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8-14 20:09:27
(原标题:机构:7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共发生24起融资事件)
近日,高工人形机器人发布研报称,7月人形机器人融资市场表现抢眼,不仅融资事件数量显著增加,融资总额更实现大幅跃升,一改前两个月的下行态势。与此同时,京东一掷千金加码具身智能赛道,将大厂间的生态战火引燃至这一领域。
如海尔、滴滴、美团、联想、曹操出行、京东、商汤等国民度高的企业背后的基金机构纷纷在具身智能赛道露面。
据高工人形机器人不完全统计,7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共发生了24起融资事件,其中23起来自国内,1起来自海外,已披露的融资总额约为70.9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约137.02%。
从完成了融资的公司分类来看,7月,传感器公司的发展势头更加明朗,赛感科技、模量科技、蓝点触控、慧感智能、途见科技等5家公司共获得约2亿元的融资;小雨智造(大模型)、Genesis AI(大模型)、RoboScience(软硬一体智能模块与整机系统)等3家大模型公司则获得累计约11.56亿元人民币融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持续得到资本重视。
而本体公司依然跑在行业最前,融资金额达到5亿及以上的本体公司有6家,众擎机器人以10亿元领跑,剩余5家分别是星动纪元、云深处、星海图、千寻智能、它石智航。
高工人形机器人认为,当行业步入商业验证期,那些能快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明确市场价值的玩家,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这不仅是投资逻辑的进化,更是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驱动迈向商业驱动的重要拐点。
与此同时,本体公司的高歌猛进,对上游市场形成了显著的拉动效应。在核心零部件赛道,7月获得融资的传感器企业占比最高,分别是赛感科技、模量科技、蓝点触控、慧感智能、途见科技,5家共获得约2亿元的融资。8月初,京东率先跟进,领投触觉技术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
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决策和执行的基石,传感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高工人形机器人了解,部分本体公司认为,在人形机器人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市面上的大部分触觉传感器稳定性不足,易受温度、水汽影响,且成本高;六维力传感器受“末端感知延迟”影响,实际应用效果受限。
其在精度、可靠性、成本等方面的不足,恰恰意味着巨大的技术迭代和市场增长空间,也引导了资本加速向传感器公司聚集。
“资本加持下,传感器企业的技术突破将直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而相关零部件的性能提升和成本优化,又将进一步降低整机制造成本,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最终形成‘技术突破—资本投入—产业升级—市场扩张’的良性循环。这种全产业链共振的发展模式,远比单一环节的进步更具可持续性和规模效应。”高工人形机器人认为。
除了硬件获得资本的青睐,“具身大脑”在7月融资市场的表现同样不可忽视,Genesis AI和小雨智造这两家专注大模型公司则获得累计约10亿元人民币融资。
报告认为,7月投资热潮的积极影响将带来产业链传导效应,市场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机器人本体组装环节,更将自上而下带动包括核心传感器、精密传动、智能算法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