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营收下滑,竞争力不足,盘龙药业何去何从?

来源:中访网

2025-04-30 11:09:00

(原标题:营收下滑,竞争力不足,盘龙药业何去何从?)

作为国内风湿骨伤药物领域的领军企业,盘龙药业曾凭借其核心产品盘龙七片曾取得亮眼的成绩。但是近年来,盘龙药业业绩增长乏力,2024年更是出现罕见的营收下滑。盘龙药业或许正处在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01

营收止步,大单品依赖严重

财报显示,盘龙药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同比下降0.71%;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8.91%。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9.1%;实现归母净利润3125万元,同比增长仅0.33%。盘龙药业似乎陷入了“怪圈”,营收和净利润无法保持同步高速增长。

从具体收入来看,盘龙药业的部分经济指标已经亮起了“红灯”。

截至2024年末,盘龙药业存货较期初增长23.13%。分析指出,存货快速增长快于营收增速可能意味着公司销售端压力上升或产销节奏失调。

从区域分布来看,盘龙药业核心区域遭到冲击。主要收入来源地西北地区2024年同比下滑19.23%,占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50.14%下降至2024年的40.79%。

从产品门类来看,盘龙药业自产中成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10.20%,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3年59.67%上升至66.22%。而占营收比重第二的医药商业配送业务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31亿元,同比下降36.72%,占营收的比重从2023年的37.26%下降至23.75%。

据悉,盘龙药业的医药配送业务是其“一体两翼”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但是根据2024年的业绩表现,盘龙药业是在“瘸腿走路”。

02

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匮乏

在业内人士看来,盘龙药业由于研发投入不足,正在丧失竞争力。

2021年至2024年,盘龙药业销售费用分别高达3.33亿元、3.63亿元、3.61亿元、3.67亿元,销售费用率持续维持在30%以上。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0.14亿元、0.18亿元、0.20亿元、0.37亿元。盘龙药业研发费用率长期低于2%。2024年虽然出现明显提升,但由于基数太低,研发费用率仍只有3.8%。

截至2024年末,盘龙药业及子公司共拥有65项有效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9项。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申请外观设计专利5项。公司有效专利数较2023年并无变化。

不仅如此,自2017年上市以来,盘龙药业仅新增了一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且近五年多未获得新的药品生产批文。

盘龙药业可能正为自己的重营销轻研发付出代价。

03

管理层动荡,内控失守

盘龙药业内部经营的问题对公司的业绩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据悉,2024年以来,盘龙药业高层变动频繁。公司前总经理谢晓林、前董事张水平等人相继辞职,新任总经理胡奇飞2024年2月上任,仅任职半年便于同年8月辞职。

盘龙药业对外解释称,胡奇飞因个人原因辞职。但是如此频繁的高管更替无疑引发了外界的担忧。

此外,合规问题也为盘龙药业敲响了“警钟”。2024年1月,盘龙药业因相关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准确被陕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公告显示,盘龙药业在《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披露其“质量检验监测共享平台升级改造项目”投入608.73万元,项目进展为处于前期筹备阶段,2023年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为2023年9月30日。2023年,该项目投入金额仍为608.73万元,项目进展披露为按照计划进行设备采购和工程建设,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仍为2023年9月30日。

陕西证监局指出,该项目2022年度投入设备支出608.73万元,可以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相关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准确。

盘龙药业目前正面临着营收下滑、创新不足等多重挑战,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重拾增长,恢复竞争力,已经成为盘龙药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