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通缩股市照样涨!原因在这里

来源:雪球

2025-07-16 09:28:19

(原标题:通缩股市照样涨!原因在这里)

每个月公布物价数据的时候,很多博主都会发表各种看空的声音。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认为物价跟股市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

他们认为,物价不起来,经济就处于通缩状态,股市就不会涨。

如果要反驳他们的观点,其实很容易,欧洲和日本过去十多年的物价增速都很低,但股市涨得却很好。

有些人可能会说,中国不一样。

真的不一样吗?

一、用PPI定买卖,结果怎样?

由于PPI已经连续30多个月处于负值阶段了。所以引来了很多的关注。

那么如果看着PPI炒股,会有什么结果呢?

假设你真的有天眼,知道PPI什么时候见底,什么时候见顶。

当PPI见底的时候,那你买入;当PP见顶时,你卖出;结果会怎样呢?

2006年5月PPI见底,沪深300是1251点,此时指数已经从底部反弹50%左右了。

2008年7月底PPI见顶,沪深300是2773点,此时指数已经跌了超过50%。

不过这次还好,能赚1倍。

2009年7月31日PPI见底,沪深300是3734点。不好意思,这意味着刚好买在山顶上。

2011年7月31日PPI见顶,沪深300是2912点,你会亏22%。

2015年8月底PPI见底,沪深300是3042点。不好意思,你会精准错过2013到2015年的大水牛行情。

2017年2月28日PPI见顶,沪深300是3452点。你只赚了13.5%。而且2017年还有一波30%左右的快速拉升,你完美踏空。

202年5月PPI见底,沪深300是3867点,此时指数已经从2019年的底部反弹32%了。

2021年10月底,PPI见顶,沪深300是4908点,你可以赚27%。

此时指数已经跌了17.2%。

怎么样,结果还满意吗?

请注意,每个月公布上个月物价数据时,往往是9日左右。所以当我们真实看到数据时,其实还要滞后几天。这会使得收益进一步减少。

本轮周期,PPI还没有见底,但股市已经涨了一大波了。

真等到见底时,不知道股市已经涨了多少了。

由于我们并不能预测PPI什么时候见底,所以很多人都是以PPI转正作为周期逆转的拐点。

真要等到PPI转正才买入的话,不好意思,你不但赚不到钱,还会亏钱。

比如上一轮周期中,沪深300见顶的时候,恰好是PPI转正的时候。买在山顶的滋味会怎样呢?

你看,当PPI转正了,大家终于不看空经济了,终于敢买入股票了。哈哈!!!欢迎他们来接盘。

二、为什么PPI无法指导投资?

第一,央行会提前行动

当经济下行到一定阶段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就会提前行动。

股市的涨跌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是资金。

谁掌管资金?

如果经济很长时间都低迷,那么央行就会持续不断的释放货币。

甚至日本央行直接下场买股。

而我们国家在去年,央行向汇金提供子弹,借汇金的手往股市注入流动性。

且不论经济怎么样,定向流入股市的资金多了,它涨还是不涨呢?

第二,其他政策会提前行动

除了货币政策,还有财政政策,促消费政策,稳增长政策等等。

尤其是财政政策很重要。

因为财政发力也意味着增加市场中的流动性,也是一种放水。

第三,PPI是滞后指标

我们知道,物价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在经济复苏的早期,通过政策刺激,需求逐渐回升,但供给方面则滞后。

为啥呢?

因为企业仓库里还堆着很多存货。供给依然很多。

而此时,还有很多企业倒闭或者经营困难,他们为了清库存就会打折出售。所以供给还是过剩的。

等到存货清理到一定水位时,企业才会开启主动补库存。

因此,PPI大都是滞后经济周期的。

第四,股市交易的是预期

股市从来都不会跟经济周期同步。

股市既可能提前,也可能滞后,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提前经济周期而动的。

而物价是滞后经济周期的。

这就使得股市和物价错位得更离谱。

股价是所有投资者交易出来的结果,精明的投资者往往都会提前行动。

真等到物价变好时,黄花菜都凉了。

第五,经济是一个慢变量

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很慢的,往往要以年为单位来观察。

而股市的反应则可以很迅速。

经常一个拉升在两三个月完成,一波拉升甚至可以有30%-50%的涨幅。

如果你用观察经济的节奏来观察股市,不好意思,大概率会完美踏空。

三、主流观点从来不能帮你赚钱

有不少读者都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主流观点都认为中国会走日本的老路,你为什么认为经济会复苏?

我也想反问一句:主流观点帮你赚到钱了吗?

过去最大的主流观点就是中国不一样,中国房价会一直涨。

在房价跌之前,没几个人还清醒。

即便主流观点是对的,但因为它是主流观点,也就意味着太多人知道了,所以也不会帮你赚钱。

在股市里,主流观点都是坑散户没商量的。

主流观点是银行弹性小,业绩增速慢,投资银行赚不到钱。

但银行的长期收益吊打大多数行业。

面对任何主流观点都要小心。

股市必定是一个少数人赚钱的地方,那么,你像大多数人那样去思考,必然是没有胜算的 。

关于物价跟股市的关系,还有一个很魔幻的洗脑式主流观点:通缩无牛市。

真实的情况是,通缩时期,既可能是牛市(甚至是大牛市),也可能是熊市。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