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新氧带不动奇致激光?

来源:于见专栏

2025-05-24 16:36:56

(原标题:新氧带不动奇致激光?)

编辑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业

提到奇致激光,其在2025年最大的“新闻”莫过于IPO折戟了。

作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科技布局上游器械制造的核心“棋子”,奇致激光在今年开年的IPO撤回与高管集体离职事件,不仅暴露了新氧在医美产业链整合中的短板,更折射出医美行业在资本化、合规化转型中的深层矛盾。

同时,考虑到近年来新氧消费者投诉激增、违法广告频遭处罚,叠加行业监管趋严的压力,公司似乎正陷入多重发展困局。而新氧与奇致激光的“捆绑”,也不可避免地让奇致激光这家由“光子嫩肤第一人”彭国红创立的企业,愈发惹人担忧。

新氧+奇致激光,战略整合成难题

公开信息显示,2001年,彭国红创立了奇致激光。2015年7月,公司实现新三板挂牌。2021年,新氧以7.91亿元收购奇致激光84.49%股份,试图通过控股医美设备制造商构建“平台+供应链”闭环。



但在今年1月,奇致激光发布公告表示,拟终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正式宣告北交所IPO终止。

此外,就在发布公告的同一天,奇致激光宣布彭国红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张力明辞去公司董事职务;王诗宇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刘璐女辞去监事职务。

曾成功挂牌新三板,却在闯关北交所途中折戟,甚至连公司创始人、高管都纷纷辞职,这背后其实是新氧和奇致激光的协同效应远远未达预期。

在新氧入主奇致激光之后,公司在技术能力上并未更进一步。

以财报数据为例,2023年,奇致激光研发费用率仅为7.02%,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13.93%。另外,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仅7.89%,显示出公司核心技术储备不足的缺点。

反观国际竞争对手科医人(Lumenis)等在同期,已推出第八代光子嫩肤设备并加速本土化生产,而奇致激光的核心产品仍依赖早期技术迭代,面临着市场同质化竞争。

如果说技术投入不足、研发竞争力弱化让新氧+奇致激光的战略整合遭受质疑的话,那么依托新氧平台的流量转化失效,则让奇致激光的后续发展更令人失望。

新氧曾试图通过平台流量为奇致激光导流,但一方面,2024年新氧平台月活跃用户数已从峰值1000万降至310万,付费机构数量缩减超40%,新氧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奇致激光虽在IPO申报中弱化“医美”标签,转向皮肤疾病治疗设备,但其2020-2023年医美客户收入占比仍达23%-31%,业务转型被监管质疑合理性。

医美标签难剥离的背景下,注定了奇致激光饱受资本市场审视。

监管高压与红海竞争的双重挤压

进一步来看,奇致激光的IPO失败,本质上是医美行业政策收紧与市场饱和的缩影。

这些年来,监管对于医美相关企业的审核日益趋严,不止奇致激光一家上市通路受阻。



北交所对医美企业审核趋严的背景下,奇致激光原本就因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如7400万元未披露交易)、曾遭多次行政处罚(违规销售、生产不合规)等问题被重点问询。

而随着2024年北交所将医美行业纳入上市限制类名单,直接封堵了奇致激光资本化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医美行业上市不被限制,奇致激光自身的境况似乎也不足以支撑其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

近年来,奇致激光深陷价格战与客户流失加剧。

由于光子嫩肤市场陷入恶性竞争,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奇致激光部分项目价格甚至已低至86元/次,公司依赖中间商的销售模式使其客户稳定性较差。

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奇致激光贸易商数量波动超40%,前五大客户频繁更替。与此同时,科医人等国际品牌则通过与美团等平台合作,抢占下沉市场,进一步挤压了国产设备的生存空间。

面对监管高压与红海竞争的双重挤压,奇致激光即便背靠新氧也没有更好办法突围。

资本运作失序:分红套现和治理动荡的恶性循环

新氧对奇致激光的资本运作,还暴露了企业在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时的失策。



此前,奇致激光曾因突击分红引发争议。

据统计,在试图登陆资本市场之前,2020年至2023年,奇致激光累计分红达7800万元,这个数字接近公司同期净利润总和。但是,奇致激光IPO募资的3.12亿元,却是用于扩产与研发。在此过程中,新氧作为大股东被认为获利显著,而奇致激光方面不免被质疑“左手分红右手圈钱”。

另外,奇致激光显现出的控制权集中与治理危机,同样让市场质疑声满满。

根据股权结构,新氧合计持有奇致激光87.6%股权,创始人彭国红持股仅4.17%,可以看到,公司决策权高度集中。在IPO终止后,彭国红等多名高管直接集体离职,更是让公司的战略分歧与内部管理混乱直接暴露在市场面前。奇致激光与新氧间复杂的关联交易(如与彭国红家族企业的628万元物业合作)也进一步削弱投资者信心。

奇致激光的境况揭示了医美垂直平台向上游延伸的共性难题:流量优势难以弥补技术短板,资本运作无法替代内生增长。

对医美行业而言,合规化、专业化与创新力才是破局关键。新氧如果想真正“带动”奇致激光,急需摒弃短期套利思维,重塑研发投入与治理结构,才能在监管与市场的双重洗牌中觅得生机。

伯虎财经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