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吾财讯
2025-07-10 14:07:32
(原标题:【热门行业】银行股持续破顶 机构展望乐观)
金吾财讯 | 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市场上合意资产愈发稀缺,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具备高股息特征的银行股,银行股也因此持续上扬,走出了令人瞩目的行情。
(年初至今银行指数走势)
个股中,截至7月10日午间收盘,民生银行(600016)涨超5%,工商银行(601398)涨2.8%,宁波银行(002142)、华夏银行(600015)涨超2%,招商银行(600036)、中国银行(601988)涨超1%。
港股方面,郑州银行(06196)涨超6.8%,民生银行(01988)涨超4.3%,中信银行(00998)涨3.63%,重庆银行(01963)、中国光大银行(06818)涨超2%,农业银行(01288)、邮储银行(01658)、建设银行(00939)、工商银行(01398)涨幅均超1.5%。
业绩预告披露窗口期临近
银行业中期业绩预告集中披露的窗口期即将来临,一系列核心指标共同构筑起银行股高股息投资价值的坚实基础,成为市场聚焦的关键。
经营业绩的稳健性是高股息的根本支撑。近年来,受LPR下调、资产端重定价快于负债端等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收窄,给营收带来了不小压力。不过,今年降息的节奏和幅度有所放缓,资产端收益率下滑对净息差的负向影响有望边际减弱。
资产质量的稳定则是业绩可持续的压舱石。2025年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不良率处于稳定或改善区间。
综合多家券商观点,机构普遍认为一季度已触及上市银行营收低点,随着中报披露期临近,银行营收增速有望在利息净收入的带动下实现小幅边际回升,且各方对银行业的看好态度始终保持一致。
湘财证券表示,银行基本面稳健有利于增厚板块估值安全垫。在宽松财政政策以及各项融资安排支持下,银行信贷供给相对充足,有望维持信贷相对平稳增长。同时,政策稳息差态度积极,银行资产负债两端利率传导效率加强,后续随着存款成本持续下行,息差或逐渐趋稳,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地产与城投领域存量风险明显改善,随着稳经济政策持续推进,银行资产质量将进一步巩固。
中信证券表示,由于重估银行净资产的逻辑尚未充分、且险资等长线资金有助降低下行风险,预计银行板块3季度仍将延续稳步上行格局。盈利预期看,由于1季度的贷款重定价效应充分、且债市在2季度相对稳定,预计上市银行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速将企稳恢复。财务指标稳定背景下,短期品种优选兼具分红收益和估值空间的银行,中期品种优选可持续ROE水平高的银行。
华福证券对银行板块维持看多观点。从资金面角度,投资者对银行股仍有较强的配置需求,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从基本面角度,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在4%左右,仍然有下行空间。随着净息差行业性企稳、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该机构认为银行业ROE触底回升的预期也有望逐步兑现。该行对银行子板块的排序是:股份行>城商行=国有行>农商行。
稳定币影响值得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稳定币概念炒得火热,2025年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再次确认将香港打造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的目标,相较于2022年的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此次2.0版本不再满足于搭建制度“框架”,而是进入到“应用跃升”阶段。
随着稳定币使用规模的不断上升,且美国为有效处理其大量发行国债问题,将稳定币与美债相结合,而中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在香港试行稳定币,未来大概率会推进人民币相关的稳定币,这些都极大地打开了稳定币未来发展空间。稳定币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也逐步需要考量。
对传统银行而言,稳定币带来的影响呈现两面性。在跨境支付领域,稳定币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已对银行传统业务构成挑战。但机遇同样显著:若银行参与稳定币发行,既可能推动传统存款向稳定币转化以降低负债成本、扩大净息差,也能借助区块链技术减少合规支出。
在中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作为稳定核心的地位未变,稳定币的发展大概率将纳入银行主导的框架内。这种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有望推动银行体系向更高效、低成本的方向进化,最终提升整个银行板块的竞争力。
和讯财经
2025-07-10
子弹财经
2025-07-10
智通财经
2025-07-10
和讯财经
2025-07-10
和讯财经
2025-07-10
智通财经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