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2025-07-07 09:35:44
(原标题:淘宝闪购拿下60%增量市场:撬动阿里优势的最佳支点)
嘿嘿,电商市场越来越热闹了,大戏不断啊。
今早,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截至7月5日,日订单数超过8000万,这已经几乎追平了闪购上线之前的美团。
淘宝闪购的订单结构依然很健康,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另外,它的日活跃用户也超过了2亿。2亿啊朋友们,这远超美团的稳态DAU。
前天晚上,美团则宣布日订单数超过1亿。由双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一赛道的市场容量已经站上了每天2亿单的大关。
简单计算一下:阿里在过去2个月中,闪购相关的日订单增长了6000万,而全市场日新增订单是1亿单。淘宝闪购,单枪匹马就拿下了增量市场的约60%份额,绝对是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格局变化。
就在前天下午,美团突然仓促下场,加入外卖补贴大战,除了满减券外,更是祭出了0元购这种激进玩法,有点儿杀红眼的感觉。
这些都说明,淘宝闪购还是给美团带来了很大压力,也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阿里才是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真正劲敌,王兴坐不住了。
7月2日,阿里宣布未来1年投入500亿补贴持续加码淘宝闪购业务,当时我就评价说:这证明了淘宝闪购让阿里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不然不会继续投入,铁了心也要把低价优惠进行到底。他们肯定要算ROI的,算得过来账,才会下决心继续投入。吴泳铭、蒋凡都是非常精明的人,不要标签化理解补贴这件事。
太多人把补贴理解成无脑烧钱、砸钱亏损,这完全是不了解实际业务所导致的误解和偏见。
在拼多多发展早期阶段,也有大量这种声音,认为烧钱补贴永无止境,永远也不会盈利,很快就会倒闭。
结果呢,拼多多到现在还在搞大量的补贴,但却大把大把地赚钱,这说明了什么?
补贴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种新的营销、运营方式,甚至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长期可持续。
互联网行业诞生后发展出了两个看起来反常识但后来却大获成功的商业模式,一个是免费,另一个就是补贴。
免费很好理解,就是免费让你使用互联网产品,比如雅虎新浪的门户网站,谷歌百度的搜索引擎,Meta的社交网络,腾讯的QQ微信,字节跳动的抖音Tiktok等,都是免费让用户使用的,从来不直接收钱。
不收钱还能赚钱?互联网发展早期也有不少这种质疑和误解,但其实后来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广告和其它增值业务。免费+广告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巨头无一不是靠广告为核心商业模式。
以至于后来大家也就默认了这种商业模式,认为互联网公司只要有用户,就不愁赚钱。
再发展到后来,互联网行业又出现了一种比免费更进一步的商业模式,那就是补贴。免费是不向用户收费,而补贴则是倒贴钱给用户,这就更加反直觉和难以理解了,倒贴钱那还了得?那不是要血亏甚至破产嘛。尤其是对于资本市场重视眼前利益的业余投资者来说,这个问题让他们心神不宁。
但其实补贴早就被证明是成功的营销、运营模式,并成为一种常态化、长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最有名的补贴大战就是由拼多多发起、阿里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长期跟进的电商补贴,其中以百亿补贴最为出名。
其实,电商补贴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每年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或多或少搞一些促销活动,发各种优惠券和红包。
只不过此前没有哪家公司会把补贴当成常态化的营销、运营方式,以至于大部分人无法理解,原来长期补贴依然是可以赚钱的。
由于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更好,客单价和利润率更高,补贴规则更加复杂精细,有很多都是算法自动执行的,所以超出了很多人的理解范畴。
但事实胜过一切,电商补贴大战过去这么久了,各大电商平台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盈利状态,甚至利润节节攀升。这足以证明补贴是可以成为常规化的可持续营销、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
即时零售领域的补贴大战其实跟电商补贴没有本质区别,尤其是对于正在开疆拓土、高速增长的淘宝闪购来说,补贴是最佳的打开方式。
一方面,可以迅速把淘宝4亿DAU转化为闪购买家,打出规模效应。当日订单只有四千万的时候可能还不明显,但到了八千万的时候,规模效应会非常显著。比如研发、营销和管理成本都可以得到大幅摊薄,比如饿了么的即时配送网络也可以最大化合理安排配送路线,优化算法,实现配送效率的最大化,降低配送履约成本。
昨天我就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是经不起金钱考验的,别看他们平时怎么宣称自己是某某平台的忠实粉丝,其实只要真金白银给补贴,消费者的下单欲望一下子就能被激发出来,没有人跟钱有仇,是吧?
而且下单是最好的转化方式,只有当用户体验过一次完整的下单流程后,他们才会意识到原来淘宝闪购也可以点外卖送东西,也可以闪购各种商品,方便快捷准时,还有慢必赔、食无忧等各种理赔措施,服务体验拉满。一旦重复购买几次,就会形成长期品牌记忆,用难回了。
另一方面,淘宝这次500亿闪购补贴,不局限在用户端,还会对商家、骑手进行补贴和优惠,包括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政策,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真金白银给到供给端和配送端。
这说明淘宝闪购是在通盘考虑即时零售业务这个生意,没有简单机械化砸钱冲订单,而是从生态的角度来培育市场、扶持商家,降低他们参与进来的门槛和风险,以便吸引更多的商家快速入驻,极大地丰富供给,给用户提供足够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务选择空间,提升平台吸引力和用户粘性,形成正向循环,进一步扩大淘宝的供给优势。
这对商家来说其实蛮重要的,因为现在线下生意真的不好做,竞争激烈,如果再把成本转嫁给商家,压榨他们本就稀薄的利润,是非常短视的行为,注定扛不了多久,不利于生态的持续繁荣。同时,这也响应了当下国家和社会各界提出的反无效内卷的号召,有效促进消费复苏,利国利民。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我多次强调的,那就是淘宝闪购的崛起对整个淘宝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次战略机遇,它会让淘宝真正找到漂亮的第二增长曲线,远远甩开对手。
首先,淘宝闪购的订单基本上以吃喝和日用品为主,高频刚需,一天可以买几次那种,这就可以有效拉升淘宝的DAU和用户时长,这个指标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太重要了。
以前电商平台为了有效获取一个顾客,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而现在淘宝闪购的补贴可以仅仅通过几块钱的补贴就能带来高度活跃的刚需型顾客,这不比第三方巨额投流好太多了。阿里只需每年挪出来一部分营销获客费用给用户发放补贴券,就能精准捕获、转化这些高频刚需买家,长期吸引他们打开使用淘宝下单。自从5月以来,淘宝DAU已经环比大增近4000万,现在估计只多不少,我估计很快就会达到4.5亿甚至更多。
其次,当淘宝拥有了更多的日活跃用户涌入后,就可以通过有效精准的首页运营、优惠券、算法推荐等刺激他们交叉购买远场电商商品,由于这些商品的平均客单价高很多,淘宝电商业务的GMV和广告佣金收入增长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有信心,因为一个超级商场没有人来逛才是可怕的,只要人来了,就不愁让他们消费,别忘了淘宝可能是拥有国内最丰富的商家和SKU供给,万能的淘宝绝不是吹出来的。
我曾经多次分享过,从长期来看,中国也会像其他发达国家那样,转型为服务业主导经济的经济体,而线下的本地服务、即时零售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这个领域的线上渗透率还是很低的,尚处于早期阶段。
淘宝闪购的入局,短短几个月就把日订单总量从1亿左右提高到了2亿以上,如此迅猛的扩张,说明还有大量的人并没有体验、依赖即时零售服务。
淘宝闪购并不是人傻钱多,而是通过大额红包、免单卡、一口价等精细有效的补贴规则撬动市场、转化淘宝用户,起到了教育市场、培植健康生态的积极作用。未来1年500亿持续投入只会继续强化这个过程,提高线下服务业的线上渗透率和数字化经营效率,这对整个行业、所有玩家其实都是好事,也会为国内的消费增长注入长期动力。
这500亿投入,撬动的是一个数万亿甚至十万亿级别的超级大市场,带动营收的迅速增长。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假设淘宝闪购未来实现每天1亿订单,平均客单价40元左右(这已经远低于美团),那么这将带来约1.46万亿的GTV,这差不多是2024年美团外卖+闪购业务的总体量。我们再假设淘宝获得15%左右的take rate(含配送费广告费等),那么这就是2000多亿营收啊,这个增长体量非常大了。
而且这还没有考虑接下来很可能并入其中的到店酒旅业务呢。
最后,让我们想象一下,原本淘宝只是一个远场电商平台,消费者只能买实物商品或虚拟商品,但无法让线下的服务触手可及。这对坐拥4亿DAU、10亿买家的电商平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需求空缺,阿里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才果断出击,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激活了消费热情,才能闪击成功。
淘宝将成为一个融合了远场电商、近场即时零售的复合型大消费平台,而且二者互相促进,有效协同,共同推动淘宝成长为一个4.5-5亿级DAU的商业生态系统,这里面既有国内最丰富的远场电商商家和商品SKU,也有正在冉冉升起、潜力巨大的近场即时零售业务。
这是以前不曾出现的新型商业模式,全新的超级赛道,妥妥的第二增长曲线,必将把淘宝推向更高的商业维度和体量。
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我很理解很多人的短期担忧,但是只要认真思考、研究一下,就能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利润和补贴投入,而是要站在行业发展和战略机遇期的角度来思考看待问题。
想想当时那些嘲笑拼多多补贴不赚钱会倒闭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我猜他们一个个都拍断大腿了,后悔错过了这么一个ten-bagger级的成长股。
而现在看不懂淘宝闪购补贴策略,各种冷嘲热讽恐慌砸盘离场的人,也注定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
更何况,现在的阿里要比拼多多早期有太多优势了。阿里不是一个初创企业,而是一个每年拥有200亿美元以上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的龙头公司,账上还有大几百亿美金的净现金和金融资产。
还有AI云计算、阿里国际、菜鸟等颇具体量的多元化业务,更有国内最大、最活跃的电商平台和用户平台,淘宝、支付宝都是数亿DAU的入口,还有现成的饿了么即时配送体系。这都是初创公司不具备的综合优势。
阿里有足够的家底和生态能力来支撑淘宝闪购的短期巨额投入,确保这场战役的可持续性。这是典型的以成熟型业务现金流来投入带动新业务的爆发,非常稳健,远非初创公司可以玩的游戏。
淘宝闪购这500亿真金白银砸下去,能让阿里这些优势发挥出整合、协同的杠杆效应,释放出最大的能量,换来的不仅是订单数、GTV和营收的迅猛增长,还有难以计算的平台价值和用户品牌心智、行为习惯、商家生态、更活跃的骑手网络等核心资产。
这个故事显然一点儿也不比当初的拼多多小啊,一个同时拥有远场电商、近场即时零售业务的综合性大消费平台,怎么着也不止这点儿估值。
市场曾经给拼多多、美团的故事很高的估值水平,淘宝闪购这个抢滩线下即时零售和服务电商、成长为超级综合消费平台的故事,我看没有最猛,只有更猛。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淘宝闪购,无疑就是那个撬动阿里各种优势和资源的最佳支点。 $阿里巴巴-W(09988)$ $美团-W(03690)$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雪球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