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千禾味业“清仓式”分红背后:伍超群运作腾挪,“内忧外患”下营收净利双降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13 18:47:39

(原标题:千禾味业“清仓式”分红背后:伍超群运作腾挪,“内忧外患”下营收净利双降)

近期,知名调味料生产企业千禾味业(603027.SH)分红比例高达99.94%的“清仓式分红”引发投资者关注。

公司7月30日实施的分配方案显示,千禾味业本次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5.13亿元。千禾味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14亿元,本次分红金额占到当年净利润的99.94%。在“清仓式分红”背后,千禾味业不仅业绩下滑,其产品今年遭遇的质量和安全争议更是延宕至今。

资本腾挪有术

千禾味业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73亿元,同比下降4.16%;实现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下降3.07%,出现了2020年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下滑,也是2016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

与此同时,千禾味业2024年末存货8.93亿元,同比增长19.22%;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39亿元,同比增长1.25%,公司期末货币资金14.66亿元,同比下降8.02%。在这种情况下,千禾味业抛出了史无前例的分红。

千禾味业2022年分红方案为“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4亿元,约为归母净利润的30.32%。千禾味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14亿元,本次分红金额占到当年净利润的99.94%。

千禾味业大比例分红最大的受益者是创始人伍超群及其家族成员。2025年3月末,伍超群、伍建勇、伍学明在千禾味业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0.67%、9.16%、0.79%,本次分红有一半以上被伍氏家族获得。

伍超群家族实控的千禾味业为何抛出如此罕见的分红计划,目前尚无法确认,但近年来伍超群围绕上市公司实施了持续的资本运作。

2023年6月,千禾味业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近8亿元,发行价格为12.83元,发行对象仅有一名,即为控股股东伍超群。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定增最从2022年2月开始筹划,当时千禾味业股价从高点已经跌掉50%,按照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将发行价定为15.59元每股。2020年8月,股价高点时伍超群曾成功减持套现2亿多元,时隔一年在股价低位抛出定增方案,一度引发投资者质疑。

至2023年6月底,千禾味业股价在19元左右,剔除分红后定增发行价为12.82元,这意味着伍超群买入即获得48%的浮盈。但此后股价波动,伍超群定增获得的股份也一度被套。

在此背景下,伍超群向金融机构进行质押融资,但此后千禾味业股价一直处在下跌通道,2024年9月最低跌到9.85元,伍超群分别在2024 年1月、9月进行了多次补充质押。也是从2023年年报起,千禾味业大幅提升分红比例,从原来的30%左右提升至96%以上,2024年股利支付率接近100%,这也许就与控股股东定增被套有关。

而今,千禾味业股价已回到12元附近,善于腾挪的伍超群下一步会作何动作,值得关注。

“内忧外患”业绩承压

创业近30年,伍超群打造了千禾味业,跻身调味品行业前三,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龙头。

今年3月19日,《消费者报道》发布的一份检测报告,报告显示,送检的13款标榜“零添加”的酱油中,有12款检出微量镉元素,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味业旗下“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镉含量为0.011mg/kg。镉及镉化合物在世卫组织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引发消费者对千禾产品的质疑。

此后,千禾味业发布相关情况以及与消费者的沟通说明。千禾味业称,经自查,公司0系列产品符合公司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中不存在违反零添加生产要求的情况,在生产过程中除生产所需的食品原料外未使用食品添加剂。在公司非0的其他产品检查中,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据证券时报,6月27日,在股东大会上,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坦言,在受到舆情的影响之后,对品牌肯定有伤害,对销量有影响。尤其是,从3月18日到3月28日接近10天的时间,千禾产品销售出现相对下滑的情况。“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我们什么时间能突破起来,坦诚的讲我们也不清楚,只是我们会竭尽全力。”

2024年,千禾味业营收结束高增长,同时,零添加红利短期似乎已经释放完毕。2025年3月,公司“千禾0”又遭遇了品牌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千禾能否增长?

在国内调味品市场上,酱油、食醋作为主要调味品各自面临众多竞争者,其中酱油市场有海天、李锦记、中炬高新(厨邦酱油)、千禾味业、欣和、珠江桥、加加等品牌,食醋行业则有更多品牌,如恒顺醋业、紫林醋业、水塔醋业、山西老陈醋、龙门米醋、李锦记、鲁花醋业等品牌。

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大数据信息中心与马上赢数据,2024年国内调味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同比下降-2.99%,尤其是酱油、醋等传统调味品品类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如松鲜鲜、禾然有机等一些专注于健康、特色调味品的新兴企业通过创新的产品理念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吸引了部分消费者的关注,扩产的千禾味业将面临持续的外部竞争和零和博弈。

近年来,零添加概念在食品行业中盛行,千禾味业凭借0添加的产品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更是稳坐零添加酱油市场的头部交椅。但一直以来,食品行业中关于“零添加”是否为营销噱头的争议一直存在。

行业人士分析,新兴品牌已不再拘泥于传统调味品赛道的竞争逻辑,而是以“品类跨界+精准营销”重构消费场景,推出高附加值的细分产品,以“功能化”标签切割市场,作为一家老牌调味企业,千禾味业将如何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待时间检验。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