交织的复杂格局。
在货币政策方面,一些经济体,如日本以及东盟若干国家,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增长和吸引投资。相比之下,欧洲央行仍保持谨慎,在增长和通胀问题的双重担忧下维持利率不变。新兴市场则根据本币稳定性和通胀压力,在宽松与收紧之间采取不同策略。
理查德·罗伯茨强调,技术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以及清洁能源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这些进展提升了生产力并开辟了新的投资前沿。东盟经济体正越来越多地将这些技术融入其增长战略中,推动形成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格局。
对于贸易政策与全球投资环境,他认为,美中贸易关系依然是全球经济前景的核心因素。在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美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大量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有时甚至高于威胁中的100%,以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并鼓励制造业回流。
他表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这种不确定性正在推动供应链向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均为东盟成员国)以及印度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多元化布局。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协议推动经济现代化、扩大贸易伙伴关系,强化了区域联系。在美国,邻近外包激励和国内投资正在重塑制造业与贸易格局,并影响全球资本流动。
“中国不断演变的经济格局依然是全球投资者的核心考量之一。”他表示。他认为,中国在结构性改革、高科技制造、可再生能源及消费驱动增长方面提供了投资机会。其与区域贸易网络的融合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8-28
观点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