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7-10 22:59:33
(原标题:智元大手笔入主上纬新材:政策东风下的具身智能突围样本)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文华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具身智能赛道再添重磅消息。
7月8日晚,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85,以下简称“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以下简称“智元”)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权。
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预计最终持股比例将达到63.62%以上,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CEO邓泰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发生在国家密集出台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背景之下。加之打破了国内具身机器人企业鲜少涉足资本市场收购的惯例,智元此举被业内视为中国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从政策上看,智元收购上纬新材,是顺势而为;从产业上看,也折智元在技术积累、场景落地及商业拓展等方面全面领先的实力。
1、政策与行业双轮驱动,智元成为行业新样本
自2024年以来,我国新一轮科技与产业政策密集出台,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政策。随后,“并购六条”也明确指出要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主体。
与此同时,地方政策也加速跟进。7月9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支持独角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一系列动作释放出积极信号:国家已将具身智能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鼓励企业围绕该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探索。
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迎来了新一轮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收并购浪潮。与以往的“炒概念”不同,当前的产业收购更多聚焦于具备核心技术、可实现上下游协同的战略性资产整合。
智元对上纬新材的收购,正是这一政策窗口期下的重要动作。其意义不仅在于资本层面上的控制权转移,更在于通过收购实现产业链上游材料环节的布局,加速自身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全球化拓展。
在政策与行业双重驱动之下,智元此时发起的收购案,实质是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实践落地,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
2、这家初创企业底气何在?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延伸,具身智能产业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去年以来,多家企业的具身机器人开始频繁在各类展会上“炫技”,引发广泛关注。蛇年春晚上,人形机器人的舞蹈彻底引爆了舆论。
2025年4月,国家领导人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智元作为具身智能行业代表向领导人汇报具身智能发展应用情况,并现场展示了旗下产品智元灵犀X2、精灵G1、远征A2等机器人产品及相关场景算法。
外行看热闹,内行更关注商业落地的“门道”。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具身机器人只有真正走进生产、完成常态化作业,才是其成为“新质生产力”、具备更多商业价值的衡量标准。
就在收购公告发布的次日,智元联合安努智能在富临精工绵阳工厂开展了一场3小时直播,为行业打了个样:展示了其自研A2-W通用具身机器人常态化作业的真实表现。智元成为行业首个敢于直播工厂作业的企业。
直播中,智元A2-W成功完成了两班制、单班搬运800余个周转箱的任务,且做到了作业直播3小时0失误。展现了智元机器人能够在长时间、高强度、动态干扰环境下的稳定作业能力。
在3小时直播中,A2-W还展示了多模态感知与动态避障功能,可现场实时识别人员、周转箱及其他障碍物,自主规划路径、调整或暂停作业;在与人共享作业空间时,具备安全冗余机制,从而实现高效协作。这对于面临着招人难、用工贵、产线柔性化需求高等难点的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富临精工(股票代码:300432)总部位于四川绵阳,是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等业务快速增长,同时其智能机器人电关节及零部件业务也初具规模。
在智元机器人“进厂打工”后,其的表现令厂方看到了具身机器人改造工厂、提升效率的可能性。富临精工工程部主任邓扬表示:“A2-W机器人在抗干扰、纠错能力上远超传统自动化设备,尤其在面对非标准化操作时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并且它还可以帮助人类完成枯燥乏味、重复性强且对身体有伤害的工作。”
而智元具身机器人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在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的能力,也被行业视为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线、从技术验证走入商业化落地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子弹财经」看来,行业这一重要节点由智元创造,离不开其高水平的创始团队及其带来的技术、产品及生态布局。
先来看创始团队。公开资料显示,智元的创始团队由来自国内外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资深工程师及产业管理人才组成,具备深厚的核心技术背景和全面的产业管理经验。
在技术方面,智元拥有“本体+AI”全栈技术以及“一体三智”架构,以机器人本体为基,融合交互、作业、运动智能,通过软硬结合的技术构建通用具身机器人。在模型方面,今年3月,智元重磅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大模型(GO-1),开创性地提出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具有人类视频学习、小样本快速泛化、一脑多形、持续进化等突出优势。
此外,智元还建立了国内首个“数据采集工厂”,用以持续积累真实环境下的训练数据,并通过开源平台开放部分模型接口,吸引大量开发者加入生态建设。
在技术生态方面,智元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开发者计划、参与产业生态联合体,积极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在产品层面,智元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多种商用场景,是业界唯一全系列、全场景布局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其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产品售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下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此,智元在品牌塑造和场景应用落地方面频频出手,持续强化公众认知。
例如,在综艺《中餐厅》中,智元机器人“小玖”凭借亲和力十足的表现,引发了明星热议;同时,它还与百事中国携手发布品牌首个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并邀请时代偶像大卫·贝克汉姆参与见证;在各类展会上,智元机器人也频繁亮相,成为众人好奇、互动并赞不绝口的对象。
这些实力布局,让智元机器人快速“出圈”,同时也改变着公众认知:具身机器人不再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实验室产物,而是可以参与人类社会生活、支持互动、陪伴、工作的伙伴;在商用领域,更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3、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开启规模化
回到本次收购案本身。上纬新材主营业务为环保高性能树脂、风电叶片树脂及可回收树脂等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专注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正是机器人本体结构件、轻量化部件、高强度外壳等关键组件所需。
从这个角度看,智元通过资本手段获得上纬新材控制权,本质上是一次典型的“向上游延伸”的垂直整合策略。未来将有助于推动双方在智能制造、材料创新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2025年1月6日,智元量产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其中人形机器人731台,轮式机器人269台。外界普遍认为,在完成对上纬新材的收购后,智元将进一步加快产能扩张节奏,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迎来交付量的爆发式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资本与产业齐头并进的模式,有助于智元在全球范围内提前布局。一方面,借助上纬新材在海外市场的渠道资源,智元有望加速国际化步伐;另一方面,通过材料端的自主可控,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供应链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当下的智元机器人已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引领着具身机器人商用量产新时代的正式到来。
随着像智元这样的企业涌现,中国有望在全球具身智能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引领下一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
4、写在最后
当越来越多具身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走进工厂、走进日常生活,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机械臂,而是一个个承载着技术梦想、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新物种”。在此过程中,智元作为先行者,正为整个行业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大众证券报
2025-07-11
大众证券报
2025-07-11
和讯财经
2025-07-11
和讯财经
2025-07-11
智通财经
2025-07-11
和讯财经
2025-07-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