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深市机器人,业绩亮眼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18 16:59:54

(原标题:深市机器人,业绩亮眼)

【导读】深市机器人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四家上市公司介绍业务亮点和发展规划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5月15日,深交所以“机巧灵动赋能新制造”为主题,在上市大厅组织召开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邀请智微智能、长盛轴承、长盈精密、固高科技等公司参加。

 

各家公司核心成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投资者面对面沟通交流,解析公司业绩,帮助投资者深入了解公司业绩、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介绍各自的核心优势和发展规划。

 

智微智能:

智算业务取得重大市场突破

 

智微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联网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产业数智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硬件底座,全面推动智联网场景化应用。2024年,公司在PC、服务器、工业物联网、智算等四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兴业务,充分满足国内AI算力需求。智算业务全年实现收入3.01亿元,贡献净利润8874万元,取得重大市场突破。

 

谈及公司在智算业务的布局,智微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底Open AI发布ChatGPT以来,推动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公司是做硬件出身,也在服务器领域有多年积累,因此决定在算力方向寻找一些新的机会点。2024年初,公司与合作伙伴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腾云智算,布局智算业务,也恰好赶上了算力需求的井喷式增长阶段,大模型训练侧很多大厂都在增加资本开支。”

 

公司智算业务包括AI算力规划与设计、GPU及高性能服务器设备交付、运维调优、算力调度与优化管理平台服务、算力租赁+MaaS、算力及网络设备售后及置换等,致力于成为AIGC 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商。目前已与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IDC 厂商及国企客户开展合作,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长盛轴承:

公司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收入有望提升

 

长盛轴承营业收入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度业绩取得小幅增长。其中汽车行业产品盈利能力更优,公司把汽车行业的业务增长作为近年来的战略重点。

 

据介绍,目前每台车上自润滑轴承的运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件,而且对性能、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升而产生新的运用。公司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的座椅、铰链、转向系统、减震器等部位。公司将持续推动进口替代工作,实现汽车行业收入的稳定增长。

 

“机器人行业的整体发展,将会为零部件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而且,汽车和机器人的部分产品可共线生产。”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公司目前有部分产品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部分产品尚处于送样及试验阶段。2024年度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收入尚不足主营收入的1%,业务发展处于初期阶段。

 

长盛轴承一直与机器人主机厂、相关供应商包括灵巧手的研发生产厂家保持紧密沟通,拟合作的项目处于研发过程中。未来伴随机器人及相关组件销量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收入也有望提升。

 

长盈精密:

取得多家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定点项目

 

2024年,长盈精密持续聚焦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及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两大主营业务,积极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等新业务的发展,同时围绕采购、人力、费用等方面全面展开降本增效工作。在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公司全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新业务开拓成效明显,取得多家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定点项目。”公司内部人士介绍,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2.24亿元,占总营收的7.23%。重点研发项目进展顺利,起重工不锈钢电池钢壳连续模生产工艺已验证,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机器人手指套项目开发中,配合客户新工艺开发,有利于争取更多客户产能份额。智能眼镜鼻托项目持续开发中,第一阶段已完成,等待P1阶段图档确认。

 

谈及对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公司表示会聚焦在零部件上,不会涉及本体的设计,但是会给设计本体的公司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在传动部件业务上,自建了长盈机器人,也通过投资对减速器、电机等传动部件的公司进行了参股。

 

“人形机器人行业几乎是没有标准件的,所有的人形机器人公司都是根据自己机器人的设计来提出关节、电机、减速器、驱控部件的要求,公司基于自身的精密加工能力,既可以加工这些关节中的零部件,也能够依托投参股的公司的能力,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相关负责人称。

 

固高科技: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业务表现亮眼

 

2024年,固高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运动控制核心部件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占比达70.40%,同比大幅增长17.16%,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谈及公司针对半导体、机床、机器人等典型高端装备领域的不同策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已经在高端装备领域坚持了多年的探索。随着中美政治情形的变化,半导体和机床领域替换机会增多,公司已形成一定产业订单。半导体设备国内复合增长率超过40%,电控系统与部件的价值占比10%~15%,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目前在很多基础领域有技术基础且商业闭环已打通,预计未来三年左右能带来较好营收。

 

在高端机床领域,细分品类比半导体设备多很多,各细分领域有不同场景和工艺,工艺迭代和开发需长时间积累,公司积极与第三方团队及自己投资的团队合作,突破各细分领域核心工艺以扩大营收。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将其零部件作为关键业务,在赛道有所投入,积极加入核心零部件(如一体化关节、运控控制系统小脑)研发,为客户提供开发底座,进行实验或小规模量产工作。目前公司相关部件和系统产品在机器人领域有一定营收,主要来自工业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仍需时间来实现高价值的应用场景落地,进而形成批量订单。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