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不止创新药,新锐基金经理领跑医药公募榜,调研还关注这些标的!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媒体

2025-05-22 17:25:00

(原标题:不止创新药,新锐基金经理领跑医药公募榜,调研还关注这些标的!)

经历过前几年新能源主题、科技主题公募的热潮后,2025年到目前医药主题公募成为较为亮眼的存在。截至5月20日收盘,已经有12只基金的年内净值增长率超过了30%。如果看他们的现任基金经理,多为名不见经传的新出道者,同时重仓创新药成为业绩领先的主因。 

Wind资讯统计显示,在Wind行业板块主题基金中,叠加统计医药保健行业与制药行业的话,上述时间段中暂时排在首位的是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最新的净值增长率约为55.32%。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去年10月22日才成立的次新基金,其首发的基金经理同样是一位任职时间不长的新人,梁福睿曾任广州证券医药研究员(2018年7月—2019年3月)。2019年3月加入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权益基金经理助理。作为任职刚满200天的基金经理,他的甫一任职就获得了满堂彩。

而类似他这样的初生牛犊型公募医药基金经理还有多位,比如永赢基金的单林,他目前的累计任职时间大约330天,他和储可凡合作管理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今年的净值增长率约为48.54%,同样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另外华安医药生物股票的桑翔宇,今年到目前的净值增长率约为45.91%,他的累计任职时间接近两年。此外同时有三只基金在管的郑宁,目前担任基金经理的累计任职时间接近3年。

在书面回复时,长城基金梁福睿表示:“在科技资产牛背景下,创新药产业的逻辑在不断强化。下半年的重磅会议、医保谈判有望带来整体创新药板块贝塔式上涨,同时叠加个股Alpha的兑现,创新药后续的表现依旧值得期待。”中银基金郑宁也强调:“在医药细分子行业里创新药基本面较为强劲,Biotech的收入在高速增长,而费用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因此利润端持续扭亏,一旦跨过盈亏平衡点,马上就进入利润的非线性增长阶段;传统药企走出集采干扰,创新药开始放量,拉动收入提速,同时研发费用趋于稳定,因此净利率也在提升,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附表:2025年部分医药主题公募相关情况一览

 (数据来源:Wind  截至:5月20日;相关产品均以A类份额为准)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领跑

港股医药、双创医药成为领先“秘籍”

首先看领先者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作为发起式的次新品,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的10月22日,梁福睿作为首发基金经理一直管理到现在,2025年年内最新的净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55.32%。

从基金成立到现在,产品总共发行过两份季度报告,对比去年四季报和今年一季报,虽然梁福睿在重仓股中调整了6处,新进重仓的公司包括了康弘药业、热景生物、一品红、康方生物、科伦药业、再鼎药业,由此3月31日的重仓股阵营形成了一大鲜明的特点。

具体说来,其中有五只标的都来自港股市场,同时另有三只标的来自科创板、一只标的来自创业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沪深主板的公司仅有康弘药业一只。从目前年内的走势来分析,这样的调整收效显著,年内迄今重仓股全部上涨,同时涨幅超过50%的就有7只。除去一品红实现股价翻番外,科伦博泰生物的股价涨幅也实现了翻倍。

对比来看今年被调出组合的四季报重仓股,其中美好医疗、华海药业、心脉医疗等三家年内的跌幅都超过了10%。对于首季的调仓,梁福睿在一季报中表示:“可以让医药企业通过自身阿尔法走出行业螺旋式通缩的方式就是具有独家创新产品和创新平台,当前创新药个股的海外研发合作进展变化及报表改善均迎来奇点时刻,同时创新药政策端的确定性明显高于非创新药领域,所以本产品一季度持仓集中在创新药领域,核心配置两个方向,一是有颠覆性创新研发,有望形成海外重磅 BD 的个股;二是创新药产品已经进入商业化放量,带来报表端逐季度快速改善的个股。”

在书面回复时,梁福睿表示:“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今年国产创新药企业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报表端亏损,往后将迎来报表端+研发端的两头爆发式增长。我非常看好中国创新药的产业趋势和后续股价表现。”

在该基金之后,暂时排在第二位的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这也属于公司较为知名的“主动研究+量化”方式布局的发起式行业主题增强基金,并且目前是由单林和储可凡两位基金经理共同保驾护航。

虽然分属于不同基金公司和不同基金经理来管理,但如果同以基金一季报为参照时,可以发现不仅青睐港股创新药和科创板创新药的思路近似,而且就连重仓标的也有多只雷同,比如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再鼎医药等等。

宝盈非医药专业毕业舵手“抢镜”

中银基金三只医药主题产品位列前茅

除去多张新面孔外,在年内目前领先的医药主题公募中,我们看到的多数还是医药专业毕业的对口“高知”人才,不过也有非科班出身的基金经理书写了传奇,比如宝盈基金的姚艺,天天基金网显示,他是南开大学情报学硕士毕业,目前担任基金经理已满4年,他还同时管理着非医药主题类产品。

以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为例,他于2021年3月接替了此前的明星医药基金经理郝淼管理产品,后者后来转投到嘉实基金门下继续其基金经理生涯。从姚艺迄今的管理来看,虽然名为沪港深基金,但还是呈现出与上述两者不太相同的特点。

同样以一季报为参照物,在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且仅有科伦博泰生物一只港股,相对其重仓更多的标的来自内地的科创板。尤其,作为创新药龙头股之二的百济神州和百利天恒,在今年首季均被姚艺加仓,从而分别升至了第一重仓股和第二重仓股的位次。

同时,在内地创新药阵营中位居前列的恒瑞医药、科伦药业、海思科、艾力斯等公司,携手一起杀入了首季的十大重仓股行列之中。从年内走势来看,除去持续上榜的三友医疗之外,其余的标的年内到目前均体现为上涨。

在书面回复时,姚艺指出:“我们在创新药领域的龙头持股占比增多。这与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周期相关,创新药从临床前试验到一期、二期、三期,上市周期长,早期投资风险大,数据失败可能导致公司归零。因此,我们投资创新药倾向于增加确定性,如等待二期实验数据成功、三期实验推进或产品放量,或产品授权美国、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以此提升海外确定性。前几年,符合上述条件的创新药公司较为稀缺。但自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国内外临近收获期的创新药公司增多。所以,我们买入的创新药公司也相应增加,并体现在前十大重仓股中。这些公司国内业务进展顺利,部分已进入三期临床或有产品在售,海外也已授权、开展临床试验甚至有销售。”

相比姚艺,目前在年内医药公募主题排行榜上,中银基金旗下的三只产品都排在靠前的位置上,它们分别是中银大健康、中银创新医疗、中银医疗保健。如果说要找共同点的话,它们当前的基金经理中,都有郑宁的名字。

天天基金网显示,郑宁曾任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股票研究经理、高级股票研究经理;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医药组组长)。2022年加入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7月1日担任中银创新医疗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从今年迄今的成绩来看,他所管理的四只基金最新年内净值增长率均超过了30%。

以其中管理时间最长的中银创新医疗混合为例,在一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中,我们能够看到几乎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创新药龙头全部榜上有名,同时他或许更为看重的是占比超8%的前四大重仓股,分别是科伦博泰生物、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

在书面回复时,基金经理郑宁表示:“行业龙头的业绩稳健性相对更强,因此在其预期回报率偏高的时候,我们会考虑优先配置龙头的,除非随着股价上涨,其预期回报率出现明显下降,我们会不得不牺牲一些胜率寻找一些二三线的赔率标的。“

二季度最新医药掌门调研标的曝光

康弘药业、一心堂均被公募“聚焦”

除去看基金一季报的重仓股外,通过分析公募医药基金经理近期调研标的,同样能够部分了解基金经理近期所关注的标的。通过对Wind资讯的调研记录梳理,发现其中部分绩优基金经理的最新思路。

首先是汇添富的基金经理张韡,这位任职刚满4年的医药女将是根红苗正的科班出身。天天基金网显示,她是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高级医药研究员及医药行业研究组组长,目前其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就是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混合。

4月27日,她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调研了中药赛道的康弘药业。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她主要是围绕着多款药物的情况进行提问。例如,她对公司提问:“请介绍一下公司整体的研发布局?”

对此,康弘药业的回复是:“公司集中资源,将持续在眼科、精神/神经、肿瘤等领域加大投入、深入研究、专业创新,形成了梯级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在研产品系列。公司构建了覆盖中成药、抗体药物、基因治疗(AAV)、小分子化药等的多元化研发体系,形成眼科、精神/神经及肿瘤三大核心领域布局。眼科作为战略重心,已建立滴眼液、抗体药物(含高浓度剂型)至基因治疗的梯度管线;精神/神经领域推进“舒肝解郁胶囊”焦虑症Ⅲ期临床及KH607(Ⅱ期)、KH110(Ⅲ期)等创新项目;肿瘤领域持续推进中。”

继而看工银瑞信的谭冬寒,这位与赵蓓、葛兰、吴兴武并称“内地公募医药四大天王”的基金经理,近期在调研上市公司上颇为活跃。根据Wind资讯的披露,他先是和赵蓓一起调研了奥浦迈,后来又和丁洋一起调研了爱迪特,这两位也都是主攻医药生物的明星基金经理。

从两家公司的主营来看,前者属于生物医药领域中的细胞培养基赛道,是国内高端细胞培养基的龙头公司。而后者属于口腔医疗赛道,则是国内领先的口腔修复材料及口腔数字化设备提供商。

总结在两家公司上的相似之处,首先是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中都有工银系基金的身影,爱迪特的一季报中有赵蓓和丁洋共同管理的工银医疗保健行业,而奥浦迈的一季报中则有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再从调研记录来看,他们主要还是围绕着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层层提问,尤其海外业务成为重中之重。

最后是华宝大健康双基金经理之一的齐震,这也是这位任职刚满两年的基金经理目前唯一的在管产品。从2025年迄今的表现来看,该基金凭借接近40%的净值增长率杀入同类4561只基金中的前50位。简单总结其业绩突出的原因,同样是凭借双创和港股创新药标的的贡献。

从调研的记录来看,齐震在4月28日通过视频会议调研了医药零售连锁赛道的一心堂,问题主要是围绕着经营计划和调改展开。例如在回答 “今年以来一心堂DTP药店的经营情况如何,未来是怎样规划的?”

公司方的回复是:“一心堂药店发展方向分为专业药房和健康生活馆,DTP产品主要在专业药房。目前接近一半的药店有DTP产品,但专业的DTP药房很少,去年销售的DTP产品约380多个,销售额不到3亿。今年分类分级过程中,DTP产品会增加,先从重庆开始,重庆今年DTP药店建设和产品引进发展较快。未来大部分专业药房会有DTP产品,其对销售贡献会逐步增加,不过毛利率很低,去年DTP一些产品综合前台毛利率不到2%,但客单价比较高。”

由此似乎也能看出,尽管创新药成为今年迄今公募药基的最大推手,不过医药掌门的选股思路并不拘泥于此,还是发散到多条赛道之中。对此,郑宁也补充强调:“在医药细分子行业里,还有一些行业渗透率低、国产份额低的赛道,比如电生理、内窥镜等;而且这些高端制造业也有很大的出海空间,目前市场担忧其短期业绩增速不快,给予了较低估值,导致隐含回报率偏高,而我们研究下来其未来现金流实现的稳健性较强,因此也是不错的投资机会。”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fund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