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未名宏观|2025年6月进、出口点评——日内瓦会谈效果显现,中美贸易降幅明显收窄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7-23 17:14:42

(原标题:未名宏观|2025年6月进、出口点评——日内瓦会谈效果显现,中美贸易降幅明显收窄)

要点:

●对美出口降幅收窄,出口额增速小幅上行

●受基数效应影响,进口额增速小幅上行

●未来展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贸增速震荡前行

内容提要

2025年6月,按美元计价,中国进出口总额5356.0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出口总额3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8%;进口总额2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贸易顺差1147.1亿美元。日内瓦高层经贸会谈后,中美超高关税问题缓解,会谈效果逐渐显现,中美双边贸易降幅明显收窄。

出口方面,2025年6月,出口总额3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8%,较前月上涨1.0个百分点,本月对美国出口额降幅收窄明显,全部出口额增速小幅上涨。国别方面,尽管与前月相比,本月对美国出口额增速大幅上涨,但中美贸易仍然收缩明显;对东盟出口继续高速增长。具体出口商品方面,老三样继续下降,新三样继续增长,集成电路、汽车出口继续高速增长。

2025年6月,进口总额2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受基数效应影响,进口额增速由负转正,但整体依然低位前行。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依旧,对传统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叠加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使得6月进口额增速继续在底部徘徊。日内瓦会谈后,中美间超高关税问题得以缓解,中美间双边贸易额降幅均有收窄,6月中国从美国进口额同比下降15.5%,降幅较前月收窄2.6个百分点。

正 文

对美出口降幅收窄,出口额增速小幅上行

2025年6月,出口总额32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8%,较前月上涨1.0个百分点,本月对美国出口额降幅收窄明显,全部出口额增速小幅上涨。国别方面,尽管与前月相比,本月对美国出口额增速大幅上涨,但中美贸易仍然收缩明显;对东盟出口继续高速增长。具体出口商品方面,老三样继续下降,新三样继续增长,集成电路、汽车出口继续高速增长。

外部需求方面,在主要出口伙伴国中,6月美国、欧盟、日本制造业PMI均较前月有所上行,经济走势平稳,外部需求稳定。6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52.9,高于前月,位于荣枯线以上;日本制造业PMI为50.1,高于前月,是2022年10月以来首次位于荣枯线以上;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9.5,高于前月49.4,尽管依然位于荣枯线以下,但2025年以来欧盟的PMI均值明显高于2024年上半年均值。

从国别出口看,6月中国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6.13%、7.59%、16.82%,分别较前期上涨18.39、-4.43、1.97个百分点。本月对美国出口额增速上涨明显,4月以来,受美国政府高关税冲击,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大幅下降,随着日内瓦中美高层经贸会谈,中美间超高关税问题得以缓解,双边贸易大幅缩减的状况也有所缓解,6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6.13%,较前月上升18.39个百分点,对本月外贸出口额增速起到拉升作用;受基数效应影响,本月对欧盟出口额增速小幅下降;对东盟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从具体出口商品看,传统优势产业出口额继续下滑,高技术产业出口则相对继续上行。6月,箱包及类似容器、鞋靴出口额继续下降,分别同比增长-7.1%、-4.0%,其中鞋靴出口额已连续两年同比负增长。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940.23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9.67%,仍在中国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同比增长8.24%。其中,出口集成电路172.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较前月下降9.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780.62亿美元,同比增长6.91%,汽车(包括底盘)出口107.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08%。

受基数效应影响,进口额增速小幅上行

2025年6月,进口总额2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受基数效应影响,进口额增速由负转正,但整体依然低位前行。2024年6月进口额同比增长-2.4%,较2024年5月低4.5个百分点,对本月形成了低基数效应。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依旧,对传统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叠加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使得6月进口额增速继续在底部徘徊。日内瓦会谈后,中美间超高关税问题得以缓解,中美间双边贸易额降幅均有收窄,6月中国从美国进口额同比下降15.5%,降幅较前月收窄2.6个百分点。

从国别进口看,中国从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的进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5.52%、0.41%、10.86%、0.08%,分别较前月上涨2.6、0.45、11.7、5.35个百分点。本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额增速上涨明显,这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2024年6月中国自日本进口额同比增长-4.81%,较2024年5月下降了11.0个百分点,对本月形成了明显的低基数效应。

从具体商品进口看,大宗商品方面,1-6月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钢材的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0%、1.4%、-11.1%、-7.8%、-16.4%,与1-5月相比,煤及褐煤、天然气的进口量降幅收窄,原油进口增速由负转正。农产品方面,粮食进口累计同比下降25.4%,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

未来展望: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外贸增速震荡前行

出口方面:2025年外部环境或进一步复杂,风险与机遇并存,预计2025年出口增速或震荡前行。第一,欧美政权更迭增加了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全球环境复杂的当下,西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大选年加剧了贸易政策多变的风险;第二,特朗普政府行为激进,当选以来的一系列关税措施,抬高了全球关税壁垒,增加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第三,RCEP协议持续释放外贸红利,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未来与东亚贸易或将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

进口方面:预计2025年进口增速或将延续复苏态势。一方面,国内稳经济政策将持续发力,有助于拉动中国内需恢复逐步回暖,保障经济基本面企稳回升,进口增速有望逐渐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仍在底部运行,抑制钢铁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叠加全球贸易壁垒高筑,产业链被迫断裂,供货商更替,势必影响原有的国际贸易往来,利空中国进口。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2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