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构之家
2025-04-30 12:20:00
(原标题:华泰柏瑞基金田汉卿时代落幕,职业生涯后期量化策略失效惨淡收场)
【来源:机构之家】
4月29日,华泰柏瑞接连发布十则公告,宣布副总经理田汉卿因退休同时卸任在管十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涉及产品包括华泰柏瑞量化阿尔法、华泰柏瑞量化创享混合、华泰柏瑞量化对冲混合、华泰柏瑞量化绝对收益混合、华泰柏瑞中证500增强、华泰柏瑞中证500指数增强、华泰柏瑞量化创优、华泰柏瑞量化创盈混合、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华泰柏瑞量化先行混合基金。
此番调整不仅为田汉卿长达23年的量化投资生涯画下句点,更象征着华泰柏瑞基金量化投资“田汉卿时代”的正式落幕。
图片来源:华泰柏瑞基金官网(部分产品公告)
根据公告披露内容显示,这十只基金仅对基金经理田汉卿进行职务调整,后续管理工作将由共管基金经理接任,由此可见田汉卿此次“清仓式卸任”并非仓促之举。实际上,早在2022年8月,华泰柏瑞基金便为其管理的10只产品(A、C、H份额合并计算)启动了一场静默的接力赛,每只产品陆续增聘徐帅宇、笪篁等共管基金经理。这种“双基金经理”模式既是为了“以老带新”培养团队,也为日后渐进式交接埋下伏笔。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华泰柏瑞基金擢升指数投资部负责人柳军出任副总经理,与当下副总经理田汉卿的退休形成时间线上的呼应。从投研体系交接到管理层交替,华泰柏瑞基金这一系列布局恰如棋盘落子,步步为田汉卿的谢幕铺就台阶。
图片系田汉卿本次卸任基金的历任和现任基金经理名单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回溯至2012年8月,田汉卿带着巴克莱全球投资(BGI)成熟的量化投资方法论加盟华泰柏瑞基金,彼时国内公募量化尚处萌芽阶段,她全面主导华泰柏瑞量化投研体系搭建,牵头完成多因子模型研发、交易系统优化及风险控制框架构建。2013年8月,田汉卿掌舵的首只产品华泰柏瑞量化增强混合基金问世,这只后来被业内称为“量化常青树”的基金,以七年累计125%的超额收益超越沪深300,年化回报达18%,也让田汉卿跻身头部量化基金经理行列。
图片人物系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 田汉卿
作为华泰柏瑞基金旗下量化基金“舵手”,田汉卿历任管理基金数量多达15只,卸任时在管基金仍有10只(份额合并计算),管理规模合计32.78亿元。但这位量化老将的职业生涯后期,却面临着市场风格剧变与策略迭代压力的双重考验,其赖以成名的“基本面因子主导”模型,在2022-2024年中小盘风格切换中遭遇挑战,与此同时,高频交易与人工智能的崛起,让传统多因子策略超额收益收窄。
这种策略失效在产品业绩层面得到直观印证,以华泰柏瑞量化创盈混合基金为例,田汉卿任期内该基金总回报-22.93%,年化收益率为-5.67%,在同类1329只基金中排名753位;其管理的中证500增强基金最新规模不足1亿元,且自2020年以来为其产品增设的C份额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据机构之家统计,田汉卿管理的10只基金近三年累计亏损达4.69亿元,管理规模从巅峰期的185.30亿元下滑至32.72亿元,缩水幅度高达82.34%。
图片系田汉卿旗下产品的收益和排名情况
如今,随着田汉卿的正式卸任,华泰柏瑞量化团队的交接压力集中传导至后续接棒者。接任者之一笪篁虽自2016年加入华泰柏瑞基金,但其独立管理的基金规模多在亿元以下,且侧重技术面因子与田汉卿的基本面策略存在差异,iFinD数据显示,笪篁目前管理的产品近半数亏损;徐帅宇基金经理年限不足三年,旗下的3只产品更是2只处于亏损状态,业绩稳定性待考;即便资历相对深厚的盛浩同时操盘7只基金,在策略精细化迭代的行业要求下,资源分散或成潜在隐患。更关键的是,这些接任者们不仅要面对量化同质化竞争的红海,还需在指增产品超额收益收窄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叙事逻辑。
从十只产品近半年的收益情况看,无论是田汉卿主导的“以老带新”,还是新人独立运作,业绩均不容乐观。其中,华泰柏瑞量化创优混合基金近半年亏损6.78%,华泰柏瑞量化创赢混合同期收益为-3.18%,其余产品亦全部录得负收益,折射出华泰柏瑞基金量化团队正经历新旧交接的阵痛。
图片系十只基金近半年的收益情况
从巴克莱BGI的量化先驱,到规模坍缩的暮年,田汉卿职业生涯完整见证了国内公募量化从拓荒到成熟的蜕变。对于华泰柏瑞基金而言,如今田汉卿转身离去,她留下的不仅是十只基金与32.72亿元规模,更是一道关于这家老牌公募能否在行业变革浪潮中,突破传统量化框架束缚、续写量化投资传奇的关键命题。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格隆汇
2025-04-30
格隆汇
2025-04-3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3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3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