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公用事业行业九月行业动态报告:国补回款提速,136号文下风电盈利优势显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国补回款提速,新能源有望迎来报表&估值的双重修复。9月以来,我们关注到多个新能源企业发布国补回款进展相关公告。2025年1-8月国补回收金额同比增速高达154.20%-340.47%;且已超过2024年全年回收金额,占比在135.36%-213.34%。国补拖欠作为制约新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行业的拖累主要体现在:1)基本面:一方面,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直接侵蚀企业利润;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现金流抬高企业财务成本。2)估值:国补回款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关企业的资产质量打折扣,表现为部分企业的市值规模小于其应收账款的规模(尤其港股)。基于此,我们预计在本轮国补回款提速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企业有望迎来报表和估值的双重修复,建议关注应收账款占市值比重较高的港股公司。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发布,风电盈利优势显著。2025年9月11日,山东发布全国首个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结果。风电:量的维度,山东给予风电的机制电量规模明显大于光伏,且风电受限于投产时间要求,实际入选的机制电量规模明显小于计划水平。价的维度,一方面受机制电量规模相对充足影响,另一方面风电在现货市场的电价水平明显优于光伏,使得风电最终的机制电价0.319元/kwh更接近竞价上限,较24年山东常规交易风电价格0.35688元/kwh小幅下降。光伏:量的维度,给予光伏的机制电量规模较小,且山东作为分布式光伏大省,存在较多已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指户用)竞争此次机制电量(入选的1175个光伏项目中集中式仅7个),整体竞争较为激烈。价的维度,一方面受竞争激烈、现货市场电价较低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分布式光伏较集中式成本更低,预计大量分布式项目加入竞争进一步助推了最终低机制电价的形成,0.225元/kwh的机制电价较24年山东常规交易光伏价格0.34645元/kwh降幅较大。参考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数据,陆风、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分别约为0.18、0.20元kwh,预计风电较光伏的盈利优势明显,我们看好136号文下风电的发展机遇,建议关注风电占比高的新能源企业。
投资策略:分板块来看:1)火电:9月中旬以来市场煤价重新开始反弹,截至9月26日,秦皇岛港动力末煤(Q5500,山西产)平仓价达到701元/吨。但在考虑一个月库存周期的情况下,我们测算Q3市场煤均价为646.81元/吨,同比-24%或-203.80元/吨,短期仍看好市场煤敞口大,且布局25年年度长协电价下调幅度较小区域的企业。而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占比提升&全面入市,火电的可靠性价值、灵活性价值有望得到更好体现,收益模式和估值有望重塑。个股建议关注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电投能源等。2)水电:9月以来,主要水库水文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以三峡为例,7月、8月、9月(截至9/26)平均出库流量分别同比-35%、-20%、177%;截至9月26日末,水位分位数达到80%,明显高于24年同期的55%;水电业绩有望迎反转。与此同时,我们测算代表性水电企业25E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仍处于2020年以来较高分位数水平,当前时点配置价值凸显。个股建议关注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国投电力、华能水电等。3)核电:短期来看,盈利受市场化电价扰动,但我们认为广东、广西长协电价已基本触底,且广东核电电价机制或存优化空间;而长期来看,核电企业装机成长空间均十分广阔。个股建议关注中国广核、中国核电等。4)新能源发电:近期国补回收提速助力相关企业报表&估值修复,同时全国首个机制电价竞价结果落地,风电相较光伏盈利优势凸显,建议关注应收账款/市值弹性大、以及风电占比较高的标的。个股建议关注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三峡能源等。
风险提示:装机规模不及预期的风险;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