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7-11 22:58:09
(原标题:网信部门:处置违规账号3008个)
网信部门大力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
近期,一些网络账号以“XX报”“XX新闻”“XX文旅推荐官”“XX官方直播间”为名假冒仿冒新闻媒体、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虚假宣传、售卖假货,扰乱社会秩序。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处置一批假冒仿冒账号,督促重点平台加强账号审核、畅通举报渠道、深入自查自纠,累计处置违规账号3008个。
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动态新闻”“上海午报”等账号仿冒新闻媒体名称、标识,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扰乱网络传播秩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2.“安徽省教育考试招生院”等账号假冒教育招生部门官方名称,为涉考涉招培训、咨询业务违规引流,严重干扰招生考试秩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3.“日照文旅推荐官”等账号未获相关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授权,账号名称仿冒地方文旅官方认证账号,误导公众。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禁言、暂停营利权限、关闭等处置。
4.“邮政精选”等账号名称、头像、简介、背景图中含有“邮政”元素,未经授权利用“中国邮政”品牌和邮政机构的公信力、影响力、权威性引流带货,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网络生态。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禁言、暂停营利权限、关闭等处置。
下一步,网信部门将继续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督促严格落实《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等要求,持续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同时,网信部门将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据了解,在2024年,中央网信办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聚焦“自媒体”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整治的重点问题如下:
1.自导自演式造假。摆拍发布涉及国内外时事、社会民生等领域虚假事件信息,弄虚作假欺骗公众,扰乱公共秩序。拼凑剪接网络视频图片,篡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以假乱真欺骗公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引用旧闻旧事,未准确完整说明事件全貌,以旧为新欺骗公众,破坏网络生态。
2.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假冒热点事件当事人、亲属或者相关人员发布信息,博取网民关注。针对热点事件,以虚构、歪曲等方式炮制事件原因、细节、进展等,发布阴谋论等耸人听闻的信息。操纵矩阵账号散布违法和不良信息,制造虚假热点,浪费公共资源。
3.以偏概全设置话题。片面选取争议或负面词汇,炮制标题党、震惊体式话题,诱骗公众点击浏览。将极端个例概述为群体现象,以夸张的负面叙事渲染消极情绪。在话题设置上预设狭隘立场,散布偏激言论,挑动群体对立,破坏社会共识。
4.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编造苦情故事制造卖惨人设,打着助农、慈善等旗号,利用公众同情心理骗取关注,牟取利益。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借此吸粉引流。挑战公众认知底线制造审丑人设,以装疯卖傻、恶俗行为等进行自我丑化,博取关注。
5.滥发“新黄色新闻”。运用煽情化表达手法,配以抓人眼球的标题和封面,制作发布要素不全、真假难辨、质量低下、公共价值缺失的信息内容。
综合自:网信中国
责编:李丹
校对:姚远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券商中国
2025-07-11
券商中国
2025-07-11
券商中国
2025-07-11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