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年内超额收益最高超11%!这类产品火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18 18:29:11

(原标题:年内超额收益最高超11%!这类产品火了)

【导读】年内小盘类指增策略产品超额收益显著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近年来,投资者对工具型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一些兼具“被动跟踪指数获取Beta收益+主动管理的超额挖掘能力”双重特性的产品,都备受市场关注。从业绩表现来看,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年内业绩最高超30%,有近八成产品在年内获得超额收益,其中,小盘类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相对较高。场内增强策略ETF也表现亮眼,年内超额收益最高超11%。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风格上,今年小市值因子收益显著,而大部分量化策略倾向于在市值敞口上有负向暴露,因此风格收益也为大部分量化增强产品带来了正向贡献。未来会延续多策略搭配的框架及相对均衡的因子配比,分散超额收益的来源,力争研发更多的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因子,以降低传统因子回撤的风险。

 

年内小盘类指增策略产品超额收益显著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超30%,有近八成产品在年内获得超额收益。其中,小盘类指增产品超额收益相对较高,比如工银瑞信、国金、大成、博道、鹏华旗下中证1000指数增强等年内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均超8%。

 

场内方面,作为指数增强基金和ETF结合的产品,增强策略ETF也有不俗的表现,年内净值增长率最高超20%,同样,多只中证2000、中证1000相关增强策略ETF超额显著,比如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年内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高达11.32%,工银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招商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年内超额收益也在5%以上。

 

“超额收益较高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从市场环境看,今年小盘股表现较为活跃,中证2000、中证1000等指数所涵盖的中小盘股票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波动性,为指增策略提供了更多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二是从资金面来看,随着市场对小盘股关注度的提高,增量资金不断流入相关指数的成份股,推动了股价上涨,也为指增策略产品带来了较好的投资环境。三是从量化模型来看,反转、红利、成长因子今年表现较好,传统多因子组合获取较多超额收益;此外,很多机构引入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捕捉更高频非线性的股票波动特征,也增强了收益的稳定性。”银华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张凯谈道。

 

广发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基金经理李育鑫认为,首先,今年以来市场整体流动性较好,中小盘股票波动率较高,市场风格与板块轮动较快。一方面,市场上可获取超额收益的幅度通常与股票波动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量化策略偏向于“高低切”的反转思路,因此在市场行情轮动较快时,超额收益通常更高。这两个因素导致今年量化增强策略容易在Pure Alpha上有更优表现。其次,在风格上,今年小市值因子收益显著,而大部分量化策略倾向于在市值敞口上有负向暴露,因此,风格收益也为大部分量化增强产品带来了正向贡献。

 

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邓童也表示,中证2000、中证1000属于小盘宽基指数,今年市场整体依然偏向小盘风格,因此,跟踪这两只指数的增强ETF表现较好。超额收益层面,今年量化模型表现属于正常偏上,模型所使用的因子大部分表现正常,前两年拖累较大的盈利和成长类因子也有所反弹,量价类因子依然延续了较好的表现。

 

延续多策略搭配

研发更多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因子

 

对于下半年指增策略方面,张凯认为,可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紧跟指数风格:在市场波动较大且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紧跟住指数变得更为重要,尽量少地发生明显偏离和风格漂移。二是优化量化模型:提高模型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及时调整模型中的因子权重和参数设置,以更好地捕捉市场趋势和个股的投资机会。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尽管指增策略旨在追求超额收益,但风险管理同样重要。下半年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事件。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变化以及行业动态等因素,通过合理的仓位控制,降低组合的风险暴露,力争确保在市场波动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

 

“未来会继续延续多策略搭配的框架及相对均衡的因子配比,分散超额收益的来源。但由于近期超额收益的确不错,下半年在风险暴露上会更加谨慎,同时力争研发更多的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因子,以降低传统因子回撤的风险。”邓童谈道。

 

李育鑫指出:“在我们的指数增强体系中,主要聚焦于选股Alpha,在行业板块、市场风格上并不会主动择时,在风格约束的参数设定上也是长期相对稳定,尽可能少做干预和调整。”

 

“在今年下半年,我们主要精力还是用于提升Alpha模型的预测能力,在指数增强产品的管理上,将一如既往遵循量化选股模型的结果,在行业、风格敞口约束上继续按照既定的适中标准执行,尽可能避免人工主动干预,确保产品风格的明晰与确定。”李育鑫提道。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